句子大全

句子大全 > 句子大全

刘先银逻辑分析《道德经》理想人格与超越精神 《论语》的人文关怀与价值信念

句子大全 2017-12-23 16:05:03
相关推荐

天地万物,运转不休。这种运转是周而复始的,是永恒的。其中生生灭灭:有形之物则有生有灭,无行能量却不生不灭。能量不灭,即是永生。这本是道家修炼长生不老的方法论,但我们完全可以拿来用到工作和生活中去,确保自己长期处于事业和生活的巅峰。复,就是回头看“来时之路”。回顾。圣人们不会鲁莽地为人处世,他们会怎么做呢?他们会追本溯源,寻根究底,打破砂锅问到底,找到生命的源头。《水浒传》鲁智深浙江坐化前,看着循环往复的钱塘潮信,写下一首偈语,其中叹息“今日方知我是我”,这是顿悟的一种表现。

观复望潮生,落霞与孤鹜齐飞:“万物并作,吾以观复。”今日方知我是我。

古希腊有句格言:“人啊,认识你自己!”修道,其实就是自己认识自己的过程。入世也是修行,工作和生活中,如果能认清自己,充分发挥自我价值,则必能顺风顺水。

江畔与鹤共舞的老者,沉湎于梦中,醒后世界才是真,比翼齐飞的仙鹤。梦醒处,来时路。找到来时的路,需要醒过来。蝇爱寻光纸上钻,不能透处几多难,忽然撞着来时路,始觉平生被眼瞒。庄子说人生如梦,一个人在梦中,就别妄图掌控梦境。《盗梦空间》中的人玩弄梦境,后果是陷入永恒的迷梦。那么人该如何醒来?人的醒来,谈何容易。优雅的倒影与本尊,晴空一鹤排云上。自古以来的智者们,都沉浸于自我的修行提升之中无法自拔,只为认清世界的真相,认清人类的源头,认清我是谁。又有几人最终成功。不如入世求道,在工作和生活之中寻求道的轨迹。“青青翠竹,悉是法身。郁郁黄华,无非般若。”心中有道,看万物都遵循道的轨迹运转,如此才能事半功倍。

梦里乾坤大,平生冷暖我自知。白鹤亮翅意从容,云山雾罩鹤无踪。自古那么多号称修行有成,成佛作祖,看破红尘,了道成仙;然而他们究竟是否真的悟了?他们最后都去了哪里?我们不知道。我们只知道一点,梦中的人,很难与梦醒之人交流通畅。既然他们号称已经觉悟、醒来,我们梦中之人如何得知?是真是假,也只有自己知道。

修行就是修自身,效果如何,也只有“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了。工作与生活,种种红尘羁绊多如牛毛,如果能遵循自然之道进行化解,必将在心性修为、世界认知上先人一步、更上层楼。

枯树发新芽,年年岁岁花相似,藏而不露。道家的修行,是希望找到来时的路,找到生命的根源。然后“从来处来”,从那个洞里,钻回真正的世界。“从去处去”,找到自己的根,那条“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根,那条蕴含了自己生命全部能量的根,涅槃于根之上,以图来年的再度发芽、长生不老。

独立寒秋向天鸣,双鹤戏水碎玉精。如何保存有生力量,以有限的精力,运用投入到无限的工作和纷争中去?按照道家的观点,需要将能量迂回放回“根”部。修行要找准生命的根,工作也要找准工作的根。是某个重要人物,是某项重要指标,还是……有根的意识,办事追根溯源,一击而成,是节省能量、保持健康与竞争力的好方法。

举而措之天下之民,谓之事业。

——用所做的事情施惠于天下民众,就叫做事业。出自《周易・系辞》

看破红尘客,最爱潇洒走一回,天地棋盘。鲁智深说“今日方知我是我”,他到底知道了什么?工作是用来谋生的,职业不仅可以解决谋生的问题,还可以解决未来发展的问题;事业则不仅仅可以解决谋生的问题和发展的问题,更加具备了各种责任,对家庭的责任,对事业伙伴的责任,对员工的责任,对社会的责任,对国家和人民的责任。这个奥秘永远也不会暴露在世人眼前了,只有他自己知道。老子一生淡然冷漠,庄子一生逍遥狂放,魏晋人物尽风流,且歌且哭看傻了世人,吕洞宾、李白诗酒随身,放荡不羁……这些人对待生活,仿佛一点也不看重,随意挥洒任西东,管它东西南北风。如果有一天,我们得知世界真的是一场幻梦,我们真是梦中人,那么我们的表现,练得身形似鹤形。或将更加癫狂不堪,直欲捅破天吧。

本源,“本原”、“本元”:指世界的来源和存在的根据。希腊文原义是开始,又译为始基。亚里士多德认为,一切存在物都由本源构成,一切存在物最初都从其中产生,最后又复归为它,只是其属性变化不已,而其本体常居不变的那个东西。亚里士多德是2300年前西方早期的科学家和哲学家。无独有偶,比亚里士多德略早的我国先哲老子,在2500年前对世界本原也提出相似的概念。

从“天地无人推而自行,日月无人燃而自明,星辰无人列而自序,禽兽无人造而自生,此乃自然为之也,何劳人为乎?”可见:老子所说的“自然”不是类似于神的概念,万物的规律(道)由自然来指定,即是“道法自然”。

事实上,人活着犹如宇宙之存在,没有人能理性地指出其目的。因此,非理性地选择某个(些)目标成为唯一的选择。老子是站在道这个无穷高的位置来看问题。因此,老子只说了“方法”,但没有指出“目的”。这给我们一个启示:人何必为刻意达到目的而痛苦不堪。无为,逍遥亦是一种为人处世之道。

《论语》《道德经》《易经》三部经典,三个字,守住“时、静、信”,既是做人的准则,也是做事的规范。

在这三条中,守静是前提,心静时才能洞悉万物,不受外界丝毫蒙蔽,才能准确地辨别出真正的机遇,并在时机来临的瞬间将其把握住。也只有守静,才能撕去物欲的蒙蔽,让本心呈现,襟怀坦荡,做事才能毫无私著、守信于人、诚信于天下。

《论语》:守信

《论语》言:“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人要是没有信用,就像大车没有车辕与轭相连接的木销子,小车没有车辕与轭相连接的木销子,就无法行走。

俗话说,人无信不立,业无信不兴,国无信则衰。守信不仅是一种修养,还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也是一个国家、民族、集体的生存之基。

《道德经》:守静

《道德经》中说:“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使心灵保持虚和静的至极笃定状态,不受影响,为的是万事万物并行发生时,我用这种心态观察事物循环往复的规律。

《易经》:守时

《易经》有云,“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君子有卓越的才能、超群的技艺,却不到处炫耀,而是在时机到了的时候才施展出来。

17.19子曰:“予欲无言。”子贡曰:“子如不言,则小子何述焉?”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蛰伏不是托腮静坐,不是虚度光阴,而是默默坚守信念,不断充实提高自己。当你有了足够的积淀,才能在机遇来临时把握住。正所谓“不积硅步无以至千里”,时光不会辜负任何人的努力,我们需要做的只是“藏器于身,待时而动”。

不争就是慈悲,不辩就是智慧,不闻就是清净,不看就是自在,不贪就是布施,断恶就是行善,改过就是忏悔,谦卑就是礼佛,守礼就是持戒,原谅就是解脱,知足就是放下,利人就是利己。

道:分为“可道”,就是现象,就是《易经》的64卦450个象,还有“常道”,就是本质。道就是我们所说的现象本质之和。现象是有,本质是无。

《道德经》开篇6个字“道可道非常道”包含了《易经》的450个象。《易经》只讲了4个字:象数理占,《道德经》是对这一切一切的完美诠释。

《易经》中很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就是象、数、理。《易经》是由六十四卦组成的,在这六十四卦中可以说是包罗万象,包含了世间的万事万物。每一卦都是由卦画、卦词和爻辞组成。卦画就是一个形象的世界,我们能够从卦画中看到很多的景象,这就是《易经》的魅力之所在。

《易经》的象数理占

一部《易经》,可用四个字来概括:象、数、理、占,这是《易经》的基本内容。象是卦象,数是数学,义是义理。宇宙间有象就有数,有象有数就有理。三者相因互为用,为一整体。占,则是运用象数理之思维模式以一定的操作方法与程序占筮自然、社会、人事变化之吉凶。

象,《易经》中最为智慧的就是卦画了,是由阴爻和阳爻组成,也可以说这个卦画就是一个符号,是用“象”的方式让读者去理解这个卦的内涵,但在这个符号内存在了无穷的智慧,只有你真正的理解才能够懂得。

“象”是我们在观察世界的第一感官,是我门最容易记忆的一种方式。我们在看一个卦的卦画的时候,我们要深入的去理解这个卦画的含义,在卦画中有着无穷无尽的图像,只有理解了卦画的图像我们才能真正的理解这个卦的意义。

八卦象征八种事物:乾为天、坤为地、震为雷、巽为风、坎为水、离为火、艮为山、兑为泽。周文王将八卦演绎成为64卦384爻,即可象征宇宙万事万物,自然、、社会、人事的全部信息。

数,《易经》的数字系统:

1.天地之数:“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天数五,地数五,五数相得而各有合。天数二十五,地数三十,凡天地之数五十有五”。

2.大衍之数:“大衍之数五十,其用四十有九。”

理,“《易经》是中华文化的总源头,是诸子百家的开始,经典中的经典,学问中的学问,哲学中的哲学,最高最高的思想,四书五经一切思想都来自《易经》”。《易经》中蕴含者超凡的理性思维,具有高度的哲理性。

占,就是占筮(占卜),通过几种方式,例如三钱起卦、蓍草起卦就可得出卦象,然后依据卦象卦数辞爻来分析其中的义理判断吉凶了,至此,《易经》的象数理占即融为一体。

—— 刘先银悟《道德经》2012 北京

儒家的人文关怀与价值信念,道家的理想人格与超越精神,《汉乐府·长歌行》赏析

刘先银题写书名《黄帝内经》

观复:认识你自己。穿林而过的阳光,老子曰:万物并作,吾以观复。亿万年来,天地宇宙犹如巨大的轮盘,运转不休。渺小的人类以地球为舟楫,在无边无垠的银河系海洋中,漫无目的漂泊着。一代代人类,不懈追寻真理,却限于目光,真理似乎近在咫尺也难以企及。在中国古代,有一位睿智的老者,他仅用一本小书、一句话,就囊括了整个宇宙运转、周而复始、生生不息的真理。他是人类的骄傲,中国哲学史、文化史、宗教史上最富传奇特色的人物——老子。今天讲老子的宇宙观,与人类对自身认识之路。美韵天成的叶子,不生不灭,周而复始的道。常人都认为死亡不可避免。圣人非同寻常,却对此有自己的独到见解。佛家说:“不生不灭。”不生,并不是说一切都是空的、寂灭的、不会生发的,而是一种古时候的“能量守恒定律”:无论你用或不用,能量永远都在那儿,不增不减,不生不灭。换句话说,“不生”,从理论上讲,是一种长生不老的方法,老子称之为“复”。

亿年不动的山脉,敬畏天地,效法自然的修行之道。道家的世界观,确实非同寻常。单单说这一个“复”字,其中包含了多少哲理。能量守恒。循环往复。物质不灭。乃至于探讨生存与死亡、人类的灵魂。修道,发源于古代智者对天地的敬畏;从敬畏,到思考天地自然的道理,再到效法自然之道的过程;是从感悟、认识人生的无常,到向往、追求一种有常、永恒的状态的过程。

一马平川的河谷,有限的聪明才智,无止境的科学探索的人类之惑。然而人类毕竟有着巨大的局限性,虽然自封为“万物之灵”,也确实能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长期占有这个湛蓝的星球;以自己的目光,定义许多难以界定的事情;然而人类作为生物,始终被记录在基因当中的局限性所控制,因此人类看世界、看宇宙、看自身的目光,都无法做到公允。或许,在某些高纬度生命看来,我们与猿猴、蝼蚁、植物、并无太大的不同;我们所谓正确的判断,也许是他们茶余饭后的笑谈。

山脉脚下的平原,茫茫宇宙中,到底有没有“另一个”孤独之梦。

人类在宇宙中,地位其实是有些尴尬的。想象一下,一个种族,从出生开始,永远存在于黑暗无边的宇宙中,从来没有得到过任何来自于“另一个”的认可。甚至迄今为止,到底有没有“另一个”,人类也无从知晓。人类是孤独的。孤零零悬挂在宇宙深处,一个无人的角落里,没人搭理,自古以来就只能够自己与自己对话。

郁郁葱葱的绿色,莫名的自信,不懈的追求的坚持之路。一个人老是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那该是一种何等的孤独寂寞!正因为如此,人类无法清晰认识自己。然而幸好人类并没有放弃,或者说人类并不认为自己是渺小的,一种不明所以的自信充斥着人类的心,一种由无知所导致的莫名其妙的优越感,让人类坚持着、不断追求从各方面分析和认识自己。

瞬息变迁的秋意。人类无法清晰认识这个宇宙的规律,却又在不懈地追求着宇宙的真理。与其说是为了实现人类文明的进步,倒不如说是为了缓解这种深深刻入骨子里的孤独。心外无物,你的心在何处的诸法之相。孤独的人类,必须合理地进行引导。什么才是合适引导人类的精神?自古以来,佛家、道家、儒家,包括先秦的诸子百家,都在进行努力尝试。很多学派号称是为了治理国家,其实治国何尝不是治心!王阳明的心学,更是心外无物,天地一切都在心中。有了正确的精神去指引,人类才不会在无尽的黑暗宇宙里,寂寞得发狂,或是永恒地沉沦。

“根”的概念,是中国道家最伟大的发明创造之一。老子曰:“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玄牝之门可以诞生万物,天地因为有此为根,所以才超然物外,万古长存。天地能长生,人能否长生呢?

涌泉穴:十里平湖月正圆。老子又说:“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天地万物的运转周而复始;如野草一般一岁一枯荣。枯的时候,将能量藏于根部,以待来年复生。不生不灭,没有真正的死亡。这就是道家“寻根之道”——实现长生不老的不二妙法。今天说:如何灵活运用老子的“寻根之道”,从容提升自己、改善工作生活,做一名人生赢家。

晴明穴:小潭深深舞翩芊

晴明穴:小潭深深舞翩芊。智慧的觉醒:寻根就是挖掘天赋。找到自己的能力、天赋所在,就是找到自己“根”之所在。寻得心中那面明镜,照见自己真正的面容,你将第一次认识你自己,全新的却又熟悉的、不一样的却又梦里依稀的自己。鲁智深说“今日方知我是我”。人,什么时候才能真正认识自己呢?认识自己,把每一天作为生命的馈赠,找到合适自己的工作而甘之如饴,在每一天生活中游刃有余。寻根,找到真正的自己,才是真正的活着。

膻中穴:千古一雄山海关。道家的修行:寻根就是回归本源。天地之间,哪里有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凡是天地万物,都有自己的源头。不光老子的道教,强调追本溯源;佛教也强调找寻真正的自我。因为这个本源,就是“根”之所在。找到了这个“根”,那么人就可以像“芸芸”野草一般,不生不灭,长生不老了。这就是道家修行,最根本的方法论。从这个理论出发,诞生了无数的修行法门、派别。

神阙穴:古镇雨巷有诗篇。迷惘的人生:寻根就是回到原点。修行,就是寻找根的过程,这条路充满坎坷。人生如一叶浮萍归大海,小小的浮萍漂浮于茫茫大海之上,就连东南西北都难以分清。只有让无根的浮萍逆流而上,回到它童年的故乡,寻到生成自己的那个小小湖泊。所以修行,在于追根溯源。寻根,在于回到最初的原点。

百会穴:老城新绿是人寰。熟悉的一切:寻根就是寻得清静。人在茫茫人海之中漂泊,绝大多数并非四海为家,而往往固定在某一个点难以移动。终生从事熟悉的工作,习惯于观看熟悉的面孔,在某个固定的地方安定地度过一生。安定,似乎也是一种幸福。熟悉的地方、熟悉的工作、熟悉的面孔,仿佛更能给我们安定,使我们安心。道家修行,是让你得到真正的清静,使你此心得安。而心的安定,与工作地点、熟悉面孔并无太大关系。

气海穴:西湖荷叶碧连天

气海穴:西湖荷叶碧连天。心灵的镜子:寻根就是照见自我。这种安定,理应发自于内心深处。而当我们找到这个使我们心安的所在,就是我们心之所在,根之所在。一个人,如果真能认清自己的一切,能力、水平、知识、秉性,并善加运用,那么无论身在何处、从事什么,都将游刃有余。社会上所谓“混得不好”的人,并非能力欠缺,而是没有为自己找到合适的位置,没有真正认清自己的价值。

《汉乐府·长歌行》赏析

作品简介:

汉乐府“乐府”原是古代掌管音乐的官署。秦及西汉辉帝时都设有“乐府令”。汉武帝时的乐府规模较大,其职能是掌管宫廷所用音乐,兼采民间歌谣和乐曲。魏晋以后,将汉代乐府机关所搜集演唱的诗歌,统统称为乐府诗。

汉乐府创作的基本原则是“感于哀乐,缘事而发”(《汉书·艺文志》)。它继承《诗经》现实主义的优良传统,广阔而深刻地反映了汉代的社会现实。汉乐府在艺术上最突出的成就表现在它的叙事性方面,其次,是它善于选取典型细节,通过人物的言行来表现人物性格。其形式有五言、七言和杂言,尤其值得重视的是汉乐府已产生了一批成熟的五言诗。流传下来的汉代乐府诗,绝大多数已被宋朝人郭茂倩收入他编著的《乐府诗集》中。

原文: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注释:

此诗选自汉乐府。乐府是自秦代以来设立的朝廷音乐机关,汉武帝时得到大规模的扩建,从民间搜集了大量的诗歌作品,内容丰富,题材广泛。本诗是其中的一首。

长歌行:汉乐府曲调名。葵:古代的一种蔬菜。晞:晒干。阳春:就是春天,是阳光和露水充足的时候。布:散布,洒满。德泽:恩泽。秋节:秋季。节,时节,节令。焜黄:枯黄。华:同“花”。衰:为了押韵,这里可以按古音读作

衰(cuī)。百川:无数条江河。川,河流。徒:徒然,白白地。

今译:

园中的葵菜呵郁郁葱葱,晶莹的朝露阳光下飞升。

春天把希望洒满了大地,万物都呈现出一派繁荣。

常恐那肃杀的秋天来到,树叶儿黄落百草也凋零。

百川奔腾着东流到大海,何时才能重新返回西境?

少年人如果不及时努力,到老来只能是悔恨一生。

赏析:

这首诗从“园中葵”说起,再用水流到海不复回打比方,说明光阴如流水,一去不再回。最后劝导人们,要珍惜青春年华,发愤努力,不要等老了再后悔。这首诗借物言理,首先以园中的葵菜作比喻。“青青”喻其生长茂盛。其实在整个春天的阳光雨露之下,万物都在争相努力地生长。何以如此?因为它们都恐怕秋天很快地到来,深知秋风凋零百草的道理。大自然的生命节奏如此,人生又何尝不是这样?一个人如果不趁着大好时光而努力奋斗,让青春白白地浪费,等到年老时后悔也来不及了。这首诗由眼前青春美景想到人生易逝,鼓励青年人要珍惜时光,出言警策,催人奋起。

简评:

这是汉代乐府古诗中的一首名作。诗中用了一连串的比喻,来说明应该好好珍惜时光,及早努力。诗的前四句,向我们描绘了一幅明媚的春景,园子里绿油油的葵菜上还带着露水,朝阳升起之后,晒干了露水,葵菜又沐浴在一片阳光中。世上的万物都在春天受到大自然雨露的恩惠,焕发出无比的光彩。可是,秋天一到,它们都要失去鲜艳的光泽,变得枯黄衰落了。万物都有盛衰的变化,人也有由少年到老年的过程。时间就像大江大河的水一样,一直向东流入大海,一去不复返了。我们在年少力强的时候如果不珍惜时光,好好努力的话,到老的时候就只能白白地悲伤了!

生命是场幻觉,一切均如梦如露亦如电,你需要判断的仅仅在于,这次经历是否是“美好”的。当我每做一件事情的时候,我便问自己,你感觉它是美好的吗?

如果是,那就去做吧。

十二时辰的诗意

子时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张继《枫桥夜泊》

十二时的第一个时辰,就叫“夜半”。“夜半”所指的时间是前日夜23时~当日凌晨1时,这个时段用地支命名,称作子时。

人们最早把“夜半”作为时间名词来使用的例子,见于《左传·哀公十六年》:“醉而送之,夜半而遣之。”

“夜半”是指天黑至天亮这一自然现象变化的中间时段,而人们平素所说的“半夜”则是笼统地指全部的天黑了的时间,其时间往往超出夜半的那两个小时。

十二时辰的诗意

丑时

鸡鸣而食,

唯命是听。

——《春秋左传正义》

从字面上来看,“鸡鸣”确有“鸡叫”之意,但它在十二时中却是特指夜半之后、平旦以前的那一时段,即深夜过后的1~3时,以地支来称其名则为丑时。

鸡被古人褒称作“知时畜也”。《韩诗外传》中赞颂鸡云:“守夜不失时,信也。”曙光初现,雄鸡啼鸣,拂晓来临,人们起身。

十二时辰的诗意

寅时

鸡鸣洛城里,

禁门平旦开。

——鲍照 《代放歌行》

太阳露出地平线之前,天刚蒙蒙亮的一段时间称“平旦”,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黎明之时。用地支表示这个时段则为寅时,即每天清晨的3~5时。

《孟子·告子上》中的“平旦之气”,是我们所见到的“平旦”一词的最早用例。这句里的“气”,系指“天空的云气”。后来的《史记·李将军传》一文也用了“平旦”这个词,如:“平旦,李广乃归其大军。”

十二时辰的诗意

卯时

日出有曜,

羔裘如膏。

——《诗经·桧风·羔裘》

这个词最初见于《诗经·桧风·羔裘》:“日出有曜,羔裘如膏。”

“日出”是指太阳升出地平线之时。用地支命名,为卯时。这个时段指每天清早的5~7时。此时,旭日东升,光耀大地,给人以勃勃生机之感。

十二时辰的诗意

辰时

朝晨发兮鄢郢,食时至兮增泉。

——王逸 《九思·守志》

食时就是古人“朝食”(吃早饭)之时,即每天的7~9时。以地支命名,称之为辰时。

“食时”一词,早在《礼记》中就出现了。例如:“故君子仕则不稼,田则不渔,食时不力珍,大夫不坐羊,士不坐犬。”另外,《管子·弟子职》里也有运用“食时”的句子。如:“至于食时,先生将食。”

十二时辰的诗意

巳时

至于衡阳,是谓隅中。

——《淮南子·天文训》

临近中午的时候为隅中,即上午的9~11时,用地支表示为巳时。

《淮南子·天文训》最早出现“隅中”一词:“至于桑野,是谓晏食;至于衡阳,是谓隅中;至于昆吾,是谓正中。”

十二时辰的诗意

午时

与庄贾约,

旦日日中,

会于军门。

——《史记·司马穰苴列传》

太阳已经运行到中天,即为正午的时辰。日中表示每天的11~13时。这一时段用地支命名,称作午时。

上古时期,人们把太阳行至正中天空时作为到集市去交易的时间标志。有例为证:“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

《列子·汤问》:“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史记·司马穰苴列传》:“与庄贾约,旦日日中,会于军门”。可见“日中”在古籍中使用相当频繁。

十二时辰的诗意

未时

诸客奔走市买,

至日昳皆会。

——《汉书·游侠传》

“日昳”,以地支命名,即未时,指每日的13~15时。“昳”,《说文》释为“日昃也。”“昃,日在西方时,侧也。”

这个时间名词,最初见于《史记·天官书》:“旦至食,为麦;食至日昳,为稷。”又《汉书·游侠传》:“诸客奔走市买,至日昳皆会。”“日昳”的意义是,太阳过了中天偏斜向西边。以中天为界,这时的太阳与隅中之日相对。

十二时辰的诗意

申时

日至于悲谷,

是谓晡时。

——《淮南子·天文训》

古人进餐习惯,吃第二顿饭是在晡时。因此,“晡时”之义即“第二次进餐之时”。这一时段以地支命名为申时,它指每天的15~17时。

“晡”(馎)时”,始见于《淮南子·天文训》篇:“(日)至于悲谷,是谓晡时。”

《资治通鉴·唐纪》里有使用“晡时”的例子:“晡时,门坏。无济于城上请罪,进诚梯而下之。”

十二时辰的诗意

酉时

日入而说,许偃御右广。

——《春秋左传正义》

“日入”即为太阳落山,这是夕阳西下的时候。古人用地支称这一时段为酉时,指每日的17~19时。

古时,人们又将“日出”和“日入”分别作为白天和黑夜到来的标志。《元史·日历志》云:“日出为昼,日入为夜。”

当时人们生产劳动、休养生息就是以“日出”、“日入”为基本的简易时间表的。

十二时辰的诗意

戌时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欧阳修《生查子》

指太阳落下,天色欲黑而未黑之时,即19~21时。用地支表示为戌时。

人们为什么要用“黄昏”来表示这一时辰呢?《说文》曰:“黄,地之色也。”又说:“昏,日冥也。”夕阳沉没,万物朦胧,天地昏黄,“黄昏”一词形象地反映出了这一时段典型的自然特色。

十二时辰的诗意

亥时

晻晻黄昏后,寂寂人定初。

——《孔雀东南飞》

这是一昼夜中十二时的最末一个时辰,它指当夜的21~23时,地支命名是亥时。意思是夜已很深,人们停止活动、安歇睡眠的时候。

“人定”最早见于《后汉书·来歙传》:“臣夜人定后,为何人所贼伤,中臣要害。”

我国古代民歌中第一首长篇叙事诗《孔雀东南飞》就有“晻晻黄昏后,寂寂人定初”的诗句。

美不自美,因人而彰;心不自心,因色故有。

第一, 美不是天生自在的,美离不开观赏者,而任何观赏都带有创造性。

第二, 美并不是对任何人都是一样的,同一外物在不同人的面前显示为不 同的景象,生成不同的意蕴。

第三, 美带有历史性, 在不同的历史时代, 在不同的民族, 在不同的阶级, 美一方面有共同性,另一方面又有差异性。

儒家的人文关怀与价值信念

01对周礼的维护

孔子揭示了中华文化的价值理想,肯定人的文化创造,尊重历史上积累的文化成果。这首先表现在他对周礼的维护。周文化源于宗教并取而代之。周代礼乐教化是中华先民长期伟大创造的结晶。礼使社会秩序化,乐使社会和谐化。礼让为国,安定社会,消弭争夺战乱,节制骄奢淫逸,是使人民得以安居乐业的前提。

“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论语·学而》)以一定的规矩制度来节制人们的行为,调和各种冲突,协调人际关系,使人事处理恰到好处,这是礼乐制度的正面价值。

孔子重礼、执礼,主张仁礼并重、文质并茂,但主要是想透过礼的形式复兴其所内蕴的文化价值理想。孔子是把周文化作为我们民族深厚的文化传统和人生与文化的根源、理想来信从、坚守、承担、自任的。

礼乐教化的人文精神,是人与人、族与族、文与文相接相处的精神,或“以人文化成天下”的精神,“天下一家”的精神。“礼之用,和为贵”是协和万邦、民族共存、文化交流融合并形成统一的中华民族、中华文化的基础。

02孔子人文观的核心是“仁”

孔子重“礼”,是对春秋时期乃至春秋以前的文化成就的继承。孔子赞扬子夏由“绘事后素”而悟及“礼后”(礼的形式背后的人的真性)。没有仁的礼乐,只是形式躯壳,虚伪的仪节,这正是孔子要批评的。

孔子说:“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论语·八佾》)“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问智,子曰:‘知人。’”(《论语·颜渊》)“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论语·述而》)指出礼乐形式的背后,是生命的感通和人的内在的道德自觉。

孝悌是“仁”的初步,“仁”则是把孝敬父母、敬爱兄长之心,把父母子女兄弟之亲情往外一层层推广,推己及人,推致邻人、陌生人;“仁”不仅是社会的道德标准与规范,更是作为道德主体的人的道德理性、道德命令、道德是非判断、道德情感,并有力量转化为道德实践和道德行为。

孔子突出了道德的主体性、自律性原则(“为仁由己”与“克己”),道德的普遍性原则(“爱人”“复礼”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和道德的实践性原则(“为之难,言之得无讱乎?”)。孔子是世界上最早认识道德主体性和道德自由的文化伟人之一。

03孔子仁道是人文主义的价值理想

孔子说:“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论语·雍也》)什么是“仁”呢?仁就是自己要站得住,同时也使别人站得住;自己通达,也要使别人通达。人们都可以从当下的生活中一点一滴地去做,这是实践仁道的方法。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卫灵公》)君子终身奉行的“恕道”是:自己所不想要的东西,绝不强加给别人。这不是指物质层面的东西,而是指人格尊严。例如我们不希望别人羞辱自己,那我们也绝不要羞辱别人。尊重别人,是别人尊重自己的前提。这里强调的是一种宽容精神,设身处地地为别人着想。

什么是孔子的一以贯之之道?曾子说:“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论语·里仁》)“忠”就是尽己之心,“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恕”就是推己及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就是人与人之关系方面的仁道。推而广之,这也是国家与国家、民族与民族、文化与文化、宗教与宗教的相互关系的准则,乃至是人类与动植物、人类与自然之普遍和谐之道。

仁道的价值理想,尤其体现于人在道义与利欲发生冲突的时候。孔子不贬低人们的物质利益要求和食色欲望的满足,只是要求取之有道,节之以礼。“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论语·里仁》)

发大财,做大官,这是人人所盼望的;然而不用正当的手段去得到它,君子并不接受。人生存的价值就在于他能超越自然生命的欲求。“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为学也已。”(《论语·学而》)“君子谋道不谋食”“忧道不忧贫”(《论语·卫灵公》)。

孔子提出的道义原则,仁爱忠恕原则,仁、义、礼、智、信等价值理想,是中国人安身立命、中国文化可大可久的依据。这些价值理想通过他自己践仁的生命与生活显示了出来,成为千百年来中国士人知识分子的人格典型。

他终身所忧的是:“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论语·述而》)他的快乐,是精神的快感、愉悦。他赞扬颜渊,穷居陋巷,箪食瓢饮,“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论语·雍也》)。“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

道家的理想人格与超越精神

我们从杜甫的诗歌中,可以看出儒家的忧患和民间的疾苦。我们从李白的诗歌中,可以体会到道家放达、超越的精神和智慧,对理想人格的追求。

01无欲之人才能体悟“道”的奥秘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老子》1章,以下简称X章)

无欲之人才能体悟“道”的奥秘,利欲之人只能认识事物的边界或表层。“道”与“无名”是同一事物的两个不同的名称,都叫作“玄”。“无名”是无形无限的宇宙本体,“有名”是有形有限的现象世界。通过两者之间的变化,人们可以探索深彻幽微的宇宙本体和奥妙无穷的现象世界的门户。

“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40章)道家之“无”在哲学上具有无限的意义。道家之“道”是有与无、神虚与形实的整合。“有”指的是有形、有限的东西,指的是现实性、相对性、多样性;而“无”则是指无形、无限的东西,指的是理想性、绝对性、统一性。“有”是多,“无”是一;“有”是实有,“无”是空灵;“有”是变,“无”是不变;“有”是内在性,“无”是超越性。

02“道”被形象化地比喻为“谷”、“谷神”、“玄牝”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老子》6章)。“道”如山谷一样。山谷是空虚的,唯其如此,才能永远存在并具有神妙莫测的功能。“牝”泛指雌性。玄牝,意为万物最早的始祖,也即“道”。

“道”的展开,走向并落实到现实。“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42章)道产生原始混沌的气体。原始混沌的气体又产生阴阳两种气。阴阳两种气产生中和之气。中和之气则产生万物。万物各自具有阴阳二气,阴气阳气相互摇荡就成为和气。“和”是气的流通状态。

道家道论认为,不仅宇宙之有、现象世界、人文世界及其差异变化,即存在的终极根源在寂然至无的世界,不仅洞见、察识富有万物、雷厉风行的殊相世界,需要主体摆脱诸相的束缚,脱然离系,直探万有的深渊,而且习气的系缚、外物的追索、小有的执着,会导致吾身主宰的沉沦、吾与宇宙同体境界的消亡。

因此,老子主张“挫锐解纷”、“和光同尘”、“谷神不死”、“复归其根”、“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无为而无不为”、“无用而无不用”。这些话语论证滞留物用、执着有为对于心体的遮蔽,论证摄心归寂、内自反观、炯然明觉、澄然虚静的意义,着重强调了人生向道德和超越境界的升华。

03老子提出万物都是相互依存、此消彼长的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40章)意思是,向相反的方向变化发展,是“道”的运动;柔弱,是“道”的作用。举凡自然、社会、人生,各种事物现象,无不向相反的方向运行。既如此,柔弱往往会走向雄强,生命渐渐会走向死亡。老子看到了事物相互依存、此消彼长的状况。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2章)人们都知道美之所以为美,善之所以为善,那也就知道丑恶了。有无、难易、长短、高下、音声、先后都是相对的,相比较而存在,相辅相成,相互应和。

“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39章)“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22章)受得住委屈,才能保全;经得起弯曲,才能伸直;洼下去,反而能盈满;凋敝了,反而能新生;少取,反而能多得;多得,反而迷惑。

《老子》书中特别注意物极必反的现象:“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孰知其极?其无正?正复为奇,善复为妖”(58章);“物壮则老”(30章);“强梁者不得其死”(42章);“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44章)。

04老子主张向水的品格学习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万物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不胜,木强则折。强大处下,柔弱处上(76章) 。

老子认识到事物发展的极限,主张提前预测设计,避免事物向相反的方向发展,防患于未然,因而提出了“不争”、“贵柔”、“守雌”、“安于卑下”的原则。他主张向水的品格学习:“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8章)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正言若反。(78章)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复归于无极。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28章)

柔弱之水可以冲决坚强之石,弱可以胜强,柔可以克刚,新生的、弱小的事物能够战胜腐朽的、强大的事物。老子看到强大了就接近死亡,刚强会带来挫折,荣誉会招致毁辱,因此安于柔弱、居下、卑辱。

他提出“去甚、去奢、去泰”(29章)的主张。老子所谓“玄德”和“常德”,即深远、永恒的本性,如山谷、沟溪、赤子,乃在于它具有超越性和本真性,即超越了一定社会的等级秩序、道德准则和善恶是非,摆脱了人为的沾染,真正回复到人的本然的纯粹的性状,这才是人应持守的本性或品德。

05老子强调学习要做加法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48章)减损知、欲、有为,才能照见大道。“损”,是修养的工夫,是一个过程。“损”就是做减法。我们面对一现象,要视之为表相;得到一真理,要视之为相对真理;再进而层层追寻真理的内在意蕴。宇宙、人生的真谛与奥秘,是剥落了层层偏见之后才能一步步见到的,最后豁然贯通在我们内在的精神生命中。

“无为而无不为”,即不特意去做某些事情,依事物的自然性,顺其自然地去做。所以老子强调学习要做加法,求道则要做减法,减掉世俗看重的身份地位、功名利禄,减损又减损,一直到无为。无为不是不做事,而是不妄作妄为。

06老子强调要动静互涵,虚实相济

“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16章)意思是说,致力于“虚”要经常要彻底,也就是不要让太多现存的、人云亦云的知识、规范、利害、技巧等充塞了头脑,要用否定的方式排除这些东西,激活自己的头脑,使自己保持灵性、敏锐,有自己独立运思的空间。

我们平常太忙,有太多的活动,要守守静,反思反省;有太多的实务,要守守虚,多思考问题。动静互涵,虚实相济,这也是道家修炼的功夫。我们也要学会调节生命,不能一根筋地往前走。道家的玄观,启发我们超越现实,透视无穷。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