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大全

句子大全 > 句子大全

晴雯真是应了那句话:心比天高 命比纸薄

句子大全 2017-09-09 19:27:24
相关推荐

引|姐妹们办了个诗社,请凤姐做监社御史。唱戏的柳湘莲公子被薛蟠看上,柳湘莲心生一计,与他城外相约,趁机狠狠教训了薛蟠一顿。

精华欲掩料应难,影自娟娟魄自寒

一片砧敲千里白,半轮鸡唱五更残

绿蓑江上秋闻笛,红袖楼头夜倚栏

博得嫦娥应借问,缘何不使永团圆

每年春分秋分,黛玉总会犯咳疾,宝钗提议请个高明的太医来瞧瞧,黛玉却叹生死有命,富贵在天。

宝钗建议她每天用一两上等的燕窝和五钱冰糖熬成粥,滋阴补气。黛玉见宝钗对自己这么好,心生惭愧,觉得自己以前是多心了。

秋霖脉脉,阴晴不定。黄昏时,淅淅沥沥地下起了雨,黛玉喝了几口稀粥,见窗外雨滴竹梢,便觉心中凄凉。提笔写了一首《秋窗风雨夕》,其词曰:

秋花惨淡秋草黄,耿耿秋灯秋夜长。

已觉秋窗秋不尽,那堪风雨助凄凉!

助秋风雨来何速!惊破秋窗秋梦绿。

抱得秋情不忍眠,自向秋屏移泪烛。

泪烛摇摇爇短檠,牵愁照恨动离情。

谁家秋院无风入?何处秋窗无雨声?

罗衾不奈秋风力,残漏声催秋雨急。

连宵脉脉复飕飕,灯前似伴离人泣。

寒烟小院转萧条,疏竹虚窗时滴沥。

不知风雨几时休,已教泪洒窗纱湿。

爇(ruò):烧。檠(qíng):灯架,烛台。

晚上,宝玉戴着箬笠,披着蓑衣,来看黛玉,黛玉直笑他像个渔翁。随后,黛玉把玩宝玉的箬笠,戴到头上,宝玉见她戴着可爱,便直说要送给她。黛玉笑说她可不要,戴上这斗笠就成渔婆了。

方才黛玉调侃宝玉是渔翁,现在又自称渔婆,正合了宝玉的意。

香菱最近也学着作起了诗,她觉得诗的韵味是无法用言语来表达的。黛玉告诉香菱,诗里并没有什么门道,不过是起承转合,平对仄,虚对实,若有了奇句,连平仄虚实不对也使得。

晚上有雪,大家决定在芦雪庵起社。大家让凤姐起头,凤姐推辞不过,笑说自己只有一句粗话“一夜北风紧”,众姐妹依次续诗,只是宝玉又落了第,被罚栊翠庵折红梅。

贾母送了宝玉一件「雀金呢」斗篷,宝玉却不小心烧了个洞,他怕贾母生气,一时不知如何是好,晴雯看出这是用孔雀金线织的,便带着病,连夜帮他补雀金裘。

元宵节这天,府里设了宴席。元妃命人送来一个灯谜:

能使妖魔胆尽摧 身如束帛气如雷

一声震得人发恐 回首相看已化灰

众人都猜出来,谜底是炮竹,贾母面色渐渐凝重——炮竹是一响而散,转瞬即逝的东西。不知元春为何要作这种不祥之物的灯谜。

凤姐也连说两个「散了」的笑话。真的是盛宴必散了……

续|忙过年事后,凤姐因为过度操劳流了产,王夫人安排探春和李纨协理家事。

剧评

这里是《红楼梦》微剧场的第七部分,包含了电视剧的19到21集,对应原著第47回后半一直到56回的故事。

如果仔细想想可以发现,这部分对宝黛之间的故事反而写得少了。其实是因为自从上一部分之后,宝黛互相通了心意,两人都明白彼此的感情是建立在内心深处的审美情趣与世界观之上的,故从此后黛玉便再也没有闹过性子。

所以若至此看来,其实黛玉并非是如同很多人口中所说的那种不讲道理的人。

这一部分,还牵扯到一宗著名的《红楼梦》公案:也即「毒燕窝」事件。

一派认为,宝钗给黛玉的燕窝是对她身体有害的。理由一是黛玉吃了以后,睡得比原来少了,宝玉见她也更瘦了。宝钗给黛玉所送的药方,前面说是冰糖,送过来却成了洋糖。

另外还有两处,似乎是宝玉发现了燕窝有问题,并亲自换了。

在五十二回,宝玉在问过黛玉的病情之后,得知她只睡了四更一个更次就再不能睡了,便悄悄道:「我想宝姐姐送你的燕窝……」但一语未了,赵姨娘便进了来。

而在后来的五十七回,宝玉便找了个机会,和紫鹃透露说,已经找了老太太每日送燕窝过来,相当于把宝钗的燕窝换了。

另一派的观点则认为,宝钗纯粹是出于友谊而送的燕窝。这两个观点都有一些人支持。因为这个观点牵扯到对「薛宝钗」这个角色的定性,所以争议是特别地激烈。

我个人的研究很少,也不发表看法了。

不过,按照作者写《红楼梦》的写作套路,曹公常常会把两个事情套起来写,互为虚实映衬。这就牵扯到晴雯的故事,刚好在燕窝事件发生的过程中,第五十一回里,第五十一回回目叫,薛小妹新编怀古诗,胡庸医乱用虎狼药。

胡医生给晴雯开了枳实与麻黄,宝玉发现了,他说:「旧年我病了……太医说我禁不起麻黄、石膏、枳实之类的狼虎药……连我禁不起的药,你们如何禁得起?」便找了王太医,太医将枳实麻黄换成了当归陈皮白芍等药,药理方对。

因为晴为黛影,宝玉在这里为晴雯换药,似有伏宝玉帮黛玉换燕窝事情的可能性。但这毕竟不是确凿的证据,我也不是红学研究者,故对这桩公案,仍是审慎为上最好。

说了这一段,接下来就是香菱学诗了。在脂批中,脂砚斋对香菱有很高评价,根基不让迎春探,容貌不让凤秦,端雅不让纨钗,风流不让湘黛,贤惠不让袭平。

而在开篇中,香菱乃十二钗副册之首。

在电视剧中,这段描写香菱的篇幅并没有晴雯多,于是还是显得晴雯更出彩一些。不过,香菱学诗这段,在原著中却显得相当动人。

因为从小被卖,本应是甄家小姐的香菱成了一个完全不懂诗书的人。但她的性情却是如此天然,自打她因为薛蟠外出做生意而进入大观园起,便如同发现了一整个世界一般地学习诗词。

香菱学诗的经过是这样的:她最初是请教宝钗,但宝钗说她「得陇望蜀」,遂让她先去四下和园子里的人认识,并没有教她诗词。于是,香菱便找到了黛玉。黛玉一见,说香菱「极聪敏伶俐」,随后便正式教了起来。

而香菱一旦开始学,便连「房也不入,只在池边树下,或坐在山石上出神,或蹲在地下抠土,来往的人都诧异」。宝钗说香菱「呆头呆脑」,黛玉却说她「聪敏伶俐」,其实是兼而有之的。

或者说,香菱看起来是「呆头呆脑」,内心底却有一种再天然不过的纯真。而这种纯真的品性,是不管在什么情况下,都有一种对美好的「自然向往」。不会作诗的人,即使羡慕那些会写诗的,一般也是不会这么大大方方主动去学的,因为碍于面子或者过去的习惯等等。但香菱却有这样的一种「天然性情」,就是她觉得是好的,是对的,自己便主动接近,然后全力投入,而这种品格其实是尤其可贵的。

而特别令我感动的还有一处:当她们一起看到惜春的画时,香菱指着笑道:这一个是我们姑娘(指宝钗),那一个是林姑娘(指黛玉)。虽然黛玉看起来对她有很多帮助,但在她心中,仍然本能地先找到那个没有教自己诗的自家姑娘宝钗(香菱是宝钗的丫鬟),并真的为找到她而高兴。这是何等的一种天然性情!

看到这里,再想起后面香菱的故事,真感叹,这样一种「天然」性情,真不愧为副册之首。特别要说的是,就在学诗这段,宝钗见香菱熬夜作诗,便想让她多睡一会儿,没有叫她起床,可以看出宝钗是关心香菱的。她没教香菱学诗,应该还是一些观念问题,这里不多展开了。

接下来说说晴雯:虽然前面贴字的晴雯,中间撕扇的晴雯都很可爱,但我想很多观众、读者真正爱上这个性情的姑娘,都是在她织补雀金裘的段落。

晴雯平日里有些懒散,不如袭人周到,也不若麝月细心,但她的心却比任何人都要炽烈与忠诚。有人并不理解晴雯,认为补雀金裘并不是一件多么值得大书特书的事,确实是如此。但是,这段之所以动人,是因为它刻画了晴雯的一种与众不同的「痴」。

对于帮别人做事,很多人是出于交换原则,也即「我帮你、你帮我」,其实很多丫头都是这么想的,比如我在大观园里打工,得工钱。如果我努力表现,在主人面前得了好脸,将来可以换来升迁,也可能能涨工钱,又或者是成为姨娘。所以,如果是另一个丫鬟,她也可能因为这种动机,而做出病中织补雀金裘的事迹来。但是,晴雯在织补雀金裘的那刻,却不是这么想的。

虽然宝玉和旁人确实是会因为她的行为而对她更加喜欢,又或者因为这些评价而给她带来将来的利益,但是晴雯的出发点,并非是考虑到了这些功利之事,她只是单纯的有「我喜欢你,所以我就是想要去做那些能帮你的事」的思考逻辑。也正因为如此,这样的晴雯才会显得特别性情与真实。从而得到那么多人的喜爱。

后面便是探春管家了。这段其实非常精彩,不过点评的篇幅所剩不多,我们简单说来。其实虽说是探春管家,其实是李纨、探春、宝钗三人受王夫人之托管家。而根据她们三人的座次,宝钗是正座来看,似乎王夫人授权最大的是宝钗。不过,这回叫:敏探春兴利除宿弊,时宝钗小惠全大体。

探春在这段里面展示出了高超的能力,改革旧制,并除了贾府的积弊。而宝钗则是对嬷嬷们略施小惠,让他们每人拿几吊钱出来,也可以受用剩余的利润,不用归账了。这个方案既让嬷嬷们也得了利益,让整套改革更容易执行,也恰如其分地得到了下人对她的好感。这种周全正是宝钗的作风。而探春这段故事,颇有和当年凤姐协理宁国府相对应的感觉,这两段里面,也都涉及有许多管理学知识。

园子改成承包制,开支方面自然是可以开源节流,但也会有相应的问题产生。只是时间不够展开了。再加上还有元宵节上那段《凤求鸾》《掰谎记》没讲,之后有机会,可能会专门做一期回顾讲解,把这些每期没说完的一起说说罢。

很多朋友留言说,在木鱼做了《红楼梦》微剧场之后,开始啃起这部中国古典文学的巅峰之作,木鱼非常欣慰。

可以的话,请大家点亮 “在看”,分享给更多人看到

今天终于不用熬夜了~各位晚安!

- THE END-

更多你也许会喜欢的故事:

《红楼梦》(p6)刘姥姥并不是个“呆傻”的人

《三国演义》(p6)三气周瑜:

关注公众号「木鱼水心」,

让电影丰富生活!

关注公众号后——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