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大全

句子大全 > 句子大全

走着走着就散了 长安铃木解散

句子大全 2017-08-14 13:16:29
相关推荐

“有些人走着走着就散了,有些事看着看着就淡了,有多少无人能懂的不快乐,就有多少无能为力的不舍,有些人想着想着就忘了,有些梦做着做着就醒了,才从前是我太天真,现实又那么残忍!”

上周五官网挂出的《关于原江西有限公司变更为江西有限责任公司全资子公司的公告》,宣布解散,这周二就爆出了将要解散的消息。

6月19日晚间,日本NHK爆出了一条重磅新闻。

“来自的高管正在同合作伙伴谈判解散合资公司事宜。将在中国停止当地生产,或将集中资源于印度市场。当前在印度占据较大比例市场份额。”NHK如是报道。

到此请允许笔者发一句感慨之言,“真是十年河东十年河西,世事无常”。

在中国的两家公司宣布解散,意味着自1982年向中国提供技术以来,在华三十年的业务将全面终结。

回首过去,在中国市场也曾“呼风唤雨”,至少在2014年之前,还是在中国销量排名第4的日本车企,仅次于三强。

1993年,江西有限责任公司、江西航空工业有限公司、日本株式会社、日本冈谷钢机株式会社四方共同投资成立,拥有合资品牌微车、轿车、以及生产资质。1994至1999年,连续六年产销位居细分市场第一,累计销量达到72万多辆。

1995年,、日本株式会社和(中国)投资有限公司以50%、40%、10%股比成立。这家合资公司一度以经济型小车的优势深入中国市场,、等车型曾经在消费者中拥有可观的影响力,并在2011年达到22万辆的销量峰值。

然而,随着中国车市巨变,消费市场的升级,在中国陷入了停滞之中,几次的转型也未能成功,逐渐被市场边缘化。

2017年全年批发销量同比重挫27.3%至83,896辆,当年亏损8,482万元,今年前5个月同比暴跌47.0%至21,058辆;,2017年全年销量更是下滑到49833辆。2018年Q1季度整体销量为9183辆,环比下降42%。4月份整个的销量仅为4881辆。连续几年的利润不佳也迫使离开中国也只是时间的问题了。

那么为什么沦落到如此境地

日本媒体给出的分析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

首先是中国市场消费趋势。随着宏观经济强势增长和消费升级推进,中国车主越来越倾向于购置高档车型和大型化。这导致以闻名的销量每况愈下。

其次是中长期排放法规收紧趋势,同产品阵容存在不兼容之处。日媒称,中国政府将开始要求制造商从2019年开始生产一定比例的,而产品阵容中缺少此类产品。

其实也正是如此,“固执”以及市场敏锐度低,才导致了今天这样的局面。

以造为荣到了“固执”的地步。长久以来,一直以造小车为己任,最大不过也是标准的紧凑。

不仅如此,在新品推出方面、产品升级上和产品宣传简直就是“小学生”级别。首先,自2009年在华导入之后,接近4年都没有任何一款真正的新车上市,直到2013年12月的问世才打破沉寂。2014年推出紧凑轿车,但那几年偏偏中国市场最火热的细分领域在于。

2015年在华上市的维特拉尽管出色越野性能,但终究因其空间不大、偏硬等又被“冷落”。

到了大家都在新能源如火如荼的发展阶段时,在中国的动作都极其迟缓、毫无作为。当中国车市进入换代升级后,根本没有把握住市场节奏和脉搏,新产品上线非常迟钝,在国内也好,在国际市场也好,基本没有一款能撑门面的车,之败毋庸置疑。

“走了的 留下的”将何去何从

去了印度和亚。及数据显示,在2017财年全球新车销量创下322.4万辆新高,其中在印度销量同比提升11.4%至165.4万辆,占全球销量百分比高达51.3%。

营收方面,2017财年全球营收为34,358亿日元(约合人民币2,023亿元),其中印度是最大营收来源,超过了日本本土,营收达到12,598亿日元(约合人民币742亿元),全球占比为36.67%。但需要注意的是,印度现在的消费能力较低,终究有一日会迎来消费升级,到那时将往哪里走呢?

“”已经基本确定接盘手是宝能,这在之前笔者《宝能已接盘打造“王国” 却不知所以》介绍过。

至于“”的去向,目前尚未发布官方声明,但预计同的“善后”方式相近。

之前有相关人士透露,“在巴南区鱼洞大江工业园和巴南区经济园天明汽摩产业园各有一家工厂,其中一家工厂会转手给宗申摩托,然后慢慢退出。”

还有说法称“最近将有一家合资品牌正式宣布退出中国市场,其线下渠道大概率会直接升级为该自主品牌的高端品牌网点”,由于长安在2018年期间宣布将推出高端品牌,因此认为的销售网络将转给长安新高端品牌。

其实在两者“和平分手”的前提下,对双方都是最有利的,再加上在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国企加大对外开放合资合作的大背景下,不管是谁接盘都会让“”迎来复兴的机会。

“轻轻地我走了,正如我轻轻地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这次真的走了,尽管有诸多的留恋,但是无论是谁都逃不过劣汰这个圈,同时也为其他敲响了警钟,中国市场已经进入新的变革时代,只有适应市场发展规律,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掌握自己的核心技术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