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大全

句子大全 > 句子大全

千古名句 别有洞天:初中必背古诗词千古名句赏析

句子大全 2017-08-02 22:59:00
相关推荐

这份《初中必背古诗词千古名句赏析》,是我多年来一直在用的一份资料。

虽然标题有“初中”两个字,里面也收录一些小学必背古诗词里的名句,而且非常适合基础诗歌鉴赏薄弱的高中生。你之所以古诗词鉴赏不会,是因为小学初中没学扎实。

一直以来,很多同学对千古名句的认识,仅仅停留在背诵和默写。

有些学生为了偷懒,背古诗词只背千古名句,因为中考的古诗文默写,基本上只会考到千古名句默写,而且一大半都是死记硬背的上下句填空。

这就太小看千古名句的价值了:如果能做到会鉴赏古诗词千古名句,那么诗歌鉴赏一大半的题,就不会没思路瞎写。

千古名句之所以成为千古名句,一定有它流传千古的原因:要么思想情感内容经典,要么意象意境经典,要么用的手法经典。

一句千古名句,可能凝结了一首诗词的核心思想情感,一种意境的典型意象,一种手法的典型运用,甚至一个时代诗人的精神风貌。

比如说,如果你没有受《三国演义》小说的影响,可能知道曹操是有雄才大略的一代枭雄。

而他的胸怀大志,凝结在《观沧海》的这句“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当中。

曹操还是“建安七子”之首,是建安风骨的最典型代表人物。什么是建安风骨,简单一点说:

第一,诗人把民生疾苦、社稷天下写进自己的诗里;第二,文人开始关注自我感情的表达,而不是像《诗经·国风》和《古诗十九首》那样,集体创作别人的故事和悲欢离合。

一段千古名句的前人鉴赏,不仅凝结了你要的所谓答题公式,还藏着你不背下来绝对写不出来的鉴赏术语。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和“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有异曲同工之妙,同在何处?因为它们都营造了一种叫做“雄浑壮阔”的意境。

默写的时候,你会写这两句就可以了,但是如果鉴赏诗歌,你不能不知道,有一种意境,叫做雄浑壮阔。

很多同学喜欢背所谓的答题套路,看到比喻修辞,就记起这么个公式:“把××比作××,形象生动地写出了××,表达了×ד。

然而悲剧的是,真到表达的时候,就是那些“公式”里的“××”,写不出来。为什么?因为没有专门积累过!积累不是干巴巴地背那几个词,而是在具体的情境当中。

那些背诵过的经典古诗词,以及他们的千古名句,就是最好的情境。

说到比喻修辞,你可能只知道一个“生动形象”,还很得意自己有“公式”。

那么我问你,“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这句比喻,生动形象在何处?

我再问你,“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这句比喻,又生动形象在哪里?

最后一个问题,“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这句出自哪篇,作者是谁,这首诗的第一句是什么?

别忘了,一首古诗词的篇名、作者和开篇第一句,也是很重要的。

记不住它们,要不了多久,你曾经背的古诗词,就会只剩下一些可能根本不理解的千古名句碎片。

最后这份资料,记得收好,学好,用好!

初中必背古诗词千古名句赏析

感谢你每天都“在看”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