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大全

句子大全 > 句子大全

冰火两重天 大众热脸贴了特斯拉冷屁股

句子大全 2017-07-16 15:55:03
相关推荐

来自汽湃(GREATAUTO)的报道

媒体出身的汽车人、理想汽车CEO李想,一向以声音响亮,敢于放炮怼人而著称。去年,李想批判国产电动车大力鼓吹60km/h等速续航,就曾成为行业内的热门,而在最近,李想又因为“维护”增程技术而再火了一把。

9月8日晚间,在一场媒体沟通会上,大众汽车乘用车品牌管理董事会成员、大众汽车乘用车品牌中国CEO冯思翰表示,增程式电动车可能并没有想象得那么环保。他认为,如果从减少碳排放的角度来看,借助化石燃料的燃烧为汽车动力系统发电,是一种“糟糕的解决方案”。

大众冯思翰并没有指名道姓,但听者有心。第二天,李想就迅速在社交媒体进行了回怼:“非常愿意邀请北上广三大地区的专业媒体,测试理想ONE和大众旗下最相近的七座版奥迪Q7 PHEV车型,进行节能环保的对比测试,用数据说话。”

这已经是李想近两周来第二次“暴躁”发言了。就在8月底的理想汽车用户日上,针对于外界质疑增程式技术路线的论点,李想更是直接曝出“粗口”。

李想一直所维护的自家的“增程式电动”真的会成为未来主推的技术路线吗?

增程式电动汽车通俗来讲,就是通过搭载的燃油机发电向电池充电,再带动电机驱动的新能源车型。其最大的特点是,内燃机(燃油增程器)不参加车辆动态做功,而是始终保持在最经济的工况下持续发电,从而达到降低油耗提升车辆续航里程的效果。

事实上,理想汽车并非这一技术路线唯一的践行者。早前通用、宝马都推出过这一技术路径的车型产品,不过由于成本以及市场反响等原因,导致项目逐步被遗弃。而马自达也一直在研发相关技术。

作为特立独行的造车新势力,理想的增程式路线自诞生以来就一直受到业内技术人员的质疑。有人认为增程式技术路线尚不成熟,难有好的发展前景;也有人认为增程式电动车既没有很好的降低油耗,又不能完全展现出电动车的优势。

数据显示,2020年1-7月累计销售12182辆,理想ONE保持着中国新能源中大型SUV市场(包含混合动力、插电式混合动力、纯电动、增程式电动)销量排行的第一名。但这一销量数据的背景,是理想ONE早在去年4月就已开启预售,前期有一定的订单蓄水,不代表理想ONE真的获得了大多数消费者的认可,更不代表理想ONE真正在技术上战胜了Model X等一众纯电SUV。

从技术上说增程式也好、混合动力也罢,内燃机、油箱、动力电池、电动机皆备,虽然在当下能够消除电量焦虑,同时还降低了油耗,但过大的死重始终是无法消除的缺陷,注定只是特殊历史时期下的过渡技术。与纯电动技术相比,如果储能技术得到大幅进化,纯电动车的优势将更加明显;而与氢燃料电池技术相比,增程式技术也没有什么优势。

李想急于“护犊子”的心情可以理解,但频频放炮,甚至爆粗口,或许并不值得。

9月7日,特斯拉CEO马斯克乘坐的私人飞机,降落在德国布伦瑞克机场。马斯克来到这里,是应大众集团首席执行官赫伯特·迪斯的邀请。当天,马斯克与迪斯会面,两人进行了长达2个小时的会谈。

在迪斯的邀请下,马斯克参观了大众电动车项目中的两款产品I.D.3与I.D.4,并亲自在机场外的跑道上试驾了I.D.3。尽管当天马斯克驾驶的是I.D.3最强性能的Pro Performance高性能版,但作为一个专业“车评人”,“马老师”试驾过后还是严肃表达了对I.D.3的高速扭矩的些许不满,坐在副驾的迪斯只好用“这不是跑车”来回应,并顺便为大众集团旗下的另一款纯电动汽车保时捷 Taycan打了个广告。

马斯克返回美国后,大众集团发言人第一时间确认了这次会面,大众集团官方以及迪斯本人均在社交媒体上与马斯克展开热情互动。

马斯克是个酷爱发推特的人。但令人意外是,就是这样的一位“推特小能手”,却对于来自迪斯和大众集团的热情,表现得格外“冷淡”——既没有在推特上发表任何关于自己去大众集团试驾的见闻,也没有对大众集团以及迪斯本人的热情进行任何回应。

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大众与特斯拉对于此次双方高层会面的不同态度?或许这要从一个“从前你对我爱搭不理,如今我让你高攀不起”的故事说起。在过去,大众一直将特斯拉视为“搅局者”。前任大众集团CEO穆勒,就曾针对产能、社会责任感、利润等问题对特斯拉公开进行批评。

但颇为戏剧化的是,特斯拉从2019年下半年开启了史诗般的“逆袭”之旅,股价和销量大涨。与此同时,大众集团的电动化之路却遇到发展瓶颈。大众I.D.车型因为软件门多次跳票。

或许出于这些原因,大众集团对于电动车以及竞品的态度开始从傲慢转为虚心。据外媒报道,大众集团为加速追赶特斯拉的脚步,甚至还专门成立了“专干特斯拉”的“T小组”。

对于迪斯与马斯克的此次密会,有猜测认为,大众目前有求于特斯拉,其希望能够与特斯拉达成合作,以帮助自己提升汽车软件性能。而特斯拉一向在软件方面保持开放的态度,马斯克曾明确表态称,“特斯拉对软件授权、动力总成和电池供应持开放态度。我们只是在努力加速可持续能源的发展,而不是摧毁竞争对手。”

而关于马斯克一反往常的“冷淡”态度,有一种说法认为,这是因为马斯克在此次的参观交流中更像是一个被大众利用的“工具人”,大众的目的是通过马斯克个人的热度来宣传自己即将进行交付的I.D.3,马斯克显然对此有所防备。

曾经风光一时的“造车新势力”们,在2020年呈现出明显的两极分化。蔚来、小鹏、威马等先行者稳住了销量,也获得了更多资本支持;而那些还没能量产“上岸”的品牌,则在车市寒冬和病毒疫情的双重打击下死伤惨重。

如今,推迟了近半年的北京车展临近开幕,造车新势力们也开始八仙过海,尝试为自己赢得最后的生机。

比如,中国区业务全面“停摆”约两个月的拜腾,最近传出了复苏的好消息。有媒体报道称,拜腾汽车已经申请注册成立新科技公司,新公司名称为“盛腾”。该公司拟融资20亿元加速量产M-Byte。目前,一汽集团等股东方正在积极推进该项融资。

换“马甲”,对于那些在今年上半年遭遇波折的造车新势力而言或许是条出路。但并非所有的新势力都能有这样好的运气。江苏赛麟也在本周传出新消息,上海分公司多位留守员工等来了“解除劳动合同”的通知,其前董事长王晓麟也被传已经“出局”。曾经在北京鸟巢高调亮相的赛麟,如今显得生机渺茫。

与此同时,另外两家新势力则选择在北京车展前后上市新车,做最后一搏。

沉寂许久的华人运通,近日宣布它们的首款量产车——豪华纯电动汽车高合HiPhi X于北京车展期间正式全球上市。这款新车被华人运通描述为“全球首款可进化超跑SUV”,虽然技术指标颇有亮眼之处,但市场前景依然未卜。

天际汽车首款产品5+X智能电动SUV天际ME7也将于9月19日正式上市,该车此前已于2019上海车展期间展开预售,尊崇始发版补贴前预售价为36.68万元。但至今天际汽车都没有公开订单数量,据悉,其正式上市价格或在30万以内。降价能否给天际汽车带来实际销量,也仍需市场来最终验证。

本周有报道称,北汽集团计划通过收购二级市场股票方式增持戴姆勒集团4.99%股份,从而总持股比例将达到9.99%,超越吉利汽车成为戴姆勒第一大股东。对此,北汽相关负责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却表示“并不知情”。

无独有偶,上周,也曾传出戴姆勒集团欲重启与北汽关于增持北京奔驰股权的谈判,计划对北京奔驰的持股从49%提升至65%的消息,这一传闻也没有得到双方的证实。

北汽2020年半年报显示,自主品牌上半年收入不足30亿元人民币,亏损18.35亿,而北京奔驰的收入高达749亿元,毛利润接近200亿人民币,对于北汽来说,北京奔驰可谓至关重要,北汽显然不愿意轻易出让这个“聚宝盆”的股权。

有观点认为,若传言为真,那么北汽此次抢先一步增持戴姆勒集团股份一方面是想通过此种方式进行防守,以保持自己在与戴姆勒合作中的优势位置;另一方面,北汽通过继续持股戴姆勒股份,可以间接加强对北京奔驰的控制,不至于让北汽在这场博弈中丧失主动权。这样一来,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才能继续维持下去。

虽然,在北汽和戴姆勒的对弈中,戴姆勒话语权更强,但实力更强的北汽集团,显然不会像江淮和华晨那样轻易俯首称臣。对于吃瓜群众来说,北汽与戴姆勒的博弈,未来或许还会有更多好戏上演。

版权声明:本文部分图片源自网络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公众号联系

如需转载请向本公众号后台申请并获得授权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