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大全

句子大全 > 句子大全

200多年的竹编技艺走出大山 助力湖南比耳村脱贫致富

句子大全 2017-07-01 00:49:08
相关推荐

大型融媒体行动走村直播看脱贫,今天的我们的大篷车是开进到湖南省保靖县的比耳村。比耳村是远近闻名的竹艺之乡,竹编工艺拥有几百年的历史,技术精湛多样,具有浓郁的土家民族特色,是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此时此刻,比耳村合作社里一场竹艺编织大赛正在进行。

记者 苏童:

小广场上,村民们正在进行当地的竹编技艺的大比拼。如何把竹子处理成这样的簸箕呢?首先,要把一根一根完整的竹子经过剖、削、刮、劈、裁等将近十道的工艺,处理成一缕缕非常坚实又轻盈的熟篾,像这样的手艺人,被称为篾匠。在比耳村,竹编技艺已经有200多年的历史,可以说是家家户户有竹编,人人都是篾匠。各类的竹编产品相差是非常的大,刚才处理的头发丝的竹编做成最小的一个竹编产品 小香囊,可以挂在手机,也可以挂在车里,非常的精巧。而在我旁边的是当场最大的竹编产品,一个非常具有土家和湘西特色的大背篓。此外,还可以编制带有各种花纹的簸箕,这样的簸箕非常厚实严密,滴水不漏。

竹编技艺已经成为了湖南省级的非遗保护产品。前几年,竹编的技艺都是家里用来编一些像背篓、簸箕这样的生产生活用具。而现在成立了合作社之后,他们可以对接来自外省或者外国的一些现代创意的东西,生产像茶具、艺术品等等,产品也走出了大山,形成了产业。那么,竹编的技艺如何走出大山?帮助群众脱贫致富呢?

湖南保靖县比耳村竹艺合作社负责人 姚元飞:

通过大学对接,不断开办培训班;通过不断的在外面展览,然后还有通过互联网,提高我们的品牌知名度和销路。

记者 苏童:

通过产业扶贫和特色手工业的发展,保靖县在今年二月份也是成功摘掉了贫困县的帽子。我们也祝愿比耳村的村民收入能像竹子一样节节高。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