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大全

句子大全 > 句子大全

饶平如:希望人生是一盘录像带 可以倒回五十年前

句子大全 2017-06-11 01:22:36
相关推荐

撰文 | 张哲

清明节的早上,饶平如走了。按旧时的算法,他离开时是九十九岁。

很多年前的湘西抗日战场上,有一天,身为排长的饶平如完全暴露在敌人的火力下。战友在身旁牺牲,他几乎陷于绝境。望着头顶的青天白云,他忽然想,战争中自己每天都要面对死亡,真这样死掉的话其实也不错,至少此处青山环抱,风景绝胜,算得上死得其所。

这是一个绝望中的年轻人对死亡的理解。饶平如一定不会想到,自己能从战场上幸存,并在此后漫长的岁月里,细细感受平凡尘世的情与义,体悟活着的意义。

九十多岁的时候,他忽然成了名人。在那本获评“2013年新京报年度图书奖”的《平如美棠》中,他用画笔和文字回忆了与妻子毛美棠一生的相守。那些细小绵密的温情与思念,至今仍令许多年轻读者动容,激励他们去珍惜爱,发现美,践行良善与正直。

饶平如(1922-2020),祖籍江西抚州南城县,黄埔军校十八期学员,他参加过抗日战争和国共战争,后来做过编辑、美编,在《大众医学》杂志工作。在老伴美棠去世后,饶平如每天笔耕不辍,手绘了18本画册,记述了他与美棠从初识到相处的近六十年时光,取名为《平如美棠——我俩的故事》。

童年:新旧交替时代的大户少爷

1922年,饶平如生在江西南城县一个大族。祖父饶芝祥是光绪年间进士,曾在家乡兴办实业,创立厚生种植公司,更著名的事迹则是上疏弹劾李莲英,指出其罪当诛。此外,饶芝祥的文学成就也为当时巨擘陈衍所称赏,认为其抗志希古,不从流俗。而饶平如的父亲饶孝谦则往现代知识分子的方向迈了一步,从北京法政专门学校毕业,并当了一名律师。

尽管没有见过祖父,饶平如由于得着祖荫,幼时一方面衣来伸手,一方面也受着良好的启蒙教育。八岁时,饶家从南城搬到南昌。又过了八年,抗战爆发,南昌遭日机轰炸,为避战火,饶家才又迁回了南城。

《平如美棠:我俩的故事》饶平如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上海贝贝特2017年10月版

在《平如美棠》的第一章里,饶平如回忆了童年点滴,尤其是家乡的地理风致、年节习俗,细致描绘出处在新旧交替时代中,中国南方大户人家繁盛又有序的生活图景。比如平日饶家的孩子禁止玩牌,但过年时是个例外,不但饶平如可以玩牌,父亲还带头坐庄。此时,从祖母到孙辈,从饶家人到书记员、烧饭师傅、黄包车夫、女佣、奶妈,谁都可以来牌桌边上凑热闹。更有趣的是,父亲每次都是输家,一定要把钱输光才尽兴。

这样的场景令人印象深刻,甚至可以视作传统中国家族秩序向现代家庭转变过程中一幅小小的缩影。而其中蕴含的中国式美满观念与粗略体现的现代平等意识,大概能够在不知不觉中抵达一个孩子内心深处,成为他一生行事待人的准则。

抗战:“我讲的话每句都是真的”

1940年,饶平如在南城读高二。南昌已于一年前沦陷,赍志救国的饶平如征得父母同意后,参加了黄埔军校。从上饶到株洲再经贵阳,历时四个多月,他和同学们终于到达成都校区,经过漫长的训练,如愿考上炮科。此时,他却接到母亲病逝的家书。毕业报名,别人都选了装备优良的部队,他却选择了驻在江西永丰的国民革命军第一百军,只因此处离家近。无论如何,他都要先回家一趟,去祭奠母亲,这样即便战死也无遗憾。

常德会战,衡阳会战,湘西会战……说是九死一生也不为过。当时他想的就是怎样救国,怎样抗日,今天不死明天死,其他的事情都没想过。饶平如后来曾把那次绝境中的经历写下来寄给杂志社,“看见这个地方风景好,就觉得死在这里也不错”,这样的描写却被编辑质疑他在虚构。编辑认为打仗就该是浴血奋战,哪有工夫看风景,还抒情?

饶平如很不服气,他觉得和平年代的人理解不了老兵的心情,他们天天坐办公室,不需要像他那样面对死亡的问题。后来发在别的杂志时,他又坚持把这段心理活动加上了。他说,因为这是自己的真实思想。在崔永元主导的历史纪录片《我的抗战》中,饶平如对着镜头再次讲述了这个细节。

求真,是饶平如为文和做人的底色。他很推崇罗家伦的观点,只要用朴实的文字把真实的东西写下来,就是好文章。《平如美棠》的扉页干脆直接对读者宣告:我讲的话每句都是真的,每个故事都是真的。“用很多形容词和修辞当然漂亮,但不能偏离事实。”晚年饶平如在一次受访时说,“不要讲假的,假的有什么意思?”

饶平如画作。

定情:“那些小事,隔了半个世纪仍凝滞在心上”

抗战胜利后,饶平如带着一身劫灰回乡,父亲为他张罗婚事。毛家是饶家的世交,和父亲去毛家订婚那天,饶平如还记得他看见西边正房的小窗里,一位面容姣好、年约二十的小姐借着天光揽镜自照,左手拿着口红专心涂抹。她就是毛美棠。婚后回忆起来,其实早在童年时,两个人就一起拿着玩具玩耍过。

和当代人对包办婚姻的普遍负面印象不同,饶平如和毛美棠从一开始就彼此颇有好感。订婚那天,两个人互诉衷肠,戴上了戒指的毛美棠更拿报纸卷成圆筒,唱了《花好月圆》《满场飞》等许多歌曲,足见心情愉悦。两个人在南昌数天,每晚去商业街和公园闲逛,或购物或长谈,都是美好回忆。这也使饶平如的心境悄然发生变化,原本不怕死的少年变得多愁善感起来,他开始考虑与毛美棠两个人的未来,尤其是,当这种未来置于多变的时代背景之下,将有可能面临种种意外。

1948年夏天,饶平如请了婚假回南昌,和毛美棠在江西大旅社办了西式婚礼,证婚人是钱穆的岳父、时任江西省政府主席胡家凤。婚后再欲归队,谁知战况早已急转直下,饶平如带着毛美棠辗转多地,最终也没遇到部队和熟人,只好另谋出路。

饶平如画作。

次年,饶平如决定和妻子远游贵州,投奔一位故交寻些差事。时局扰攘,他却忘不了在江西樟树镇随便找了一家饭馆,却惊叹于它别具野趣的装潢,以及那超大分量的饭菜。生计无着,他印象最深的事情却是和她在贵阳住店时,两个人对店家坚持要住一间四四方方的房间。“那时候年轻嘛,现在想想都觉得好笑。就住一晚上,不是方的又有什么关系?”真的都是些小事,当时明明轻飘飘的,隔了半个世纪,却仍凝滞在心上。

这个曾经一腔热血的男人渐渐变得柔肠百转。那一年,他本有机会去台湾。但按规定,只能带妻子,妻子家人不能随行。毛父年纪较大,毛美棠下面又有一串弟妹,平时主要靠美棠夫妻支撑照顾。考虑到毛家的情形,饶平如决定放弃赴台。“如果美棠有个哥哥,我们肯定去了台湾。这就是命运,我相信命运。”

相守:“‘恩爱’有个‘恩’字”

1950年,饶平如应亲戚之邀,赴上海的大德医院当会计,同时兼在大德出版社当编辑,领双份工资,每月240元,相当丰厚。其后,美棠也带着孩子来沪,跳舞、看电影、画画,一家人的生活充实而欢喜。

但八年后,无妄之灾降临在饶平如头上。他被打为“右派”,赴安徽六安接受劳动教养,从此和家人分隔二十二年,只有过年才能回家探亲。直到1980年,上海市公安局为他摘帽,饶平如终于看到自己当年被判劳教的理由:制造假账、参与偷漏国税和抽逃资金。他问心无愧:我什么时候做过假账了?

饶平如画作。

这都是后话。局外人很难想象,灾难降临的时候,当事者要以怎样的勇毅和坚忍来面对。大小姐出身的毛美棠挑起家庭重担,不但受尽冷眼,在别人劝诱她和饶平如“划清界限”时,她也不为所动,始终相信丈夫。这或许就是这段感情里最触动饶平如的那个点。他说“爱情”有个“情”字,但“恩爱”又进一层,有个“恩”字。妻子对他有恩,在他落难时不离不弃,这是他用尽余生都无法回报的。

在农场和齿轮厂,饶平如过着苦日子,但他觉得妻子比他苦得多。二十多年间,他们写了一千多封信——当年他在战场上和她鸿雁传情的时候恐怕想不到,在没有战火的年代,他们也只能如此保持联结。

分隔多年终得团聚,上世纪80年代开始,一家人过了一段幸福安宁的日子。后来毛美棠身体日衰,他始终照顾得极细致,在家中给她做透析,她说胡话时提的要求,他也不顾一切去满足她。后来她不在了,他路过上海自然博物馆,还会在台阶上坐下,有意识地伸手触摸。不知道哪块水泥是她当年受苦时背的,他只知道,这里有她为他付出的辛劳。

追忆:“两个人再苦再愁,也比一个人好”

2008年,毛美棠因病去世。刚开始那段日子真是难熬,一连好几个月,饶平如痛苦得头都抬不起来。“那个伤痕很不容易抚平的,在一起六十年啊,我忘不了她,对什么都没有兴趣。”整理她的照片,他痴痴地看,有时候觉得她又回来了。那时他想,人难免一死,身躯最终都会灰飞烟灭,但她的灵魂、精神,还是存在的。

饶平如画作。

不如做些事来留住她。提起笔,花四年的时间,把和她一生的故事,用一幅幅漫画再现了一回。夫妻调笑,亲子对话,日常物件……都是平凡的瞬间,被他画出来就不再平凡了。几百幅漫画承载了个人的情感,也从侧面再现了这个民族的普通人近一个世纪的经历。饶平如用色浓郁,自嘲是金山农民画,本意是只想给家里的孩子们看,谁知经在出版社工作的孙女饶青欣把图片传到网上,引起广泛关注和喜爱,最终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成《平如美棠》,甚至译成多种外语,在全世界传播。

这或许是饶平如从未想过的事情——在生命的最后十年,他和亡妻的故事被许多年轻读者奉若至宝。他成了某种意义上的网红,开始配合参加各种宣传,做访问,上电视节目。有一次在节目上,他被问到梦想。他说,他的梦想他们实现不了。“我现在住的房子还可以,三室两厅,后面还有个很宽的院子,孩子们都有车子,不愁衣食。但我希望人生是一盘录像带,可以倒回五十年以前,让我回到那个住了大半辈子的老房子里头。因为美棠还在。我愿意倒回去过那时的生活,两个人再苦再愁,也比一个人好。”

媒体和读者一遍遍问,饶平如一次次答,这些私人的情感说多了,他也从不会嫌麻烦,从不觉得被打扰。这让人有一种感觉,好像每讲一遍,在他的心里毛美棠又活了一遍,他们又爱了一遍。那些年出现在公众场合时,他常戴着一枚戒指。不是当年订婚的那枚,那枚在困难时期早就卖掉了。他戴的是后来买的装饰品,不值钱,但毛美棠晚年一直戴在手上。因为她一直戴着,不值钱的东西有了比钱更珍贵的意义。

饶平如画作。

他待人赤诚,遇到出版社有所请求,年事纵高也从不推辞。他说,从前讲忠孝仁爱信义和平,不管是夫妻、朋友,人与人之间一个信字,一个义字,很重要。我的书曾托编辑请他写一两句推荐语,明明可以敷衍了事,他却将整本书稿放在枕边逐字看完,在稿纸上一笔一画手写了好几页的读后感,还顺便校订了两处文字错误。这种旧式中国人的勤勉与端方,以及自发的善意和温情,已经越来越稀见了。

而更多时候,饶平如过着平和的晚年生活,有猫相伴。一向硬朗的他也曾经想象过自己离开的那天。他对孩子们说,别人去世的时候家人都痛哭流涕,我去世你们别哭,你们要笑。我很多同学、战友,当年都牺牲在战场上,死了都是无名的,一生一世别人都不知道。我幸存下来,活到现在,还不幸福吗?

如今,平如美棠天上相见,他们的故事仍将在人间流传。

撰文|张哲

编辑|徐伟

校对|何燕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