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大全

句子大全 > 句子大全

中考语文复习资料:中考语文总复习修改病句

句子大全 2017-06-08 20:24:57
相关推荐

病句常见的类型有:(1)语序不当、(2)搭配不当、(3)成分残缺、(4)词语赘余。其它病句还有关联词语误用、前后矛盾、句式杂糅、语句产生歧义等。

本复习应对《考试说明》,只重点复习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词语赘余,其余的点到为止。相关知识的讲解见《新支点》P7 8。

2.辨析及修改病句的基本方法

(1)辨析(相关知识的讲解见《新支点》P8)

A.语感法

B.紧缩法

C.分解法

D.聚焦法

(2)修改

修改病句的方法有增、删、调、换,即增加字词、删去多余字词、调整字词顺序、更换字词。无论用那种方法,修改病句都要遵循两条原则;一是保留原句基本意思不变;二是变动越少越好,不能在修改中出现新的语病。

3. 范例:(见《新支点》)

练习:(见《新支点》之 经典试题 和 经典预测 )

考点过关检测:(见《新支点》)

4.资料储备

病句修改八项注意

广东惠阳一中学 曾红坚

辨析语病,是各地中考必考的题型之一。如何辨析语病,教学用书有介绍,不少教师也总结了不少方法,如语感审读法、主干枝叶梳理法、造句类比法等等。但是,这些方法操作起来较麻烦,而且有一定难度。笔者纵观历年有关修改病句的试题,发现一些似曾相识的 面孔 ,仔细研究后发现它们具有相同特征,现归结为八项注意,在这里结合例子向大家介绍,如果我们掌握了其中规律,就能快速而有效的辨析语病,对症下药,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注意关联词的前后搭配。

在涉及到复句的病句中,我们要注意它们的关联词,考虑关联词搭配是否恰当,关联词有无放错位置,语序是否合理等等。复句的关联词分单用和配对使用两种,如果句子中使用了必须配对使用的关联词就要注意它们的搭配是否恰当,看有没有张冠李戴的现象。如果是递进关系的复句,则要留心两个分句的语序是否合理,看有无语序不当的语病。

例1:想象不是对诗人的创作是一种必要,而且对于读者的欣赏也是一种必要。

例2:无论干部和群众,毫无例外,都必须遵守社会主义法制。(92年 试题) #p#分页标题#e#

分析:例1是一个递进关系的复句,应用 不但 而且 ,而 不是 应与 而是 搭配,例句就犯了张冠李戴的毛病了。 分页标题#e#

例2 无论 是表示无条件的关联词,后面不能动并列性的词组,只能带选择性的词组,例句中 和 应为 还是 。

能力提升:

1.只有好好听课,好好完成作业,学习成绩就能大幅提高。

2.既然你来了,我也该走了。

3. 应用这种罗盘,无论在阴云密布以及早晚看不到太阳的时候,也不会迷失方向。(92年上海 )

4.不管气候条件和地理条件都极端不利,登山队员仍然克服了困难,胜利攀上了顶峰。

5. 管住自己 ,不仅是良好精神面貌的体现,更是日常行为规范的要求。

6.在建设三峡大坝的过程中,无论工人们遇到什么样的困难,他们却能披荆斩棘,一往无前。

二.注意出现 禁止 防止 类词的句子。

有些词语,如 禁止 防止 忌 避免 等词语,本身就有 设法阻止 的意思,命题者常增设否定词,造成句意相反,形成语病。在做题时一定要先审清题意,弄清本意是推行什么,还是阻止什么,再确定否定词的去留。

例:为了防止非典疫情不再反弹,市领导要求各单位进一步加强管理,制定严密的防范措施。(2003年 北京海淀区 )

分析:例句中本意是 阻止非典的反弹 ,若再加否定词, 防止 和 不再 形成双重否定句,表示肯定,恰与原意相反,成为语病。应去掉 不 。

能力提升:

1.睡眠三忌:一忌睡前不可恼怒,二忌睡前不可饱食,三忌卧处不可当风。 (94年高考题)

2.一些家长没有意识到这是一种病,而采用简单粗暴的方式阻止孩子不上网。

3.为了防止类似的恶性事故不再发生,我们一定要加强管理,采取严密的防范措施。(2004年 扬州中考试题)

4.学生写作文切忌不要胡编乱造。(2006年 广东湛江中考试题)

5.我们应该遵守交通规则,以免不发生事故.(2004年 衡阳中考试题)

6.如何防止驻伊美军免遭汽车炸弹的袭击,这是美国政府头痛的问题。(2005年佛山市课改区中考题)

三.句中出现多个否定词时要注意。

命题者也喜欢用多个否定词来迷惑考生,因此我们对反问句要有清楚的认识:肯定的反问句表示否定的意思,否定的反问句表示肯定的意思;如果是双重否定句则表示肯定意思。在出现多个否定词时不妨算清究竟有几个,然后运用数学 负负得正 的理念去理解,如果发现有多余的否定词把本意弄反了,那么就可以确定有语病,就要把多余的否定词删去。 #p#分页标题#e#

例:科学发展到今天,谁也不会否认地球不是绕着太阳运行的。 分页标题#e#

分析: 谁也不会否认 这一双重否定句已表示肯定意思,后面再套进 不是 这一否定词,最终表示否定的意思。(三重否定表示否定。)应去掉 不 。

能力提升:

1.雷锋精神当然要赋予它新的内涵,但谁又能否认现在就不需要学习雷锋了呢?(98年高考题)

2.在科学技术是一生产力的观念深入人心的今天,谁能不相信高科技不会给人类带来福音?

3.对于那些无视交通规则的人,难道不应该不受到责备吗?

4.我们无论如何不能不承认,太阳不是从东方升起西方落下的。

5.近年来经济的发展,谁也不能否认这不是改革开放取得的成果。

四.注意句中的介词。

介词的运用上,极易出现语病。这类句子常有两部分组成,一部分由介词短语做状语,另一部分有正常的句子主干,命题者就常在这里设陷阱,给两个部分都加上介词,使句子的主语隐藏了起来,造成成分残缺的语病。修改时常会发现两个介词删去任何一个都可以,这时仍要留心读句子,尤其有上下文的句子,准确把握句子的真正主语后,才把多余的介词删去。

例:通过初中三年的学习,使我掌握了许多知识,学会了许多做人的道理。(2004年 广东湛江中考试题)

分析:介词 通过 , 使 与后面的短语组成介宾短语,使原来的主语变为状语,整个句子没有主语。应该去掉其中一个介词。

能力提升:

1.当听到这个故事的时候,使我想起许多往事。

2.通过医生的精心治疗,使她很快恢复了健康。

3.在列车长粗暴的干涉下,使爱迪生在火车上边卖报边做实验的愿望破灭了。(2003年 北京海淀区中考试题)

4.经过老师和同学的帮助,才使他打开思路,掌握了解题方法,成绩有了明显提高。(2004 年扬州中考试题)

5.从上述有目共睹的事实中,证明他们的所作所为是无可指责的。

五.注意并列短语的搭配、语序情况。

这类句子常出现由并列短语作谓语部分或宾语部分的情况,命题者常设置搭配不当或语序不当的语病。若由动词性并列短语作谓语时,就要注意语序是否合乎逻辑;此外就要留心它们是否都能与前面或后面的中心语搭配。

例1:我们要及时解决并发现学习中存在的问题。(2004年 长沙中考试题)

例2:同学们怀着崇敬的心情注视和倾听着这位见义勇为的英雄的报告。

分析:例1句中先 解决 再 发现 不合逻辑,属于语序不当的语病。应改为 及时发现并解决 。 #p#分页标题#e#

例2 注视和倾听着 这一并列短语中 倾听 可以与 报告 搭配,可 注视 与 倾听 就不能搭配了,句子犯了搭配不当的语病。 分页标题#e#

能力提升:

1.各种新发现的流行病,使我们改正并认识了自己不良的卫生习惯。

2.只有坚持经久不息的冶炼和艰苦卓绝的开采,才有可能获得一颗光彩夺目的金珠。

3.老知青在这本书中看到自己经历过的感受和状态。

4.同学们明确了学习态度和目的。

5.晚会以后,她那优美的舞姿,动听的歌声还回响在我耳边。

六.注意有关数量增减的句子。

数词有确数、概数之分,对此我们要掌握它们的使用规则:概数前面不能加上 至少 最多 最高 超过 最低 一类词;使用 降低 减少 缩小 等词语时不能用倍数,否则产生矛盾。我们平时掌握好这些规则,即可以避开命题者的陷阱了。此外还要注意出现重复啰嗦的语病。

例1:10年间,图书年出版品种增加了一倍多,而总印数基本持平,说明图书的平均数下降了一倍多。

例2:近200年来,地球上的森林大约已有三分之一左右被采伐和毁掉。(2004年广东中考试题)

分析:例1使用 减少 降低 下降 等词语时不能用倍数,应改为几分之几或用百分比。

例2 大约 左右 都表示不确定,重复了,应该删掉其中一个。

能力提升:

1.材料厂经过技术革新,成本下降了一倍,而产值却增长了10%。(2005年 山东菏泽中考试题)

2.这次火灾造成的经济损失,据有关部门保守估计,直接损失至少在三千万元以上。

3.我们的语文教材本子几乎是世界上最薄的,比几个主要国家同类教材少好几倍。

4. 由于 非典 的影响,今年来我市旅游的人数比去年同期降低了一倍以上。(佛山市2003年中考题)

5.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日前发出通知,大幅度降低24种常用药最高零售价,平均降价幅度为30%,降价金额约35亿元左右。

6.经调查,某社区18岁以下青少年吸烟人数前年高达120人,经过广泛宣传教育,今年已下降到60人,正好减少一倍。

七.注意出现 能否 是否 等词的句子前后搭配情况。

如果句子中有 能否 是否 好坏 有没有 等词时就要小心了,这个句子可能犯有搭配不当的毛病。因为这些词提出了两种情况,表示双提,它们后面大多要从两个方面进行承接,这样才能搭配。可是命题者常在这里设置语病,有的在双提词的后面跟了 能 否 等表示单承的词,有的则在单提词的后面跟了表示双承的词,造成前后表意不一致的逻辑错误。 #p#分页标题#e#

例1:内容正确与否是衡量作品的一个重要标准。 分页标题#e#

例2:做好生产救灾工作决定于干部作风是否深入。

分析:例1前面的 内容正确与否 表示双提,后面与之对应的却是单承,前后不一致,产生语病。可以在 作品 后面加上 优劣 并删除 一个 。

例2 做好 是单提的, 是否深入 是双提的,前后不一致。应该在 做好 前面加上 能否 。

能力提升:

1.能否根治网吧 顽症 ,是保证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条件之一。(2004年长沙中考试题)

2.是否有 以农民为本 的理念,是解决 三农 问题的关键。(2005年佛山市课改区中考题)

3. 机器质量的好坏,是保证生产安全的一个重要条件。

4.教育观念能否从根本上转变,是我们解决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进程问题的重要保证。

5. 小王对自己能否学好电脑,充满了信心。

6.能否保护好水资源,是关系到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大事。

八.注意句子中词语的感情色彩。

有些句子没有上述病态特征,从语法上也看没有语病,这时就要注意句子中的成语或词语的感情色彩,读题时要注意这个句子的褒贬义与使用的词感情色彩是否搭配。

例:他那认真刻苦的学习精神,值得我们每个同学效尤。

分析: 效尤 的意思是 学坏的样子 ,是贬义,用在这里不合适,应改为 学习 。

能力提升:

1.学校热情表扬了刘明见义勇为的行径。

2.这次演讲比赛暴露出了很多才思敏捷的学生。

3.本刊将洗心革面,继续提高稿件的编辑质量,决心向文学刊物的高层次、高水平攀登。

4. 小明犯了错误总好狡辩,你说他一句,他就举一反三,还你好多句。

5.我军识破敌人的神机妙算,提前赶到了泸定桥,把他们消灭在河对岸。

6.让国旗、军旗和区旗邀游太空这一举措的始作俑者,是两位在五星红旗下成长起来的青年人

以上介绍的这几种辨析语病的方法,简单易行、快速有效。当然,不是所有的语病都能通过这些方法辨析,做题时还要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灵活地运用解题方法。

答 案:

一. 1.把 就能 改为 才能 2.把 也该 改为 就该 3.把 以及 改为 还是 4.把 不管 改为 尽管 5应为 不仅是日常行为规范的要求,更是良好精神面貌的体现 6.把 却能 改为 都能 。

二. 1.删去三个 不可 2.3.5.句删去 不 4.删去 不要 6.删去 免 分页标题#e# #p#分页标题#e#

三. 分别删去1. 不需要 、2. 不会 、3. 不受到 、4. 不是 、5. 不是 中的 不 。

四. 1.2.3.句在没有上下文的情况下,删去 使 或前面的介词都可以。4.删去 才使 ,5.删去 从 中 。

五. 1. 改正并认识 应为 认识并改正 2. 应为 艰苦卓绝的开采和坚持经久不息的冶炼 ,3.删去 感受和 4.删去 态度和 5.删去 优美的舞姿 。

六. 1.把 一倍 改为 二分之一 或 50% 2. 删去 至少 或 以上

3.把 好几倍 改为 几分之几 4.把 一倍以上 改为 50%以上 5.删去 约 或 左右 6.把 一倍 改为二分之一 或50% 。

七. 1.删除 能否 2.把 是解决 改为 是能否解决 3. 删除 的好坏 4.把 是我们解决 改为 是我们能否解决 5.把 能否 改为 可以 6.删去 能否 。

八. 1. 行径 改为 行为 2. 暴露出 改为 涌现出 3. 洗心革面 改为 调整版面 4. 举一反三 改为 百般抵赖 5. 神机妙算 改为 阴谋诡计 6. 始作俑者 改为 首倡者 。

2007年中考病句题大盘点

福建永泰县清凉中学 温志成

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这是新课标对我们的要求。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我们不仅要能准确地辨析句子的正误,还要能够在不改变句子原意的情况下进行修改,以达到正确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要求。近年来各省市的中考试题大都涉及病句修改,其形式不外乎两种:一是客观题,即选出有(或没有)语病的一句;二是主观题,即直接给出病句让考生修改,或潜藏在语段中,让考生找出并修改。现将2007年各地中考典型病句题按照病因类型归纳盘点如下,备考学子可以细心感受领会。

一、搭配不当

1.夏天的鼓山,真是我们纳凉避暑、休闲娱乐的好季节。

2.广安的春天是一个美丽而迷人的地方。

3.湖北省十二届运动会,是襄樊市建国以来承办的规模最大,规格最高,影响最广的重要组织。

4.这篇小说完美地塑造了一个普通船长的光辉事迹。

5.我又看到了阔别多年的乡亲那熟悉憨厚的笑容和那亲切爽朗的笑声。

6.扬州获得2006年 联合国人居奖 的原因是全市人民共同努力的结果。

句1 鼓山 不是 季节 句2 春天 不是 地方 句3 运动会 不是 组织 句4 事迹 不能 塑造 句5 笑声 不能 看到 句6 原因 不是 结果 分页标题#e#

二、成分残缺

1.对于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引起了全社会的极大关注。 #p#分页标题#e#

2.通过开展 城乡清洁工程 活动,使我市环境卫生状况有了很大的改变。

3.蒙古地处蒙古高原北部,是个以畜牧业为主的。

4.北京申办奥运成功,我就萌发了学好外语,2008年去北京当个志愿者,为奥运服务。

5.在节约型社会里,人们有效利用资源进一步增强。

6.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努力构建和谐,我们应该从自身做起,从现在做起。

句1句2滥用介词,致使主语残缺,句1删去 对于 ,句2删去 通过 或 使 句3句4缺宾语,可分别在句尾加上 国家 和 的志愿 。句5句6缺主语,句5可在 资源 后面加上 的意识 ,句6可在 和谐 后面加上 社会 。

三、重复累赘

1.在49届世乒赛上,中国队囊括并包揽了五个项目的金牌。

2.在同犯罪分子的搏斗中 ,他身中数刀,浑身遍体鳞伤。

3.本小区多处新建了若干垃圾回收点。

4.对青少年进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十分刻不容缓。

5.珍惜、保护和利用好水资源成了眼下的当务之急。

句1连用 囊括 包揽 ,语意重复;句2 身中数刀 与 浑身遍体鳞伤 语意重复。句3 多处 与 若干 重复;句4 十分 与 刻不容缓 重复;句5 眼下 与 当务之急 重复。

四、语序不当

1.公安干警们认真讨论并听取了任长霞局长的报告。

2.老师耐心地纠正并指出了我这次作业中存在的问题。

3.各地各部门都把改善民生、保障民生、重视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落脚点和出发点。

4.在学习过程中,我们应该注意培养自己解决、分析、观察问题的能力。

5.我生长在婺剧之家,婺剧对我一点都不陌生。

6.燃油价格的一再上涨,引起消费者信心指数不断下降,致使工农业生产成本连锁式提高,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句1 讨论 与 听取 颠倒;句2 纠正 与 指出 颠倒;句3应该是先重视后保障再改善;句4应该是先观察后分析再解决;句5应该是 我对婺剧 句6应将 引起消费者信心指数的不断下降 与 致使工农业生产成本连锁式提高 互换位置。

五、不合事理

1. 阳光体育活动 要求学生每天参加户外体育锻炼的时间不少于一小时,这对青少年来说,无疑不是个好消息。

2.无数攒动的人头和背脊,在我前面突然渐渐出现又在我身后悄然隐没。

3.能否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是考试取得好成绩的关键。 分页标题#e#

4.深入开展 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 活动,是能否推进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公民素质的有效载体。 #p#分页标题#e#

5.能否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是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6.会不会用心观察,能不能重视积累,是提高写作水平的基础。

7.大家去郊游时一定要注意交通安全,防止不要发生意外事故。

8.为了防止失窃事件不再发生,保安部门采取了切实有效的措施。

句1否定不当,删掉最后一个 不 字;句2 突然 与 渐渐 矛盾;句3至句6都是一面和两面不能照应的错误;句7句8 防止 不 语意说反了,可删去各自句中 的 不 字。

六、用词不当

1.即使日本政府一再美化侵略行径,但是不能掩盖历史真相。

2.缺乏长远的规划,缺乏创新精神,都会障碍企业的健康发展。

句1是假设关系,误用了关联词 但是 ,可改为 也 句2 障碍 是名词,应用动词 阻碍 。

以上六种病因基本上涵盖了中考病句题的考查范围。病句修改的原则是尽量保留原句意思,不能另造一句而代之。改正病句可以采用添、删、调、换的方法,即添上应加的成分,删去重复多余的部分,调换好正确的语序,换上恰当的词语。不论使用哪种方法,都不能改变句子的原意。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