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大全

句子大全 > 句子大全

最是真情动人心——纪实散文《焦裕禄的家风》赏析

句子大全 2017-05-15 16:18:41
相关推荐

《解放军报》在长征副刊版刊发的《焦裕禄的家风》,是一篇集思想性、时代性和知识性于一体的纪实散文,是一篇文学品质、文本价值、社会意义俱佳的写实作品。

以鲜明的主题

正确的导向引领读者

当今社会,人们的思想认识和价值取向日益多元、多样、多变,广大读者比任何时候都更需要饱含正能量的文学作品。焦裕禄是人民的好公仆、干部的好榜样,虽然他离开我们已经50多年,但他的崇高精神却跨越时空、历久弥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焦裕禄精神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仍然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永远不会过时。

家风是一个人精神成长的重要源头。有什么样的家风往往就会形成什么样的做人做事态度、为人处世伦理。在《焦裕禄的家风》一文中,作者从字里行间向读者传递了这样的理念:焦裕禄虽然没有给子女留下什么钱财,却为子女留下了真干实干、淡泊名利、低调做事、无私奉献的家风,这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如春风化雨般,润物无声地滋养着其子女的精神家园。

正如文中作者所说的那样:“简朴的生活,严格的家规,正是家风这所无形但却可以定格人的一生的特殊学校,奠定了焦家后人正确而坚实的人生轨迹。”家风是一面镜子,折射着人的信念和作风。父母之爱子,一要“为之守法度”,二要“为之计深远”。“为之守法度”就是说领导干部替子女着想、帮子女办事,一定要在党纪国法的框架之内,切不可逾越党纪国法的红线而肆意妄为。“为之计深远”,就是指领导干部与其为子女谋取票子、位子,不如为子女留下好家风、留下好作风,让子女知道自己的努力最可贵、自己的奋斗最可敬,使子女在艰苦奋斗、拼搏进取中真正受益终身。

以清新的文风

优美的语言吸引读者

散文素有“美文”之称,它除了有优美的意境外,还有清新隽永、质朴无华的文采。《焦裕禄的家风》这篇散文的一大特色是语言美。该篇散文不仅语言凝练、优美,而且自由灵活,富有哲理、诗情、画意。

在这篇散文中,作者借助想象与联想,由此及彼,由浅入深,由虚而实地次第写来,融情于景、寄情于事、寓情于物、托物言志,表达了作者的真情实感,实现了物我的统一,展现出深邃的思想,使读者领会了更深的道理,同时也展示出作者丰厚的知识内涵和文化底蕴,体现了作者对素材的深度理解把握和高超的文字驾驭水平。

文中第二部分写到,“我在焦裕禄当年为锁住风沙而种植的‘焦桐’下穿行,遮天蔽日的泡桐玉树临风,沙沙絮语,仿佛向我叙说焦裕禄带领兰考党员干部和群众战天斗地的往事”“我在庄严的焦裕禄纪念馆中流连,用痛惜的目光抚摸着那把神交已久带窟窿的藤椅,怀想焦裕禄坐在椅上以硬物顶着疼痛的肝部奋力为党工作的情景”“我瞻仰位于兰考老县城沙丘上的焦裕禄陵墓,面对这位死也要看着后人把沙丘治好的人民的儿子,讲述我对伟大焦裕禄精神的理解”这些形象生动、文采飞扬的描写,让人读后身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使读者受到的启迪和感染,深刻而又难忘。

这篇散文时而精练深邃,时而细腻深刻,时而气势磅礴,时而朴素优美,时而清新隽永,时而绚丽如云锦,时而凝重如深潭。如文中写到,“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风是世风的缩影。一个家庭半个世纪赓续有致、流布不衰的家风,浸润着党的宗旨和优良传统,又折射出世相万态和人间真情”“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弘扬焦裕禄精神,从匡正家风引领世风,不正是党员领导干部以上率下的现实课题么。”这些生动而精准的论述,令人过目难忘,起到了触动心灵、启迪心智的特殊作用,展现出独特的理论魅力与思维力量。

写景如在眼前,写情沁人心脾,是这篇散文的另一特点。作者凭借扎实的理论功底和娴熟的行文技巧,寥寥数语就描绘出生动的形象,勾勒出动人的场景,显示出深远的意境。如,“东坝头是重塑中原的黄河最后一次拐弯的地方,也是倾注焦裕禄心血和汗水的一方热土。”“触景生情,我不禁想起当年那个因‘看白戏’而受到爸爸严厉批评的孩子。斯人长逝,那曾经影响了千百万人的品格风范,还在滋养着焦家后人吗?”“多年带病坚持工作的焦裕禄肝痛得厉害时,就用手按、膝压和硬东西顶,日子久了,办公藤椅右边被顶出个大窟窿”“病情危重时,焦裕禄对看望他的县委领导说,我死后只有一个要求,要求组织上把我运回兰考,埋在沙堆上,活着我没有治好沙丘,死了也要看着你们把沙丘治好!”作者以充满情感的文字描述,再现了焦裕禄的公仆情怀、求实作风、奋斗精神和道德情操。看得见、摸得着,听起来亲切,学起来扎实。

行文如涓涓流水,叮咚有声,娓娓而谈,情真意切。这篇散文字里行间散发着作者的所思所感,让读者心灵有感悟,思想有升华。如,“白驹过隙,物是人非,岁月沧桑使中国也使兰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冥冥中似有一股神奇的力量,穿过时光隧道从历史深处奔涌而来,在变革的土地上呼啸澎湃,又裹挟着新的时代精神因子走向未来、传播四海。”这样高度凝练、思考独到的语句,使这篇文章具有很强的感召力和感染力。

品读《焦裕禄的家风》一文,不仅丰富知识、开阔眼界,培养了高尚的思想情操,还可以从中学习选材立意、谋篇布局和遣词造句的技巧,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可谓受益匪浅。

以生动感人的细节

描写感染读者

“细节决定成败”,这句话在散文写作中同样适用。美国著名记者修·马丽根说:“生动的细节可以使纸面上的文章留在人们的心灵上,渗透到人们的情感中去。”穆青说:“一个好的细节,胜过千言万语。”在文学创作中,细节被誉为文学的生命和细胞。恰当地运用细节描写可以起到“一瞬传情,一目传神”的功效。一篇优秀的作品得益于感人肺腑、精彩动人的细节描写,这在《焦裕禄的家风》功不可没。

往往在采写中,我们通常强调题材,强调典型,题材固然重要,典型固然引人,但一个更重要的方面是细节描写。《焦裕禄的家风》中有一细节:忙碌了几天,我忽然想起老朱(焦裕禄的女婿、时任成都军区政治部副主任朱新民)未与我联系,急忙打电话询问。不料,他已从开封去了郑州。原来,老朱不愿给部队添麻烦,只在焦跃进家里小住,悄悄料理完老人后事就踏上了归途。

那天,我获悉了媒体未曾披露过的一个细节:守军(焦裕禄三女儿)任中级职称专业技术干部12年,因军区档案馆没有高级职称指标面临退休。一位领导得知后,提出给她解决高级职称,守军却婉言谢绝了。她说,爸爸活着的时候告诉我们不能搞特殊,我不能给爸爸丢脸,不能给他抹黑。于是,守军于2011年9月光荣退休,平静而圆满地为自己的军旅生涯画上了句号。

细节描写犹如点睛之笔,运用得好,往往能收到“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的艺术功效,赋予作品以摄人心魄的艺术魅力。列夫·托尔斯泰曾以“艺术起于至微”来揭示艺术的真谛。可以说没有细节就没有血肉丰满的作品,细节描写的成功与否是作品成败的关键所在。《焦裕禄的家风》一文中,还有不少精彩的细节描写。有的寥寥数语,简笔勾勒;有的浓墨重彩、精雕细刻。如:焦裕禄家庭生活比较困难,可他坚决拒绝领救济,用过的一条被子上有42个补丁,褥子上有36个补丁,女儿焦守云登上天安门城楼时,穿的是带补丁的裤子,赤脚穿着一双布鞋。

几年过去了,在杞县当过8年县委书记和县长的焦跃进(焦裕禄的二儿子)赴开封履新。这个与父亲焦裕禄有过类似从政经历的“大蒜县长”,下乡当过农民、生产队长,一头扎在豫东农村干了20多年。从老朱口中得知,如今焦家儿孙共27人,第三代10个孩子有一半打工或待业,谁也没搞特殊化。

一个细节就是一个故事,一个故事里寓含一种精神、气质和面貌。通读整篇文章可以看出,作者在细节素材的选取上下足功夫:摒弃笼而统之的概括或一般化说理,精选具有代表性、贴近读者内心的故事,文章不仅平实而且感人。

在《焦裕禄的家风》一文中,像这样的细节描写如同荷叶上的露珠,使整个荷塘闪耀出珍珠般的光彩,做到了有声有色,有情有景,有人有形,构成了一幅幅玲珑精巧的画面,使这篇散文作品散发出迷人的光彩。

(作者系沈阳军区政治部宣传部干事)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