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大全

句子大全 > 句子大全

空巢老人的孤独生活

句子大全 2017-04-29 10:41:39
相关推荐

理财周报特约作者 鞠川阳子/文

李老先生和李老太太是伟大的中国父母的代表,含辛茹苦把儿子养大,然后又在中国的留学大潮中,倾家荡产地一博,把儿子推到了“国际舞台”上,这才尽完了“父母之责”,松了一口气。如今儿子已经在“发达国家”安家落户,娶了金发太太,再回中国的可能性几乎是没有了,为此,李老先生夫妇不但无半句怨言,而且还引以为豪。

去年3月,年已65岁的李老太太突然中风,一下子变成了卧床老人,需要全护理,这下可急坏了李老先生,他速成地自修了买菜、做饭、洗衣等家务活,还要学习如何照顾卧床老人的基本护理知识、急救知识。最为辛苦的是带李老太太去医院检查、看病,李老先生从找朋友帮忙到雇佣钟点工,到现在依靠保姆来帮忙,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他苍老了很多,并开始担心自己某一天也会突然倒下来,那可怎么办?

父母之伟大在于“不图回报”,李老先生夫妇从未“拖累”过儿子,从不把会令儿子担心的事告诉他。夫妇俩一直相依为命,依靠着对儿子的思念支撑着。可是在陪同老伴住院的日子里,李老先生看到其他的老人儿孙满堂,儿女们围在周围问寒问暖,开始羡慕起来。有些后悔把唯一的儿子送到那样遥远的地方,儿子在外国,也就是个普通的公司职员(并不是到了海外就会发达!),平日里李老先生夫妇勤俭节约,每年用省下来的钱安排两次去看望儿子的机会,而每次都要坐上十几个小时的飞机。现在老伴卧床了,再想见儿子就更不容易了,李老太太也越来越忧郁,令李老先生更是苦楚难言。

李老先生最近还在想,如果太太先走了他自己会怎样,是否该把房子卖了住进养老院里,或者去找儿子,或者……

在上海、北京这样的大城市里,像李老先生一样,儿女远在异国他乡的“空巢”老人很多。当年以儿女“留洋”为荣的父母们现在都已风烛残年,有的一人独居,有的进了养老院,好不凄凉。但他们似乎并没有人后悔把儿女“支配异国”。一辈子把全部的精力和希望寄托在儿女身上的父母,不求回报的倾囊而出,并没有想过要为自己的老年生活铺好路。而一旦儿女不能长伴于膝下,他们的经济能力又不足以赡养父母时,老年的孤独与凄凉可想而知。

在今天,中国城市空巢化平均超过了39%,甚至有数据称有的城市已高达70%。在如此状况下,“死后数年”才被发现的新闻不绝于耳,已经令人们不以为奇了,与此同时,还有人士在大力宣扬“家庭养老”!那么,家庭养老在“空巢化”比率快速提高的现状下,还能安全可行吗?市场呼唤高服务品质的社会养老机构能为广大空巢老人提供颐养天年的场所,同时也能帮助广大子女们解除后顾之忧。

在邻国日本,“孤独死”就是指独居的老年人,死后一段时间才被发现。在有些城镇,政府信誓旦旦,宣称要把“孤独死”降到零,这已经成为他们的政务之一了。而在中国,老年人还是“少数群体”的今天,空巢老人的晚年生活当然没有经济话题那样吸引人。

但是,“老有所养”是一个社会的基本民生保证,国民的养老问题更是不可忽视的政府责任。由于中国的计划生育政策导致的家庭结构形成一比四、一比六问题,再加上中国还在“城市化”进程中,子女远离家乡进城工作,客观上造成了空巢老人的增加,笔者认为,中国的空巢老人的比例将来甚至会高于日本,如果像日本一样高比例的“孤独死”的问题爆发时必将会给社会带来重大不安。

(作者系阳子企业管理公司执行董事)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