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大全

句子大全 > 句子大全

探究中华源 守护黄河魂——2022年河洛文化研讨会侧记

句子大全 2017-04-28 04:19:39
相关推荐

探究中华源,守护黄河魂——2020年河洛文化研讨会侧记 2020-09-20 12:30:44 新鲜资讯一箩筐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田宜龙 祁思元 沈若宸

金秋时节的洛阳喜事连连,河洛文化旅游节渐入佳境,倍受瞩目的央视中秋晚会刚刚结束录制,“古都夜八点”“古都新生活”活动精彩纷呈。

“今年中秋晚会的主舞台以隋唐洛阳城应天门为背景,对洛阳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宣传是非常有利的,希望未来能有更多的文化类节目来此推介河洛文化 ”9月19日,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钱国祥在2020年河洛文化研讨会上表示。

据悉,本次研讨会以“中华源·黄河魂”为主题,由中国河洛文化研究会、河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河南省社会科学院、政协洛阳市委员会、中共洛阳市委宣传部主办,洛阳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洛阳市社会科学院、河南科技大学承办。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等社科机构、高等院校以及洛阳市有关部门的河洛文化研究专家等参加研讨会。

守好河洛文化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

央视中秋晚会总撰稿杨启舫曾在介绍歌曲《说唱百家姓》时表示,中原地区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发源地,很多离家在外的人都会自称“河洛郎”,这是他们的精神寄托,也是他们心里的“乡关”。什么是河洛文化?如何守好河洛文化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

省社科院党委委员、副院长王承哲认为,河洛文化精神,是以“河图”“洛书”为标志,以夏、商、周三代文化为主干,以汉魏唐宋为内容,以古都洛阳所凝聚的文化精华为核心,以“河洛郎”为特征,是海内外华人的民族血脉和精神纽带,具有显著的源头性、根脉性和族魂性。

省社科联党组书记、主席李庚香认为,河洛文化是中原文化、黄河文化、中华文化的源头、核心和代表,具有主导性、先导性和引领性地位。作为新时代区域性中心城市,洛阳城市建设需要高度重视文化定位问题。在“三座城、三百里、三千年”中,要率先建成国际文化旅游目的地、国际文化旅游名城和国际人文交往中心,提升河洛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其次,要在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中出重彩。要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的新发展理念,加快建设体现中华悠久文明的黄河文化旅游带,以“古今辉映”召唤黄河儿女的“诗和远方”,让“幸福河畔幸福城”成为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国际文化旅游名城。

从河洛文化看黄河文化

5464公里的干流长度,75.24万平方公里的流域面积 作为我国域内第二大河,黄河曾被称为“四渎之宗、百水之首”。滚滚黄河孕育中华文明,黄河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作为黄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河洛文化在千年间黄河区域文化演变史中积累了厚重积淀。从河洛文化看黄河文化,会有什么样的启迪?

省社科院研究员程有为认为,洛阳曾居“天下之中”,具有显著的地理优势,便利的交通条件,是我国古代民族交汇融合的重要地区,河洛文化是根植于黄河中游河洛地区的地域文化,因其所在地域的独特优势,逐步影响了沿黄地区的文化孕育形成和发展,在中原文化、黄河文化中处于核心地位。

对于黄河生态保护,自然生态保护固然重要,但人文生态保护同样必不可少。洛阳市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刘彦卿认为,作为明清时期河洛地区的治水英雄,黄守才在预报天气和治理黄河水患有着突出贡献,黄大王文化影响了数代人,提升对黄河生态保护的重要性。“南有妈祖,北有黄大王”,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持续提升的过程中,强化对黄大王文化的传承和创新,会推进自然生态环境与人文生态环境的良性互动,从而促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编辑:洛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