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大全

句子大全 > 句子大全

青岛创新:从“科学的春天”一路走来

句子大全 2017-02-18 17:52:58
相关推荐

如果将我市的创新发展历程梳理一下脉络,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1978-1994年,政府尝试采用行政手段和市场竞争相结合的办法,加强产业共性技术的研究开发和科技成果转让,科技创新体系雏形建立;1995-2004年,全面实施“科教兴市”战略,大力发展对经济增长有突破性带动作用的高新技术产业,促进产业结构由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向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为主转型升级,科技创新体系初步形成;2005-2011年,“建设创新型城市”成为全市发展战略,把科技创新作为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手段放到了更加突出的位置;2012年至今,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海洋科技创新、科技孵化器建设、企业研发中心培育等创新工程,让创新真正成为引领青岛发展的第一动力。

国家海洋设备质量检验中心外景。(资料图)

岁月不惑,春秋正隆。前不久,我市首个科技创新中心——海洋生物医药科技创新中心进行中期评估,这个按照全新的科技管理改革模式将项目立项权和资金分配权“下放”的创新中心,25个科技项目全部落地有声,展现出勃勃生机与活力。市科技局局长姜波说:“政府管理部门就是要抓战略、抓规划、抓政策、抓服务,营造氛围,调动社会上各方面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创新细胞的生长。”

当政府以壮士断腕的勇气自我革新,大胆放权甘当“保姆”,城市的创新发展便改天换地。目前,青岛市级行政许可事项100%实现“最多跑一次”,40%的事项可实现办事群众“零跑腿”;财富管理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在全国叫响“青岛模式”;顶尖人才奖励资助办法跻身国内第一方阵;连续多年市场主体出现“井喷式”增长……日前出炉的《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选出改革开放40年来经济发展最成功的40个城市,青岛赫然在列。

创新平台星火燎原,180万人才成创新主力

创新从来都是九死一生,但“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的豪情,让青岛坚定不移地走增强自主创新的道路,积极抢占科技竞争和未来发展制高点。

中科院院士胡敦欣1979年在美国做访问学者期间,亲眼目睹了国际海洋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萌发了走出中国近海、挺进西太平洋的想法。从当年只能跟着别的国家的科考船出海,到如今以发起人的身份主持“西北太平洋海洋环流与气候试验(NPOCE)”计划,胡敦欣说,“当年我们那么穷都能去西太平洋做调查研究,现在经济实力、研究能力都提高了,应该比过去干得更好!”

中科院院士宋微波1989年从德国学成归来,还是个青年博士的他在中国海洋大学水产馆2号楼二楼阳台右侧搭建了一个6平方米的简陋实验室。如今,从斗室里走出的中国纤毛虫学研究,已在国际纤毛虫学研究中占据了最重要的席位。

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资料图)

从改革初期的蹒跚学步、因陋就简,到现在科技创新实现了历史性、整体性、格局性的重大变化,青岛走过了一段不平凡的历程。据了解,建国前夕我市科技人员只有1442人,1978年前全市仅有几个简易实验室。自1987年起,国家有关部委、山东省和青岛市纷纷在青建立重点实验室。就在那一年,中科院海洋所建立了中国第一个海洋科学重点开放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实验海洋生物学开放研究实验室,成为中国海洋生物学和海洋生物技术的研究中心。

星星之火,迅速成燎原之势。现在,海洋试点国家实验室成为全国海洋科研的引领,瞄准世界前沿问题,牵头实施“透明海洋”和“问海计划”专项,自主研发的万米级水下滑翔机在全球首次突破水下8000米持续观测;国家深海基地积极开展新一代深海远海极地技术装备及系统研究,正在积极推进可产业化的轻型载人潜水器等项目,服务国家深远海战略;中科院海洋大科学研究中心获批筹建,集聚中科院13家研究机构的力量,打造辐射全国乃至全球的重大海洋科技创新平台、人才高地和海洋新兴产业培育基地;国家高速列车技术创新中心在青启动时速600公里高速磁浮列车研制……聚四海之气、借八方之力,星罗棋布的创新平台成为青岛汇聚人才的“梧桐树”。“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关键核心技术,在以国家重大创新平台“领衔”的创新“主战场”,在全市180万创新人才的激流勇进中,将梦想一步步照进了现实。

以创新打造品牌,引领产业向中高端迈进

7月9日,青岛双瑞海洋环境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接到了全球压载水系统市场迄今为止金额最大的单笔订单——日本最大船东公司NYK的89艘营运船将全部选用青岛双瑞的BalClor压载水管理系统进行改装。一家世界顶尖的航运公司,为何看中了青岛的企业?因为在持续不断的自主创新引领下,青岛双瑞是亚洲首家、全球第四家获得USCG型式认可证书的船舶压载水管理系统生产厂商,在海工装备界声名远播。这是青岛诸多创新“硬实力”中的一抹炫彩剪影。

我市坚持以深化改革激发创新活力,最大限度解放和激发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所蕴藏的巨大潜能。正如恩格斯所说:“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乘着改革的东风,青岛科研机构快速增长,创新人才队伍规模壮大,科技成果转化如火如荼,创新生态不断优化,创新能级迅速攀升。

图为海尔冰箱互联工厂。(资料图)

最直观的表现,是作为创新主体的企业的成长和“新动能”产业的升级。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我市创新体系建设不再单纯依靠高校院所,全市80%以上的科技活动人员都分布在企业,大中型企业科技经费占全社会总额超过80%以上,形成了围绕市场需求开展技术信息——技术创新提升市场竞争能力——市场竞争又拉动和支持技术创新的良性循环,形成了市场经济条件下,依靠科技形成和发展名牌,名牌企业又引领和带动行业技术进步的“互动机制”。

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动车组标准化生产线。 (资料图)

曾经,青岛制造业的“五朵金花”名动天下;如今,海尔、海信、青啤等大企业继续领跑全国,新锐“金花”也层出不穷。中车四方350公里标准动车组“复兴号”上线运营,创造了“青岛速度”;昌盛日电国内首创光伏+农业科技精准扶贫新模式,在28个省市推广,建成综合园区100余个;特来电“互联网、车联网、充电网”新三网融合技术全球领先;明月海藻公司海藻酸盐生物制品产销量世界第一……同时,全市高新技术企业达到2039家,科技型中小微企业突破1万家,形成千帆竞发态势。企业创新引领产业不断向价值链的中高端迈进,近年来,我市在新一代信息技术、先进制造、生物与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现代海洋等新兴产业领域发力,新旧动能转换把握住了重大历史机遇。

凝聚着光荣与梦想的四十载岁月,让我们的改革定力、历史经验、制度创新、实践方略都进入了一个新境界,新时代的浪潮积厚成势令人热血沸腾。创新决胜未来,以科技创新为引领,青岛必将以更加矫健的步伐迈上新征程。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