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大全

句子大全 > 句子大全

“指”端诗词 两位独立开发师 是否能用产品数据开启“互联网+”传统文化的风向标?

句子大全 2016-12-29 18:51:41
相关推荐

【猎云网(微信号:)武汉】12月2日报道(文/简爽)

指尖律动的诗词歌赋,如何吸引小众群体的低头注意力?

令人眼花缭乱的各种资讯App,早已将我们零碎时光支配得密不透风。快餐式的阅读已渐渐成为一种时尚,浮光掠影的信息捕捉似乎给生活平添了一份浮躁。如何从快餐式阅读中突围,回归正餐式的经典阅读方式,成为社会和学校教育当务之急的同时,却也给了App市场的开发者打开了一扇承袭传统文化的创意之窗。

近日,猎云网关注到文创领域的产业趋势,了解到了3款小而美的诗词App,都是从传统古诗词文化的角度切入,和以往报道略有不同的是,他们都是独立的开发者。

张建文:一个ios开发师的双面世界

墨客·诗和 日课这两款App的开发者出自于同一人——张建文。2010年本科毕业的他,一直从事着iOS的开发。很难将一名典型工科男该有的特质和文青的世界联系起来,而张建文却是这个意外的结合体。

张建文告诉猎云网,“每个做移动端开发的从业人员,都有独立开发一款应用或者游戏的冲动。”而他也不例外,只是不同的是,他选择了从市场偏冷的古诗词类型的App做起。“虽然我是一名工科生,却又一颗文艺的心,喜欢古诗词里那种言有尽、意无穷的珠玑之感。”他对猎云网说道,常用“诗者,感其况而述其心,发乎情而施乎艺也。”来阐释自己开发产品的初衷。

墨客·诗:诗词合集的“指”端运用

墨客·诗是一款古诗词学习应用的App,正式上线App Store时间是2015年3月,专为iphone和ipad设计,并推出了免费版和付费版。作为一款传承文化教育类型的App,还未经过市场宣传就已经在App Store教育付费榜排名前10。

正如应用介绍那样“’ 墨客·诗’是一款能让你安安静静感受每一首诗的魅力,感受每一位作者心灵的App。”打开App的UI界面,简约的设计、清新的风格,在主页面上左右滑动切换不同的诗,正好符合了文青们对产品风格的诉求。

产品独具匠心之处在于,将古诗词根据不同主题进行分门别类。目前收录了春节、元宵、清明节、寒食节、春、夏、秋、冬、诗经、七夕九大主题,共计924首古诗词。在内容选择上,也是坚持经典而且触动人心的诗词为主,目前还包含了还包含自动记录阅读位置、收藏、评论、分享、字体设置等功能。为了调动用户的参与感,除了阅读,用户可以自行笔记和临摹撰写等功能。用户可以根据诗词名、作者和诗词内容,很方便的搜索到对应诗词进行鉴赏。

日课:主打诗词推荐,轻奢生活的指南针

如果说墨客·诗是款诗词合集的App,那么日课则是一款每日为你精心推荐诗句的App,利用每日碎片化的时间,感受诗人传递的丝丝情怀,体验字字珠玑的奥秘。

日课上线App Store的时间是2015年4月,和墨客·诗一样,专为iphone和ipad设计,目前只有收费版本。在App Store付费总榜排名前30。在UI上,张建文继续沿用了简约而不失精美的设计风格。

日课的界面设计有点像黄历,只不过没有「宜」、「忌」,取而代之的是诗词名句,你完全可以把它当作每日运势来看。Widget 通知也同样简洁优雅,确保你能在很短的时间内专注于诗词。

张建文告诉猎云网,在日课上每日自己都会精挑细选三首经典的诗句,省去读者雾里看花找诗的时间,主张轻而美的阅读习惯的养成。这是和墨客·诗最大的不同点。

每天都要推荐诗句,张建文告诉猎云网,做诗词类型的App最大的难处还是在搜索诗词。拿日课来说,每天推荐3首古诗词,一年365天就要准备1095首,而且还要保证诗词的质量,这个任务量还是很大的,光在选择和校验诗词上就要花费很多时间。作为一名全职的软件工程师,在保证本职工作不受影响的条件下,再来利用空闲时间做自己的兴趣事。

张建文向猎云网透露,两款付费App的下载量还是超过他的预期,虽然没能提供准确的数据,但是他强调了一下:免费和收费版本的下载比例大概在2:1左右。在被问到小而美的诗词软件适不适合作为创业的一个方向,张建文说到,“可以作为一个参考的方向,能满足用户真正需求的产品,都会有对应的受众群体,但是它的目标人群定位会更明确、用户忠诚度会更高、僵死用户也会更少。”

简诗:Android版“小记”,寻找生活的诗意美感

简诗不同于墨客·诗和日课,把关注的焦点放在了当下思绪的记录。一行标题、几句小言、加上默认的古体字,横竖排版个性选择的设计板式 ,自动配适上的图片,一幅图文并茂的文辞作品就这样映入眼帘。

正如首页介绍的那样,“回归文字本质,回归美好”,打开简诗,首页中随机呈现的竖排的三句小诗,无论从色彩、字体、排版都透露出了浓郁的中国风的韵味,清新整洁又与整体相呼应。创始人尹捷,告诉猎云网最初设计的灵感来源于一款ios版的“小记”,因为迟迟没有推出Android版,在获得开发者的授权后,便独立开发了这款类似手札记的App

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的尹捷,目前就职于一家硅谷创业公司,从事着Android、服务器开发。创始人根据用户的反馈,经过几个版本的更新,满足用户需求云端备份的功能,以及书写流畅的稳定性,也在不断升级革新中。2015年10月开始上线Android商店,没有任何推广和宣传,目前注册用户就已经达到上万,尹捷谈到这已经完全超乎了他的意料之外。

相对于市场上用户量较大的诗词App,如西窗烛、词ci、诗色等,简书没有多而全的功能,更关注的是写作的纯粹性。关于接下来产品规划,尹捷考虑到用户UGC内容生产,来增加用户的黏性度。

小而美的诗词App适不适合作为创业的一个发展方向,尹捷给出了自己的看法,“诗词类软件本身比较独特,蕴含中国特色传统文化,这是市场上大众App无法媲美的。如果将现代科技和传统文化完美的结合起来,不仅可以耳目一新还可能会出奇制胜。”

小美的诗词App,如何逆袭“互联网+传统文化”市场?

随着国家经济发展,在市场和大环境的熏陶下,国民对于精神文化的需求是逐渐放大的。然而,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和流行文化的冲击,传统文化无论是在传播机制还是内容深度上,都很难做到“破天窗”。因此,“互联网+”背景下从传统文化切入找突破口,是站在风口浪尖上的一次机遇与挑战。

据相关调查数据显示,就用户需求而言,传统文化资讯浏览成为了用户主要的需求点,占比达到61.2%;而传统文化应用工具以及教育学习则排名二、三位,分别占比44.6%和31.7%。资讯、工具、学习成为占比前三的需求也正反映出App发展的趋向点。

从大数据来分析,目前“互联网+”传统文化尚处于蓝海阶段,行业生态尚未成型。挖掘用户的应用场景需求,提升用户文化体验,市场还是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创新模式,用户获取如何来?

抢占市场,借助IP热点。之前一档文化综艺类节目《中华好诗词》吸引众多眼球,洞察市场热点,迅速推出同款App,迅速获得市场认可。另外央视推出的《中国汉字听写大会》,衍生的汉字听写类App,也迅速吸引受众的注意力。主流媒体激发大众对传统文化的意识需求 ,借势延伸不失为一种吸引用户的发展方向。

诗词市场如何提高用户的活跃度,增加用户的黏性度?仅靠多样化的社交功吸引用户,显然不适合诗词类App。无论是墨客·诗还是简诗,都有一个共线特点在于功能的纯粹化,前者关注的是诗歌的推荐,后者关注于生活的小记。从市场反馈情况看,单一纯粹化的诗词App,保证了用户的集中性和专业性需求,但要做到大众化推广,包括传统文化的传承、衔接与市场接轨,还是缺乏内容和大的环境。

市场环境局限,“互联网+”传统文化出路何在?

目前很多服务商包括独立开发者在内,做传统文化产品的研发创新及运营上都处于观望模式,从而给产品在用户普及以及体验上带来阻碍。其次,对于“互联网+”和传统文化的融合,行业对人才在文化以及互联网两个领域的专业性都提出了高度的要求。而由于文化与互联网在学科上的分岔,当前“互联网+”传统文化行业人才匮乏。第三,在触网后,传统文化平台在后续商业模式的探寻中易被电商化。平台以交易传统文化相关商品为主,与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渐去渐远。

个人觉得,要想把传统文化与市场接轨,抓住用户体验的痛点,有扎实文化底蕴的企业占优势。不仅需要着重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更需要强调对消费者需求的尊重,用户体验的提升将成为各厂商在文化市场上增加竞争力的关键所在。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