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大全

句子大全 > 句子大全

你身边那些莫名狂妄自大的人 可能都是因为

句子大全 2016-11-15 02:42:16
相关推荐

“我早就知道会这样......”,“你看,我之前说的没错吧?”

生活中有很多人,会这么和你炫耀他们的先见之明和经验丰富,听过之后,很多时候,我们都会非常不爽,嘴里面嘟哝着MMB,你怎么事先不说呢!

有一个离我们比较近的案例就是这样的,特朗普击败希拉里,成为第45任美国总统,让很多人都大跌眼镜,这个时候,会有另外一大批人,开始出来吹嘘他们的预见性了。

找出各种奇葩的理由,什么美国民众对于移民潮的态度啊,什么双方孩子的优势程度啊,甚至是义乌商贸城卖出的特朗普和希拉里的面具的数量的区别,都预示着特朗普会当选。

好笑吧?但生活中,却是有非常大的一批这样的人存在的,他们的存在,不仅极大的打击着我们的自信,让我们怀疑人生,更重要的是,有些人利用这种认知偏差来招摇撞骗。

所以,今天,我们就来从根上捋一捋,这事后诸葛亮到底是什么事儿。

这种认知偏差,又叫做事后聪明式偏差/后视偏差(Hindsight Bias),是一个心理学术语,翻译后看起来生硬、难懂,其实按照我们的说法,就是“事后诸葛亮”。

意思是说:一旦知道了某个事情的结果,人们往往会倾向于高估自己的预测及判断能力,同时会用各种理由,来证明自己,当初的观点多么聪明。

美国的一些心理学家及脑科学大拿,已经做过很多研究实验,关于人们产生“事后聪明式偏差”的原因,主要是有以下三个方面:

1、对初始观点直接回忆:我们并不能记起当初自己决策时的所有观点,但往往能记起与后来发生结果相一致的观点;

2、锚定于目前观点去调整推断初始观点:结果发生后我们才有了目前的观点,但我们倾向于用目前的观点代替我们已经不能记起的当初的观点;

3、认知重构:记忆并不是在我们过去的经历存进记忆库中的拷贝;相反,记忆是在我们提取它的时候才建立起来的。

记忆受到主观的影响而不是客观存在。我们的记忆会重新建构、重新组织,对结果的已知状态可能诱使记忆发生扭曲,我们回忆起来的观点已经不是当初的观点了。

总的来说,就是,我们的记忆是不可靠的,并且,我们都太会为自己找借口了。

你考试失败了,事后诸葛亮会说,从你平时的复习准备情况就知道你会失败;如果你考试通过了,事后诸葛亮还会说,是因为你运气好,他们分析总是跟随着结果的变化而变化,这种现象在投资和股票领域更为常见。

再比如前几年,被很多人津津乐道的笔迹心理学,就有一种非常强的质疑,因为这种分析一般是是先接触这个人,然后才看到他的字,比如分析毛泽东的字迹,人们说雄伟有力,坚硬厚实,其实就是犯了事后诸葛亮的错误,

因为他在认识这个人的过程中,已经感觉到了一些性格特征,然后把自己的分析对应上去,这样的分析永远正确,但是永远不是科学,所以,当还有人给你下类似的套路,你就得担心了。

2

那么,如何避免这种认知误区呢?我们有以下两个方法:

1

用记录和复盘来锻炼自己的预测能力

记录就不用多说了,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更何况我们的记忆是不准确的,用记录的方式记下自己当时的想法和预测,最好能把基于什么数据和理论预测也记下来,会是最为客观的方法。

然后我们来说说复盘,复盘是一个经济学名词,其实就是指总结的意思,把自己曾经记录下来的东西,当事情发生的时候,把当时的记录拿出再看,看看曾经的预测与现在的发生是否相符,然后进行分析,为什么当时能预测对,又为什么会预测错误,原因是什么,经常总结复盘,非常有助于训练我们的预测能力。

2

跨界学习,构建多元知识模型

多元知识模型来自于投资大师查理芒格,他强调,世界上的学科在很多方面是相同的,用在预测上面也是一样,只有你拥有了跨界的思维,才能在多维度上看待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也才能更加接近预测的真实性。

并且,事情的发生,一定不是单一原因的,它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但不是每个人都能思考得那么全面,很多时候,我们想要赢,并不需要成为最顶尖的人才,而只需要比大多数人考虑的多一个维度,多一层思考,就足够了。

总结:

后视偏差绝对是我们生活中最大的认知误区了,并且,非常难以被发现,就更别说是避免了。经常沉浸在后视偏差中,不仅不会使你的能力进步,还会让你变成一个狂妄自大的人。

所以,当别人再次因为这种误区嘲笑你的时候,不要理他;当自己也犯病的时候,调侃一下,这只不过“事后诸葛亮”罢了。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