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大全

句子大全 > 句子大全

苏北人关于冬天的记忆:当年下雪天 你一定穿过毛窝子

句子大全 2016-11-02 12:02:29
相关推荐

图:来自网络

在苏北人的心中,有一种温暖已经植入心底,那就是每年寒冷的季节,那种“咔哒、咔哒”的美妙声音,无言可述地定格在你我的脑海里,经典到无法释怀,幸福到无法忘记。

只是,我一直想不明白的一件事,毛窝子为什么这么暖和。

看似薄薄的一层,摸起来硬邦邦的,鞋口还那么宽,一走路咔哒咔哒的,有点热气也应该留不住,但毛窝子就是暖和,比什么鞋都暖和,尤其是下雪天。

从外观上看,毛窝子应该是属于比较简单土气的草鞋,但真正做起来,需要一个复杂的流程,正常情况下,编织一双毛窝子,需要以下流程:选木材(柳木)、锯板、锛槽、凿跟、开边、打孔、沤苘蔴、搓苘坯、打苘绳、穿苘绳、分芦花、浸芦花、编织、收口、压口、锁边、割花、修整、穿绳、去毛二十道工序。

在冬天,各家把编织好的毛窝子拿到集上去卖,就会自发形成一个专卖毛窝子的区域,各种款式各种尺码的毛窝子应有尽有。

这个区域,往往最吸引很多购买者的目光,前来选购毛窝子的农人们,也是络绎不绝。在我小时候,一双毛窝子小孩子的五毛左右,大人的要1.5元左右,几乎赶上了我半个学期的学费。但父母们还是狠狠心,哪怕两个月不吃肉,也要把它们买回家。

因此,毛窝子就成了那时冬天里特别是大雪天里鞋子的主角。一般来说,每个家庭里的每个人都要有一双毛窝子才可安然过冬,小孩子贪玩好动,毛窝子的需求量要大些。

事实上,在农村,并不是每个人都有穿毛窝子的机会,穿上它既不能下地干活,又不能走亲戚看朋友,只能在家里穿穿,走亲访友穿它,也会被人笑话。

毛窝子太丑,爱美的小媳妇大姑娘都不会穿;毛窝子不方便,上蹿下跳的半大小子也不会穿;毛窝子不利索,年纪大的老人不敢穿。但是,毛窝子还是很受欢迎的,一旦有人穿,别人看到就会羡慕地说:“还是毛窝子暖和!”

如果同伴中谁穿了毛窝子,往往会成为被嬉闹的对象,其他人都身轻如燕,个个如孙悟空;只有穿毛窝子的人笨笨的,如猪八戒,跑不快,也不能蹦也不能跳。

有时被惹急了,恨不得脱了毛窝子就追对手,冰凉的地,那真是生气了,或者干脆脱了砸对方。对手一看不妙,不等第二只毛窝子脱下,早就一溜烟地逃走了;也有比较强大的,拾到弱小的一只毛窝子,就是不给,急的弱者哭笑不得。

那时的冬天,在很多乡村都可以看到编织毛窝子的人家,他们分工协作,一家家工厂似的流水作业,俨然成了乡村一道美丽的风景。

通常情况下,爷爷和父亲做鞋底,还把苘撮成粗细、长短适宜的绳子。孩子们负责给茅窝底穿绳子,把芦苇缨用温水浸泡好,再把大个的破成大小适宜的细枝,码放整齐,等母亲来编织毛窝子。

每年大雪纷飞的时候,也正是农家编织毛窝最忙的时候,一家人常常忙碌到深夜,第二天一早,还要把打好的毛窝子拿到外面的大树前,一只一只地在树皮上磨去茅窝外面的绒毛。这一磨,就像给它们整容了似的,立马变得俊俏起来,一个个陡底竖帮,有角有棱,显现出庐山露真面目,向一件艺术品,煞是好看。

因此,每到下雪天,那些深深浅浅的第一行脚印,肯定是毛窝子留下的,积雪融化后,泥泞的小路上,一起嬉戏打闹的,也是一群穿着毛窝子的孩子。

时过境迁,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变,看起来有些丑陋的毛窝子,渐渐被棉鞋和皮鞋所取代,在如今的冬天,走到集市上,再也难觅它的踪影,而制作毛窝子的手艺也濒临失传。但小时候毛窝子曾经带给我们的温暖,和那清脆的走路声,依然在我们这一代人内心深处久久的回荡着。

编者语:20世纪七八十年代,在丰县、沛县、鱼台、单县、砀山县城乡,茅窝不仅老少皆宜,且穷人穿得起,富人不嫌俗,因此自古流传至今,但随着社会变迁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茅窝这种传统手工草鞋已很少有人再穿,编织茅窝的手艺也已失传,过不了多年将会消失。

据了解,懂得此传统编织手艺人已不多,能做木鞋底的更是寥寥无几,整个工艺即将失传,建议当地政府有关部门,尽快将编织工艺申请非遗传承项目保护,使其百年历史的传统手工艺传承下去。愿这份温暖,永远被铭记。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