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大全

句子大全 > 句子大全

男女搭配干活不累?未必更有效率 但会“脑同步”

句子大全 2016-10-26 15:15:47
相关推荐

华东师范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博士成晓君

我们常说“男女搭配,干活不累”,日前华东师范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博士成晓君及其合作指导老师李先春的科研成果《Synchronous Brain Activity during Cooperative Exchange Depends on Gender of Partner: A fNIRS-based Hyper-scanning Study》在线发表于神经影像学杂志《Human Brain Mapping》。他们通过实验发现,“男女搭配”时双方脑活动会呈现出明显的一致性,且这种一致性确实源于男女同步行为的影响。

“过去有关男女搭配的研究,多聚焦于男女个体的行为。而我们的实验,更多关注的是合作模式下,男女大脑活动的关联性。”5月29日,成晓君接受澎湃新闻专访,介绍了团队的研究发现,“在我们的实验中‘男女搭配’并未在行为上体现出优势。但在脑活动中,男女搭配却有着同性合作所没有的‘脑同步’。”

看行为,男女搭配并无明显优势

有关“男女搭配干活不累”一直流传着这么一个故事,说是美国科学家曾发现在太空飞行中60.6%的宇航员会出现头痛、失眠、恶心、情绪低落等症状。心理学家就分析说这是宇宙飞船上清一色男性的缘故。之后,执行太空任务的人里多了女性,宇航员先前的不适症状竟真的消失了,还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这便是传说中的“异性效应”在起作用。

而去年5月,“异性效应”走进华东师范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实验室。成晓君告诉澎湃新闻,团队通过广告招募到近百名实验对象。这些仅被告知“做多人社会互动”的实验对象随机分配到异性组(F-M组)或同性组(M-M男组、F-F女组),最后F-M组有30人、M-M男组有28人、F-F女组有32人。

互不认识的实验对象被要求共同完成一项合作任务——在不注意对方行为的前提下,待指示绿灯亮起时,两人同时按下反应键。每一次测试后,屏幕将提示两名实验对象谁快谁慢,实验对象需要根据反馈来调整自己的反应速度,使得最终两人的按键尽可能同步。“每一对实验对象共做40次按键反应。”成晓君介绍,如果两名实验对象的反应时间差(|T1-T2|)小于某个阈限值((T1+T2)/8]),就被认为两人的按键是同时的,即在这一次按键中“合作”了。

结果他们发现,异性组和同性组的行为成绩从总体上来看并没有显著差异。不过,如果以前20次和后20次的行为成绩看,M-M男组虽然在实验最初“最没默契”,但到后来“进步”最大;而F-F女组在实验最初就有比较高的默契度,但到后20次没有明显提升;F-M组的进步情况则在前两者之间。“最后算平均值,那么三组的行为成绩都差不多。”三组实验对象脑活动一致性的示意图。图A中,图上的数字为测量点编号。红色越多,则提示一致性程度可能越强。蓝色越多则提示一致性程度越弱。统计显示,仅有F-M组中的测量点2、3、4和14处的脑活动一致性达到显著水平。而图B又显示,其中测量点3、4和14的脑活动一致性的变。

看大脑,男女搭配“脑同步”

到这里,实验并没有结束。在实验对象进行按键实验的同时,成晓君团队同时采用了超扫描的技术,运用近红外光谱仪同时记录两名实验对象额区的大脑活动信号。

结果他们发现,在合作时,异性组两名实验对象的额区脑活动信号表现出了明显的一致性,即两人的脑活动变化明显同步。但是这种一致性,并没有在同性组的数据分析中得以呈现。

那么我们能说男女合作时脑活动的一致性就是由“异性”来解释吗?是不是受到“合作”这一因素的影响?为了解答这个问题,实验团队还同时设置了竞争条件(尽可能比对方按得快)、单人任务条件(一人按键,另一人旁观)来与合作条件进行对比。结果发现,在竞争和单人任务中,异性组和同性组均并未发现实验对象脑活动的一致性。换言之,只有在男女进行合作时,两人的大脑活动信号才有明显的一致性。实验记录的大脑区域。实验中测量两名实验对象大脑活动信号的位置为额区,共有22个测量点(channel),见图上的蓝色圆点。方框内的数字为测量点编号。

“并且我们发现,异性组脑活动一致性程序的变化与合作行为的绩效变化存在显著相关。”成晓君解释说,这意味着男女搭配时的“脑同步”确实源于合作行为。

“所以,尽管在实验中‘男女搭配’并未在行为绩效上体现出优势,但在脑活动中,异性合作与同性合作可能存在着本质差异。” 成晓君说,“现在人与人之间的沟通越来越多,同时揭示两人活动规律的研究会很有意思。” (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