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大全

句子大全 > 句子大全

【晨报悦读】1977年和1978年的高考 满满的回忆与感动

句子大全 2016-10-25 08:12:24
相关推荐

“1978年,河南省有项规定,年龄偏小的高中在读生可以尝试参加高考,但录取分数线要提高100分。”郑晓冬说,当时,在家人的支持下,念高一的她参加了1978年的高考,考取了当年物理单科全市第一名,并被河南医学院本科临床医学专业录取。

“1977年恢复高考,改变的不光是我们个人的命运,更是国家的命运。”郑晓冬感慨地说,恢复高考后,人才的培养和选拔工作逐步走上正轨,一批又一批具有真才实学的人进入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助推了国家的建设和发展。

“目前,我国的高等教育已转变为大众教育,想上大学的学生,只要努力学习,大都可以达成心愿。”郑晓冬说,“今天的学生,更应该珍惜高考机会和大学时光,明白自己是为了什么而学习,而不要仅以考上大学为目的。读大学是年轻人不断突破自我的过程,希望每一个年轻人都能够找到自己将来要走的路。”

受访对象:许昌实验学前教育集团总园长 查卓娜

每到高考季,各种有关高考的段子就会在朋友圈内流传。这么多段子里,查卓娜最喜欢的是模仿鲁迅行文风格的一条:“桌上有两张纸,一张是试卷,另一张也是试卷。初夏,天气已经颇热,脊背上却一层又一层冷汗。题目照例是不会做了,先生的讲义上全然没有见过。”

“1977年7月,我从原禹县顺店高中毕业,先是当知青干农活儿,后来到钧瓷一厂打工。当年11月底,我接到父亲的一封信,说国家恢复高考,让我回家备考。”查卓娜说,父亲的信点亮了她人生的灯,她当即辞职回家备考。

就这样,她进入了紧张的备考状态。“捡起书本,看资料,去学校请教老师,不分白天黑夜地学习,争取掌握尽可能多的知识点。”查卓娜说,从备考到走上考场,她总共用了16天,因此,很多知识点都没有掌握,很多考题都不会。

与大多数人不同,查卓娜参加高考不是在炎热的夏季,而是在刮着北风的冬天。“考试时,没穿棉袄,也没有跺脚取暖。”查卓娜说,那年冬天,她没有觉得有多冷,对于她来说,抓住这次改变命运的机会,才是内心最热切的期盼。

从公布的招生简章看,当时招生的学校很少,河南省只有郑州轻工业学院、新乡师范学院、焦作矿业学院等10多所学校。高等院校并没有划分一本、二本,也不分重点院校和普通院校,只有本科和专科之分。“当时,能考上专科的已经寥寥无几,考上本科的更是凤毛麟角。”查卓娜说,她当时只考了100多分,但很幸运地被许昌师专中专部音美班录取。

经过2年专业学习后,查卓娜顺利毕业,被分配到许昌实验幼儿园工作。工作中,她认真负责,引导孩子成长,和孩子交朋友,结合孩子的性格特点及兴趣点创新教法,受到了孩子家长和其同事的称赞。近年来,她先后获得省市多项荣誉。

搭上高考的列车,人生轨迹转变

受访对象:许昌市中级人民法院三级高级法官 宋世旭

40年前,还不满18岁的宋世旭参加了当年的高考,并顺利考上了郑州大学中文系,如愿走进大学校园。

说起高考,57岁的宋世旭感慨万千。思绪把他带回了十七八岁时的青春岁月。宋世旭是禹州市文殊镇的一名农家孩子,父母都是地道的农民。

“我高中只读了一年,文化课基础不是太好。决定参加高考后,我开始全身心地投入复习。那时候,既没有复习资料也没有大纲,借不到书,也不知道买什么书,能找到的书我都看。”宋世旭回忆说,那个年代,农村的条件非常差,没有电灯,深夜,他就在一盏小煤油灯下读书。高考成绩下来后,宋世旭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郑州大学中文系,顺利进入理想的大学校园。

宋世旭回忆说,当时,他那届只有两个系,一个是政治系,一个是中文系。政治系有150个左右的学生,中文系人数稍微少点儿,有110个人左右。学生的年龄以二三十岁居多,他和十几名同学算那届为数不多的20岁以下的“小同学”。那个时候,不管是“小同学”还是30多岁的“老同学”,大家都非常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把学习放在第一位,一个个如饥食渴地阅读群书,获取知识。

4年后,宋世旭从郑州大学毕业,去了许昌商业学校工作。1995年,他又经历了人生的第二次“高考”——参加全省法检系统统一招考。随后,他进入政法系统工作,现任许昌市中级人民法院三级高级法官。

回看高考,宋世旭称,高考对考生来说,是一次难得的公平竞争机会。要想挤过这座“独木桥”,学生们除了掌握老师平时教的知识外,一定要做到多学、多看、多思考。涉猎的知识多了,知识面广了,思维就会更加敏捷,很多东西也自然就能融会贯通。

“对于莘莘学子来说,高考只是一个起点,不论结果如何都不必太过看重。人生的路还很长,不断地学习才是最重要的。”宋世旭说。又是一年高考时,祝愿考生都能通过努力考上心仪的大学。

受访对象:许昌实验中学退休教师 贾凤翔

40年前,已经35岁的贾凤翔萌生了参加高考的念头。当年,考前只在工作之余准备了10天的贾凤翔,一举夺得许昌地区大龄考生文科第一名,成为轰动一时的人物。如今,他对当年参加高考的情景仍历历在目。

1965年,贾凤翔成了一名耕读教师,能够每天和书本打交道。恢复高考的消息来临时,贾凤翔对高考却有些忧虑。

贾凤翔说,而他是个只读了一年半民办初中的初中生。当时报考中文专业的已有1600人,录取8人,比例太小。人家都准备半年了,而他决定参加高考时只剩10天的时间备考。贾凤翔回忆说,没想到,他的语文成绩为99分,成为许昌地区大龄考生文科第一名。

随后,贾凤翔被许昌师范专科学校(今许昌学院)录取。

“我和我的同学一脸胡子时恍若梦境般地当了一回学生,意外地走过了人生的一段辉煌路程,真得感谢国家,感谢父母!”贾凤翔感慨地说,也感谢这段充实又难忘的大学经历,让他收获满满。

贾凤翔毕业后被分配到许昌实验中学任教,2006年退休后到许昌市老干部大学教授文学课。

一盏小油灯,燃起青春之光

搭上“末班车”,开启人生新航程

马炎心的大学毕业报到证。

1977年,20多岁的马炎心在鄢陵县文教局文史创作组工作。“得知全国恢复高考的消息,是在鄢陵县文教局举办的一次创作会上。”回忆起1977年参加高考的往事,我市文史专家、剧作家马炎心感慨颇多。

对于当年高考“盛况”,马炎心至今记忆犹新。他说,由于是中断10多年后的首次,当年高考报名人数特别多。考生还隔着辈分,大家一起挤“独木桥”。

“1977年恢复高考,我符合考试条件,决定报考。”马炎心说,报名后就开始找复习资料。复习时,白天看书,院子里鸡、狗乱叫。有时听得烦了,马炎心就放下书本出去驱赶一番。晚上在油灯下看书,由于天冷,他只好坐在被窝里。现在,他家老房子的墙壁上还有一片烟熏过的痕迹,这是他备战高考的见证。

不久以后,高考成绩下来了。鄢陵县文教局工作人员从当时的许昌地区教育局抄回分数,马炎心考了301.5分。那年的文科分数线是180分,大龄考生分数线是276分。但最终结果是,马炎心名落孙山。

此后,马炎心一边打听没有被录取的原因,一边了解第二年自己是否能继续报考。这时,一位领导对他的情况很同情,鼓励他再考。

1978年,马炎心再次报名参加高考,最终考了375分,是鄢陵县文科第二名。他顺利通过政审、体检,被开封师院历史系录取。1978年10月20日,30岁的马炎心从当时的鄢陵县北关汽车站登上了去开封的汽车。

如今,每当马炎心看到大学新生走入校园,毕业生顺利毕业,就仿佛又看到了当年求学的自己。 “40年前的情景依然历历在目,仿若昨日!”他说。

下乡知青成为大学教授

1977年,注定在中国高考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这一年,停顿10多年的高考得以恢复。 这一年,570万名青年走进考场,许昌学院教育科学系原主任马剑侠就是其中的一员。

恢复高考后,马剑侠等大一新生于1978 年春季入学。1978年7月,又有 610万人参加高考。 1978年的春天和秋天,两级学生走进大学课堂,这恐怕在高教史上绝无仅有。

1975年夏天,太阳炙烤着大地。鄢陵县新张桥农场,年轻的知青马剑侠拿着一把半旧的粪叉在麦田里撒粪。毒辣的阳光把他的后背晒脱一层皮,他舔一下干裂的嘴唇都觉得生疼……

1968年,在“知识青年到农村去”的号召下,1700万名知识青年开始了大迁徙。高中毕业的马剑侠和其他75名知青插队到鄢陵县新张桥农场。

1977年5月,怀着对农场的深厚感情,马剑侠回城当了工人。5个月后,恢复高考的消息传来。后来,马剑侠听说《人民日报》刊发了恢复高考制度的新闻。他特意找来报纸,用手指着,一个字一个字地仔细读完,突然有一种“天亮了”的感觉,激动的心情难以抑制。

1977年12月11日至13日,马剑侠随着全国570万名热血青年走进了考场。文科的考试科目包括语文、数学、政治、历史、地理。作文题可以二选一,一个是《我的心飞向毛主席纪念堂》,另一个是《为抓纲治国初见成效而欢呼》。在考场上,马剑侠略做思考,选择了第二个题目。他凭借自身读书、看报的积累,结合时事,奋笔疾书,直至考试结束的铃声响起。

之后,他边工作边焦急地等待考试“放榜”。当印有许昌师专(今许昌学院)的录取通知书送达时,他心潮澎湃、感慨万千,“是高考改变了我的一生”。如果高考失败,他可能一辈子就在工厂做工、退休。大学将他的人生引领到了另一个完全不同的境界。

一次经历,一生的记忆

“我很珍惜那次高考经历”

孙会芳(左)与同学的合影。

“我很珍惜那次高考经历。”说起曾经的高考经历,已经57岁的孙会芳还是觉得遗憾。

1977年,孙会芳高中毕业,那一年她17岁。

当年的6月28日,孙会芳离开了禹州一高,怀着建设新农村、投身社会主义建设的理想,回到农村生产队参加集体劳动。

然而,40年前的备考,缺乏复习资料,只能靠自己啃书本。且科目繁多,仅高中数学就分为代数、三角、立体几何、解析几何等科目,此外还有语文、物理、化学等科目。

“那段时间我真的挺累的!”对于孙会芳和她的同学们来说,从小学到高中这十年间几乎没有安静的环境可以学习,想通过一个多月的努力去参加高考,她自己都感觉困难。此外,备考期间她还不能影响出工,农村喂猪、喂鸡等工作一样都不能少,因此只能在夜里复习。

1977年的高考定在当年的12月11日至13日。

孙会芳回忆,那年冬天特别冷。第一场考试时,不知是紧张还是寒冷,坐在简陋的教室里,她直打哆嗦。考试时间到了 ,监考老师宣布考场纪律后,考生们就开始做题。

考试结束后,孙会芳回到生产队,一边劳动一边等待高考成绩的公布。和她一起参加考试的人都非常焦虑。想想参加考试的人这么多,他们感到考上的希望非常渺茫。

后来孙会芳了解到,1977年高考,全国有570万考生参加,仅有27万人被录取,录取率仅为5%。和孙会芳一起毕业的96名同学,全部落榜。

孙会芳虽然落榜,但她很珍惜这次考试经历。“它让我懂得了知识不仅改变一代人的命运,也能改变国家和民族的命运。”孙会芳说,如今她已经从单位退休,但每每想起那次参加高考的经历,心里还是很温暖的。

奋斗的人生,不止高考一条路

对于已经退休的陈林来说,1978年高考的确是他人生的一个拐点。如果没有落榜,或许他会有坐在大学课堂里学习的经历。

不过,人生路有百千条。高考失利后,他选择参军入伍,开启了另一条人生道路。

1978年,还在当时的禹县顺店公社柳林大队插队的陈林,决定参加高考。但当一起下乡的知青都报名参加高考时,陈林才赶紧去报名。公社没有因参加高考而给知青们放假,陈林也没有因此请假不出工。他照样每天早出晚归进行劳作,收工回到集体宿舍后,才拖着疲惫的身躯复习。

当时的复习生活相当艰苦,但对陈林来说,最大的苦恼却是学习资料的匮乏。

考试的日子很快来到了。那天,陈林早早地来到禹州一中,他参加的是理科考试。考试结束后,陈林一边在生产队劳动,一边等待高考成绩。很多人开始焦虑起来。后来,陆续有其他知青接到大学录取通知书,陈林却一直没有等来消息。他清楚自己落榜了。

高考落榜后,陈林选择参军入伍。在部队里,陈林勤奋好学,很快从士兵提拔为干部。

“我在部队里提干后,在部队干得很好。后来转业到地方,我的工作也得到了单位领导的肯定。”陈林说,尽管1978年他参加高考落榜了,但这段弥足珍贵的人生经历永远留在他的记忆中,鞭策着他不断前进。

许昌晨报记者 肖涛 张铮 樊倩影

欢迎转发分享!转载须注明来源:许昌晨报微信公众号(xcchenbao)。合作事宜请联系18539039808。

欢迎转发分享!转载须注明来源:许昌晨报微信公众号(xcchenbao)。合作事宜请联系18539039808。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