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大全

句子大全 > 句子大全

描画广东领跑新路径 党代会报告起草经过(一) 理论频道-南方网

句子大全 2016-07-29 04:26:35
相关推荐

广东省第十次党代会已经胜利闭幕。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省委书记张德江所作的报告深深激荡着南粤大地。

这份一万五千言的报告,不仅在会议期间得到代表们的高度肯定并一致通过,而且在发布之后博得省内外、海内外的广泛喝彩。一位外国记者说,中国第一经济大省亮出了新的致胜武器。

原因在于,报告字字珠玑,一言亿金(代表语);原因更在于,报告以创新的思维,重新规划广东的发展蓝图,提出诸多新观点、新思路、新举措,点燃南粤“更好地发挥排头兵作用”、“再干20年方敢言富”的豪迈激情,引爆广东科学发展、领跑中国的“核动力”。

近日,报告起草组负责人接受记者专访,披露报告起草经过,解读报告背后的话题。

报告总说

确定主题,首先要弄清楚科学发展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系

一份好的党代会报告必须有科学而明确的主题。本次党代会报告的主题是:坚持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努力奋斗。短短三句话,深得代表认同。

记者:这个主题是怎么确定的?

负责人:确定这个主题主要基于三点考虑:第一,“坚持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体现了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两大战略思想的要求。第二,“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是江泽民同志对广东提出的明确要求,是党的十五大以来党中央对广东等沿海地区的一贯要求,也体现了胡锦涛总书记对广东提出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更好地发挥排头兵作用”的要求。第三,体现了省委工作在总目标上的连续性。

确定这三句话,经历了一个深入思考和讨论的过程。我们认识到,党代会报告要立得住,必须首先弄清楚最基本的理论问题。就这次报告起草而言,首先要弄明白“贯彻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之间的关系。不管是总结过去五年的工作,还是部署未来的发展,这都非常重要。

经过深入思考与反复讨论,我们认为,科学发展观是统领,“坚持科学发展”与“促进社会和谐”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两大工作主题。这个主题是今年1月确定的,如今看来是正确的,与中央的表述完全一致。

1000多条意见和建议逐条研究,如不采纳要说明理由

省委对报告起草工作非常重视,张德江书记要求报告能对过去五年有一个实事求是的总结,对当前形势有一个清醒准确的把握,对未来有一个符合规律而又鼓舞人心的部署。

从去年11月开始,由省委常委黄龙云、肖志恒牵头,组织5个调研组,进行专题调研,为报告起草作前期准备。

去年底,省委成立了党代会报告起草领导小组,张德江亲自担任组长,黄龙云、肖志恒任副组长。

领导小组下设报告起草组,成员由省委办公厅、省委政研室及相关部门抽调骨干组成。他们加班加点,连续作战,赶在春节前形成了报告稿提纲,提交省委常委会议审议,获得通过后,着手起草报告稿。

经过六次修改,4月6日,省委常委会审议并原则通过报告初稿。

记者:党代会报告需要代表多数党员的意志。你们怎样保证做到这一点?

负责人:最大范围地拓宽建言渠道。今年4月13日,报告稿印发2 31个单位征求意见。张德江书记主持召开座谈会,听取省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代表人士意见。还先后主持召开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党的建设和省属新闻媒体主要负责人、一线资深记者代表、村党支部书记代表等8场座谈会,广泛听取意见和建议。

省委有关负责同志还登门征求正省级老同志的意见,并召开座谈会听取副省级党员老同志的意见。各方面对报告稿提出的修改意见,经认真研究后大部分都作了吸收。

记者:面对全省300多万名党员和各个单位的意见,起草组如何取舍?

负责人:张德江书记要求起草组,能吸纳的意见尽量吸纳。我们前后收集到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1000多条,用列单子的方式逐一列出,汇成厚厚的一大本,然后逐条研究,仔细推敲。对那些可以直接采用的,就直接吸纳;对意见合理、但表达不到位的,就修改吸纳;对不被采纳的意见,也要逐条说明理由。对个别非常重要但一时不能吸纳的意见,张德江书记还要求我们跟提出意见的同志打电话或当面说明情况。

记者:听说你们还通过新闻媒体搜集民意?

负责人:这次省属主要新闻媒体围绕党代会做了大量工作,包括开展征文活动,请广大读者为起草党代会报告建言献策。对此,我们非常重视。从《南方日报》和《羊城晚报》的读者征文中,我们归纳了10条意见,采纳了其中的4条,如“探索保障农民工子女受教育的保障办法”、“提高对外来务工人员的服务和管理水平”等。

因此,整个报告的形成是个集思广益、发扬民主的过程。由于前期广泛征求意见做得扎实,在本次党代会上代表们的意见反而少了,而且主要是文字上的修改。

党代会报告没有提发展战略

看到党代会报告时,很多人都习惯地寻找指导广东今后5年发展的具体战略,结果没有找到。

记者:为什么报告不在指导思想中提发展战略?

负责人:这是本次党代会报告的一大特点。原因主要有两个。第一,确立发展与和谐两大主题,体现了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两大战略思想。坚持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既是我省今后一个时期的战略目标,也是实际工作中必须遵循和实施的基本战略。第二,以往提出的战略,基本上属于经济发展战略的范畴,现在中央确定“四位一体”的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再提出发展战略,显然不能局限于经济建设方面。但如果增加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等方面的发展战略,则战略名目过多,显然又不符合发展战略这一概念本来的意义。

报告遣词造句既熟悉又新鲜

报告1.5万字,非常平实,没有华丽的辞藻。很多代表说,报告易读好懂,但不乏新意和深意。

记者:你们是怎样达到这个效果的?

负责人:报告在文风上下了很大的功夫,首先篇幅不能太长,文字要简洁平实,不搞刻意的排比、对仗,避免哗众取宠。我们在表述上力求读者既熟悉又新鲜。所谓熟悉,就是尽量不用一些大家不熟悉不常用的词,更不随意造词。所谓新鲜,就是内涵要新。熟悉的是形式,新鲜的是内涵。因此,报告中除了“资源禀赋”、“虚拟社会”等少数没有办法回避的新词外,我们尽量使用大家都熟悉的词汇。我们认为,这样做并不是不重要、可有可无的。这是实现党代会报告效果最大化的必然要求,也体现对代表特别是基层代表的尊重。

第一部分:第九次党代会以来的工作

一个尤其不平凡的五年

报告开篇就用“不平凡”一词来描述过去五年工作的背景,并用“四个重大考验”来阐释。

记者:好像每个党代会报告,从中央到各省,在回顾过去工作时,都会用到“不平凡”这个词。如果放在更长的阶段来看,本次党代会报告用的“不平凡”与以往有什么不同?

负责人:党代会报告总结过去工作,确实常用“不平凡”这个词,但绝不是空话、套话。试想,改革开放至今,满打满算30年,也就是6个“五年”,这30年发生的天翻地覆的变化,分布到6个阶段来说,每个阶段都可圈可点。所以说,每个五年都不平凡。但是,刚刚过去的这一个“五年”,也许可以说尤其不平凡。别的不用看,拿五年来《南方日报》重点新闻版面来翻一翻,就一目了然了。

具体来说,就是报告开篇的四个“严峻考验”。基本背景交代清楚了,过去五年工作的分量也就清楚了。比如,五年前的2001年,广东GDP和居民储蓄达到“双万亿元”,一时在全国引起热烈反响。在这样高的起点上,我们要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无疑是一个非常严峻的考验。五年后的2006年,全省GDP达到25968亿元,比五年前翻了近一番,年均增长14%.更关键的是,我们在转变增长方式、增强发展后劲上迈出可喜步伐。这就非常不平凡了。仅此一条,看这五年的成绩,的确令人鼓舞。

记者:那为什么说这五年尤其不平凡呢?

负责人:这五年处于一个新的历史阶段,也就是十六大报告开篇所说的“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这个新阶段的特点是什么?就是发展的黄金机遇期和矛盾凸显期。如果说以前我们面临矛盾和问题主要是发展方面的,那么这几年就不仅是发展的问题了,社会稳定问题空前突出,非典、禽流感等疫情和特大洪水等自然灾害接踵而至,面临的考验与挑战是全方位的。正因为机遇与挑战、发展与和谐、经济与社会等各种因素、各种矛盾交互作用,才使过去五年取得的成绩显得尤其不平凡。

五年来各大“高招”无缘报告

报告在梳理五年来的工作时,与以往党代会报告有一个很大的不同,就是讲实效多,讲工作过程、工作做法少。五年来大家津津乐道的具体措施,如九大产业调研、发展民营经济、全省和珠三角环保规划、十项民心工程、建设文化大省包括建设广州大学城等等,都没有展开讲,有的甚至没有点到。

记者:为什么五年来各大“高招”无缘报告?

负责人:五年来的做法、措施很多,如果展开讲,会占很大篇幅,党代会报告就远不止现在的1.5万字。这次报告总结成绩,不为总结而总结,更多着眼于工作过程、工作措施取得的成效,并将这些成效背后的思路阐述清楚。理解了这些思路,有利于理解下一步的工作部署。

记者:尽管如此,报告还是全面报告了13个方面的工作成绩,非常充分。

负责人:向党代会报告工作成绩,其实是落实党章规定,促进党内生活民主化、规范化、制度化的需要。听取和审查同级委员会的报告,是党章赋予党的地方各级代表大会的重要职权。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注重党内制度建设,带头模范遵守党章,实行中央政治局向中央全会报告工作的制度。参照中央做法,九届三次全会以来,省委也实行了省委常委会向省委全会报告工作的制度。作为由省党代会选举产生的领导机关,省委更应该向党代会负责并报告工作,自觉接受监督。所以,尽管报告篇幅有限,要写的东西很多,但报告工作包括成绩(成效)、经验(体会、思路)和存在的问题,还是要比较充分一些,不能含糊。

即便是“普通话”也有“粤味”

很多代表审议报告时,对省委过去五年工作的六点体会印象深刻。

六点体会,字字心血。一位副省级的老同志甚至还把这六点体会特地抄了下来,说是“虽然没有直接参与这五年工作,但很认同,深深植根在我的心中”。

有些经验看起来全国通用,是说“普通话”,但即便如此,“普通话”也有“粤味”,有广东特色。比如说,全国都在落实科学发展观,但是广东对它理解得更深,行动更早,贯彻起来也更有感情、更有力度、更有成效。用张德江书记的话说,科学发展观是新的法宝。

2003年4月,胡锦涛总书记视察广东时提出科学发展观的思想。当年5月29日,广东省委召开干部大会,提出以“新的发展观”为主线来学习和贯彻胡锦涛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精神。

记者:六点体会为什么得到广泛认同?

负责人:这六点经验不仅仅着眼这五年,而且着眼改革开放以来的29年,是在总结和坚持改革开放以来历届省委行之有效的工作经验的基础上,总结和提炼近五年工作实践中的新鲜经验,是新鲜经验与长期经验的结合。

记者:但体会里更多的是“广东话”。

负责人:没错。比如,报告的第二条体会提到“追兵就是标兵,对手就是老师”。这是广东独有的。过去五年,广东牢记使命,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狠抓发展第一要务,努力加快发展、率先发展、协调发展,力求近期枝繁叶茂,长远硕果累累,所以才能既保持当前良好发展势头,又在转变增长方式、增强发展后劲上打开了新局面,排头兵的地位进一步巩固。

第二部分:今后五年的形势和任务

“三个春天”是最大的形势判断

在分析“今后五年的形势和任务”时,报告并未直入主题,而是先从过去说起,以“三个春天”概括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三位领导人对广东寄予的厚望。

记者:很多人都没有太在意这部分,甚至有人认为它可有可无。

在“寸土寸金”的有限篇幅里,为什么要加上这一段阐述?

负责人:这部分不仅不是可有可无,而且非常重要。不谋天下者,不足以谋一域。古往今来,有大局观的人都非常重视形势判断。这段阐述,点出了广东在全国工作大局中所处的独特地位和肩负的重大历史使命,这是我们必须首先认清的形势。试想,当放眼全国放眼全球后,再来谋划广东发展,正如一首歌词中所说的那样:“我站在南海边遐想”,“我站在南岭上眺望”,该是何等的斗志昂扬,何等的豪情满怀!广东的成就就是这样,一届又一届的省委,一个又一个的五年,日积月累累积出来的。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央的关怀和激励,为广东更好地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强大的政治动力和精神动力。

机遇前所未有,好事大事连台

只有登高才能望远,只有认识现状才能把握未来。报告随后抛出两个“前所未有”,对未来的机遇和挑战作出基本判断,综合分析了与我省发展、和谐密切相关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

记者:报告对形势进行了简明扼要的分析,请问由此可以对广东未来发展大势作出怎样的判断?

负责人:我们起草报告时,特别注重形势分析。报告第三部分“又好又快”九条、第四部分“社会和谐”八条、第五部分“党的建设”五条部署,都是根据形势判断而提出的解决问题的方案。总的看来,未来五年,大事连台,好事连台,今年召开党的十七大,明年举办北京奥运会,随后还将迎来建国六十周年、世博会、亚运会、大运会……起草组据此判断,我国今后五年会迎来一个非常好的发展机会,广东完全应该、也完全可以抓住前所未有的机遇再上一个新台阶。

最大挑战:发展成本全面上升

起草组特别提醒记者注意报告中所罗列出来的若干“前所未有”的挑战,如“国际竞争日趋激烈”、“资源和环境压力增大”、“国内区域之间产业同构竞争激烈”……

记者:在诸多挑战中,哪一条最严峻?

负责人:我认为,最大的挑战就是报告里的这句话:珠三角地区发展成本呈现全面上升态势。

记者:何以作出这样的判断?

负责人:是的,判断要有依据。我们力求报告里的每个概念、每个判断、每个陈述都有依据、都有出处。为了说清楚发展成本全面上升这句话,我们广泛调研,搜集资料,认真研究分析。总体来看,影响广东未来五年发展成本上升的因素有八个方面:劳动力成本持续上升;部分原材料、能源价格上扬;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明显上涨;企业社会责任增加;宏观管理进一步规范;地价进一步增长压力大;生活成本持续增加;国际因素影响加大。

记者:能否举例说明?

负责人:以劳动力成本为例,过去五年珠三角地区职工平均工资年均增长10%左右,五年累计增长了约六成。2006年,广州城镇单位从业人员年平均劳动报酬比2003年增长27.6%,深圳增长16.8%,东莞增长37.8%.我们的判断是,由于熟练工、高级技工缺口较大,劳动力成本还将进一步上升。

再比如,随着企业社会责任增加,广州企业缴交社保费五年增长2.4倍,深圳增长3.41倍,东莞增长1.28倍。企业治污投入大量增加,五年总投资增速均高于1倍。

此外,国际因素对成本的影响也在加大。我们调研时发现,国际原油价格高位波动,预计2007年油价每桶55-65美元,比2001年上涨2-3倍。同时人民币升值,以2007年4月9日为例,1美元折人民币7.72 51元,自2005年7月21日汇改以来累计升7.14%.这些不但给珠三角加工贸易企业带来成本压力,也给地区发展带来更多的不确定因素。

记者:为什么判断发展成本上升是最大的挑战?

负责人:广东主要处于国际产业链的低端,在微笑曲线上是在凹进去的地方,消化成本的空间较小,所以成本上升对我们产业影响很大,处理不好我们的比较优势就会丧失。当然,凡事要看两面。生产成本上升可以刺激我们通过结构调整、产业升级来消化增加的成本,有利于提高我省产业的竞争力。

全省实现宽裕型小康尚有余地

分析形势与挑战,报告提出了今后五年发展与和谐的主要目标:全省实现宽裕型小康,珠三角地区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记者:我们当前离目标还有多远?

负责人:所谓宽裕型小康,就主要指标而言,指人均GDP达4250美元以上;全面小康和基本实现现代化,指人均GDP达7000美元以上。

数据显示,2006年全省人均GDP已经达到3509美元;珠三角人均GDP达5843美元,已于2004年就实现了宽裕型小康。按报告提出的人均GDP年均增长8%的目标计算,五年后将达到4万元,大大超过了宽裕型小康的要求。事实上,这样的数字是比较保守的。改革开放以来,我省GDP年均增长13.7%,人均GDP年均增长12.4%.

年增9%有较大余地,13.7%可以争取,14.9%不妨期待

一般报告提经济指标都留有余地。如果考虑实际增长,五年后广东的情景非常令人期待。

记者:省第九次党代会以来的五年,实现了GDP的翻番;下一个五年,有没有翻番的可能?

负责人:我们测算过,按照改革开放以来的全省GDP年均增长13. 7%、人均12.4%,那么五年后全省GDP总量为49346亿元,人均50396元;如要翻番,五年后GDP总量必须达到51937亿元,人均是53043元,这就要求接下来五年GDP年均增长14.9%,人均GDP年均增长13.6%.综合分析各种因素,我们的判断是:GDP年均增长9%有较大余地,增长13 .7%可以争取,增长14 .9%期待一下也无妨。

但对广东来讲,不能仅仅满足于这些经济指标。从经济总量看,广东已经超过新加坡、香港,眼看又要超过台湾。可是,考虑综合因素,我们还有较大差距。关键是要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在自主创新上取得较大突破,同时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改善人民生活,更好地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编辑:林湄)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