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大全

句子大全 > 句子大全

对话四川农业大学校长吴德:都市现代农业产业生态圈实现农业农旅农创的融合

句子大全 2016-06-30 21:24:57
相关推荐

成都初步构建了都市现代农业产业格局

记者:今天这个都市现代农业产业生态圈的推介会,川农大也有签约项目。对于这个生态圈,您怎么看呢?‍

吴德:近一年来,我多次参加成都市的活动,也多次与市委和部门等负责人沟通交流,‍深深地被他们的敬业精神感动,也被他们的超前意识、大胆设想、大气崛起所感染,‍特别是在非洲猪瘟和新冠肺炎疫情的双重压力下,‍农业发展面临巨大挑战。‍在此之际,成都市举办推介会,这不仅仅是对农业的重视,‍更重要的是对农业人的鼓舞和激励。‍

‍在我看来,建设都市现代农业产业生态圈是发展现代农业非常重要的一个举措。‍伴随着城市可用耕地减少、土地附加值增加,以及对生态农业、智慧农业和高品质农产品的需求,‍现代农业产业的结构方式、内涵都发生了显著变化,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是作为国家中心城市的必然选择。‍

‍近年来,成都依托良好的农业资源禀赋和地理优势,以产业生态圈为引领,推进产业功能区建设,‍初步构建了合理布局、错位分工、有国际特色的都市现代农业产业格局。‍

都市现代农业生态圈是以中心城市为依托的农业,如何发展?‍因为中心城市土地资源非常有限,‍土地的附加值非常高,所以就要求做高品质的农业,包括生态、安全、优质和高效,这其中生态是第一要素。

所以,成都市搞一个‍生态圈,就把成都市的不同区(市)县的农业进行‍有效规划,进行功能分区,这样把小农户由原来的分散、传统向现代农业的规模和组织化过程转变。农产品品质得到进一步提升,因为是由政府有组织地来做,可以保障农产品的快速检测、快速生产、快速流通,‍通过更有效的一些方式来实现农业的高品质、高效益。

另外,农业再加上都市的背景,在景观农业、生产农业上实现融合后,又推动实现了农旅、农创和农业生产融合发展。成都作为全国都市现代农业的一个引领,起步比较早,很早就开始进行规划。今天大家也看到、听到了7个产业功能区的介绍,要实现农业、农旅、农创有机融合,建立融生活生产、生态示范等多功能为一体的现代大型农业系统,就需要更先进的理念,需要科技和高层次人才支撑。‍

川农大领衔建开放的国家级大学科技园‍

记者:川农大与温江区在农业科技和产业化方面的合作,几年前就已经展开,目前合作推进到了哪种程度?

吴德:川农大1906年诞生于成都、成长于成都,曾两次并入四川大学。‍1956年,川大农学院整体迁往雅安,成立四川农学院,1985年更名为四川农业大学,‍随后成为国家“211工程”和“双一流”建设高校。‍

尽管1956年离开了成都,但一大批科研人员仍长期在蓉从事科研活动,分别在温江和都江堰完成了代表中国最高水平的两项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一项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产生了一名院士、三位国家杰出高级专家。‍2010年,川农大成都校区启用。‍

‍当前,成都正加快建设都市现代农业产业生态圈,这是继2016年与成都市签订共建一流农大战略协议以后,川农大进一步融入成都、服务成都的好机会。‍

‍如何把都市现代农业产业生态圈建设落到实处?成都市非常注重‍通过顶层设计,把用于农业发展的土地空间有序、有效地保留下来,然后高效发挥生态效应,来实现对四川农业“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发展的引领性。‍

‍之前,川农大和成都共建了成都‍现代农业产业研究院,与温江区共建农业科业创新中心,建立了川农牛e平台,就是一个e检测平台。还有现代农业发展研究中心,‍目前已经有30多家企业驻扎温江,下一步四川农业大学科技园项目要进一步建设5个综合体,‍分别是植物生产研究创新中心、动物生产研究创新中心、智慧农业现代创新中心、营养与健康创新研究中心等,这些中心将为成都乃至四川提供科技和人才支撑。目前还在建设当中,‍正要申请省级大学科技园,今后要申请为国家级大学科技园,‍对全世界开放。‍‍

记者:您是研究生猪的,那么生猪产业在都市现代农业生态圈怎么落地呢?‍

吴德:目前,生猪生产是全国人民都‍关注的一个问题,尤其是非洲猪瘟发生后,‍肉食品生产成为涉及每家每户的民生问题。‍都市现代农业生态圈对于生猪养殖有更高的标准,环保要求更严格、严科学,最重要的是环境的生态,对生猪提升肉质有好处,同时通过种养循环模式来减少污染。成都在邛崃市、大邑县的生猪养殖上,有一些想法和计划,值得期待。

来源:四川在线

相关链接:https://sichuan.scol.com.cn/amsc/202003/57771731.html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