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大全

句子大全 > 句子大全

“金本 银硕”的说法 到底有没有道理?深圳这位校长的话扎心了

句子大全 2016-06-29 14:08:35
相关推荐

2020年全国研究生招生分数线已出,下一阶段是复试。

今年考研人数达340万,堪称“小高考”。

任何选拔性竞赛,参与的人越多,对规则公平的要求越高。

而考研复试中一些人为因素的影响,最令考生担心。

比如,二三本高校考生,报考一线名校的研究生,即使分数较高,通过复试的难度也很大。导师更倾向于把机会留给一本高校的学生。

关于清北等名校的学历,网上有“金本、银硕、铜博”的说法。

意思是,研究生都是“下面”的学校考上来的,清北等名校的本科生才值钱。

俗话说,“英雄不问出处”。可是,职场上,学历鄙视链却客观存在。

我有位同学,在深圳龙华某小学当校长。他说:

“想考深圳龙华的编制教师,至少要求985硕士,而且本科必须是211及以上。”

这话真的扎心了,普通二三本大学生,即使考上了名校研究生,也不能撕掉那张“二三本出身”的标签!

那么,“金本、银硕”的说法,到底有没有道理?

众所周知,我国的高考,尽管还有许多不完善处,多年来一直被指责引导了应试教育。

但在找不到更好的替代方案之前,高考仍然是最公平的人才选拔规则。

因此人们普遍认为,通过高考进入名校的学生,都有真才实学。

高考虽然不是完美的人才选拔方式(所以有了自主招生),但至少较为准确地对学生的智商、性格与心理品质进行了分级。

事实也证明,大多数考上名校的学生,从小就表现出过人的天赋。

所以,名校“金本”的说法没有错。

现在的问题是,为什么大家认为二三本考上名校的研究生是“银硕”,含金量不高。

一种观点很有代表性:现在的考研,拼的是体力,而不是智力。

这与人们对各学科的惯常认知一致:

考研的公共科目是英语和政治,只需要“死记硬背”;专业课是从特长兴趣出发,也不会太困难。

二三本考上名校研究生的,只不过是吃苦耐劳之人,不算真正的人才。

这种说法有失偏颇。

高考科目较多,学生必须全面发展,才能考出好成绩。偏科的学生容易被淘汰。

考研偏重专业,偏科的学生才有机会脱颖而出。

全才是人才,偏才同样是人才。

有时候,偏才比全才发挥的作用更大。

当然,以上分析,是建立在研究生招生规则公平的前提之下。

既如此,为什么深圳的学校招教师,还要歧视本科非211及以上的研究生?

去年,“深圳龙华30万年薪招教师”的新闻轰动全国。

教师这个职业,向来以“工资低压力大”而不受待见。

深圳竟然开出如此天价,一时间,不知有多少人想去深圳当老师。

如果不用学历等硬性条件过滤,想象一下,将有多少人报名?

筛选成本太高,招聘工作根本无法开展。

设置“985硕士”的门槛,范围仍然过大。

只好再加上“本科211”的前置条件,才能将报名人数限定在合理区间。

客观地讲,“全面发展而且专业突出”的人,当然比只有“专业突出”的人更适合当老师。

特别是中小学教师,更需要博学多才、有跨专业发展潜力的人。

我有位朋友是开模具厂的。他曾跟我说过,他招聘模具师傅,不问学历,也不问曾在哪儿做过。直接甩一张图,让对方做一个出来看。再谈去留、谈工资。

但是,在职场招聘中,并不是所有的岗位,都能通过考试与面试,准确地评价一个人的能力,也无法给每个人试用的机会。

这种情况下,就只能设置学历门槛,期望既招聘到优秀人才,又尽量降低招聘成本。

综上,“金本、银硕”的说法并没有道理。全才和偏才,都是人才。职场上设置招聘门槛,是为了降低招聘成本,是从岗位适配的需求出发,并非学历歧视。

考研的学子们,成长不需要理由,拼搏才有更好的人生。加油!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