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大全

句子大全 > 句子大全

停止催促 将美好童年还给孩子 让孩子按自己的节奏成长

句子大全 2016-06-07 21:20:02
相关推荐

朋友每天都在和孩子进行一场催促大战。

吃饭的时候,孩子总是东张西望,朋友很生气,一拍桌子,“别看了,快把饭吃了,不然饭要凉了。“

孩子在写作业的时候,朋友看到孩子很久也没写完,她也总是催:“怎么写这么久啊?”

等到孩子拿回一张低分试卷,她就唉声叹气,说:“什么时候你才能考到100分呢?”,然后就每天把孩子按在书桌前学习,并对孩子千叮万嘱:“这一次你一定要拿100分。”

相信这些话家长都很熟悉,可能每天也都这催促孩子做各种事情,可是家长却忽略了催促教育可能给孩子带来的负面影响。

家长的催促教育

罗宾曾说:“上一代人对下一代人介入的越深,子女的幸福可能性越低。”

成长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而是需要耐心和等待的过程,尊重孩子成长规律,给孩子成长的时间,才是教育的明智之策。

正如《圣经》上说,世间万物皆有定时——播种有时,成长有时,花开有时,凋零亦有时。

花上一些时间来等待成长,不要催促孩子成长,他们有自己成长的节奏,但是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家长却常常对孩子进行催促教育。

比如曾经在朋友圈里流传甚广的“家长陪孩子写作业,却被连夜送往医院”的新闻,刚开始看到这个新闻的时候都会觉得孩子不好好学习,不会写作业,才把家长气的要住医院,但是往背后的原因去深思,其实和家长迫切希望孩子成才的心理是分不开的,甚至有些父母还会有攀比心理,时常把自己的孩子和别人的小孩进行对比,不仅给孩子造成很大的压力,而且在比较当中,也会对孩子的心灵造成伤害,让他们怀疑自己,容易变得不自信。

用另外一种方式来说,家长催促孩子成长的根本原因,很大程度上是我们把希望过度地放在孩子的身上,并且用成人世界的准则来要求他们。

教育学家赵忠心曾说,最好的教育是让孩子通过自学而学会,前提是尊重孩子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秩序。

教育是一件没有办法着急的事情,假如家长催促孩子快点成长,这无异于揠苗助长,不仅很难让孩子进步,而且还不利于孩子的成长。心急的家长没办法给孩子的教育带来好处,而且容易容易导致孩子敏感、暴躁。

曾经,有一段名为《妈妈之歌》 视频在网上爆红。在视频里,我们可以听到一位妈妈急切地催促着孩子,一直在让孩子快一点、快一点,还说快来不及了。

听完这个音频,我想这个声音其实在实际生活中很熟悉,我们家长常常也会对孩子说“快一点、快一点“,这些场景,可以说每天基本都在上演。

从早上的时候,催促孩子早点起床,到吃饭的时候,催促孩子早点把饭吃完,放学后,又让孩子赶紧吃完饭去写作业,写完作业,又催促孩子赶紧去睡觉。这种天天被催促的生活,已经成为孩子生活的常态。

但是家长需要注意的是,孩子有自己的生存节奏,顺应自然的生理节奏对他们而言是最舒服的。家长的各种催促,只会给他们带来很多无形的压力。

心理学家指出,如果孩子的生活节奏过快,会影响身体的激素分泌,对心理和生理都会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

有很多的家长,都在帮助孩子获得成功,催促他们要走在通往成功的道路上,却忽视了孩子的天性,而这些却是孩子最纯真的东西之一,打乱属于孩子自身的节奏,会剥夺孩子的快乐,比如我们总是催促孩子去读书、学习,却忽视了他们只是孩子,爱玩是他们的天性,我们也需要给予他们玩耍的快乐。

让孩子能在正确的时间里做适合在这个时间的事情,让他们快乐成长。

用耐心来等待孩子的成长

不要动不动就催促孩子,这样容易适得其反,非但起不了很好的作用,还容易引发孩子的逆反心理,变得脾气暴躁,或者养成依赖心理,没有独立性,容易敏感。只有用恰当的方式,才能起到好的作用。那么,父母应该怎么做呢?

1.调整心态

孩子的学习是他们自身的事情,家长能起到只是辅导作用,我们家长不能总是用为“为你好“的名义去安排孩子的事情和学习,同时家长也要意识到,学习从来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培养孩子的能力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期间一定有曲折和反复,是没有办法心急的。比如有些孩子在学琴,但是在孩子学琴的过程中也许也会有想放弃的心态,如果这时候家长只是一味地强逼孩子,可能会让孩子更加厌学。

作为家长,遇到困难时,家长要保持良好心态,保持心境平稳,去查找问题的症结所在,并且帮助孩子解决问题。

2.树立榜样

给孩子树立一个榜样,能够帮助孩子成为一个最好的自己,这种效果也会比我们总是对孩子不停的催促来得好。

这些榜样可以是书中的人物,或者历史上有伟大成就的人,甚至可以是自己身边认识的人,可以是自己的父母,也可以是自己的同龄人。通常建议,可以选择同龄人来当自己的榜样,这样可以互相学习。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家长需要注意的是不要老把两个孩子进行比较,比如说“人家考了100分,你才考了几分“、”人家拿了什么比赛的奖,你什么都没有“,我们可以和孩子说自己的榜样有什么可贵的品质,让他们去学习。

3.放下控制欲

一个对孩子充满控制欲的家长,只会让孩子压力过大,亲子间也会竖起无形的隔阂,还容易让孩子养成自卑、敏感的性格。

与其对孩子像影子般的催促,让孩子在压力中苦苦挣扎,还不如适当地地放手,给孩子一些成长的自由空间,而这种懂界限的家长也是孩子所需要的。

停止对孩子的催促,把孩子的节奏还给他们,让他们快乐成长,要相信就算是缓慢爬行的蜗牛,只要能够给予充足的耐心,孩子最后也能品尝到最甜美的果实。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