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大全

句子大全 > 句子大全

人工智能翻译 OR 人工翻译?

句子大全 2016-04-18 04:04:51
相关推荐

当今,人工智能已在能源、健康、机器人、商业情报、教育和金融等领域产生了深远影响。随着2018博鳌亚洲论坛,“腾讯同传”事件引发的热烈的讨论,人工智能翻译(或机器翻译)与人工翻译未来发展的讨论再一次出现在人们面前。其实早在上世纪30年代,就有了机器翻译语言的想法和实践。

20世纪30年代初,法国工程师阿尔楚尼(G.B. Artsouni)提出了用机器翻译语言的想法,并在1933年7月22日获得了一项“翻译机”的专利,叫作Mechanical Brain。这种机械脑的存储装置可以容纳数千个字元,通过键盘后面的宽纸带,进行资料的检索。但是,由于不久爆发了第二次世界大战,阿尔楚尼的机械脑无法投入使用。

1933年,苏联发明家特洛扬斯基(П.П.ТРОЯНСКИЙ)设计了把一种语言翻译为另一种语言的机器,并在同年9月5日登记了他的发明。1941年5月,这部实验性的翻译机已经可以运作。1948年,他计划在此基础上研制一部“电子机械机”(electro-mechanical machine)。但是,由于当时苏联的科学家和语言学家对此反应十分冷淡,特洛扬斯基的翻译机没有得到支持,最后以失败告终。

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ENIAC”

1946年,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的埃克特(J. P. Eckert)和莫希莱(J. W. Mauchly)设计并制造出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ENIAC”。电子计算机惊人的运算速度,启示着人们考虑翻译技术的革新问题。

1954年,美国乔治敦大学在国际商用机器公司(IBM公司)的协助下,用IBM-701计算机,进行了世界上第一次机器翻译试验。

在1月7日的公众演示上,一个女操作员在键盘上使用穿孔卡片输入转写成英文字母的俄语句子:

“Mi pyeryedayem mislyi posryedstvom ryechi”

尽管她对于俄语一无所知,可是计算机很快就输出了英语译文:

“We transmit thoughts by means of speech.”

接着,她又在键盘上使用穿孔卡片输入她完全不懂的另一个俄语句子:

“Vyelyichyina ugla opryedyelyayatsya

otnoshyenyiyem dlyini dugi k radyiusu.”

计算机几乎同时输出了相应的英语译文

“Magnitude of angle is determined by the relation of length of arc to radius.”

第一次机器翻译实验的设计者们

第一次机器翻译取得了巨大成功。接着苏联、英国、日本也进行了机器翻译试验,机器翻译在世界范围内出现热潮。然而新生事物很快就受到了保守分子的攻击。

1964年,美国科学院成立语言自动处理咨询委员会(Automatic Language Processing Advisory Committee, 简称“ALPAC”),调查机器翻译的研究情况,并于1966年11月公布了一个题为《语言与机器》的报告(简称“ALPAC”报告),对机器翻译采取否定的态度,宣称:

“在目前给机器翻译以大力支持还没有多少理由”

在“ALPAC”报告的影响下,许多国家的机器翻译研究陷入低潮,许多已经建立起来的机器翻译研究单位遇到了行政和经费上的困难,出现了空前萧条的局面。

进入七十年代,由于情报现代化技术和人工智能的发展,以及现实多语种翻译的需要,机器翻译出现新的高涨:

01

七十年代初期,加拿大蒙特利尔大学利用加拿大联邦政府翻译局的机器翻译,做成了叫做TAUM—METEO的机器翻译系统,能进行天气预报文章的自动翻译,于1971年开始投入使用。

02

法国纺织研究所TITUS—Ⅳ系统,可进行英、德、法、西四种语言的互译,每种语言有14000个词的词典,每秒钟可翻240个词,于1973年开始使用,主要翻译纺织技术方面的文章。

03

美国斯玛尔特(Smart)通过公司的SMARTRANS系统,可进行英语—波斯语,法语—波斯语的机器翻译,于1975年投入试用。

04

美国国家航天航空局NASA系统,可进行俄英和英俄机器翻译,于1975年投入试用。

05

而我国在“十年浩劫”结束后也重新振作起来,机器翻译研究被再次提上日程。“784”工程给予了机器翻译研究足够的重视,80 年代中期以后,我国的机器翻译研究发展进一步加快,首先研制成功了KY-1 和MT/EC863 两个英汉机译系统,表明我国在机器翻译技术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九十年代,随着网络的普遍应用,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速以及国际社会交流的日渐频繁,人们对于机器翻译的需求空前增长,机器翻译迎来了一个新的发展机遇。在市场需求的推动下,商用机器翻译系统迈入了实用化阶段,走进了市场,来到了用户面前。

1993年,IBM的 Brown 和 Della Pietra 等人提出的基于词对齐的翻译模型,标志着现代统计机器翻译方法的诞生。

在语言服务业中,人工智能翻译技术与各大语言服务商积累的语料相结合,目前市场上许多盛行的计算机辅助工具已经整合了人工智能翻译的引擎,包括西班牙的Linguaserve, 美国的Lionbridge以及英国的SDL等众多优秀的语言服务提供商,都已经在商业服务操作中使用人工辅助人工智能翻译。

21世纪,机器翻译的开发呈现多元化和多种模式,包括翻译软件、在线翻译网络平台(如谷歌、百度和有道在线翻译)等。开发规模不断壮大,开发机构和软件不再限于著名的大公司和企业,如天津大通通译计算机软件研究所的“通译”、中软总公司的“译星智能翻译平台”、北京交大铭泰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的CAT计算机辅助翻译系统等。全国各大城市都有机器翻译的软件开发公司,越来越多的电脑公司也已经把目光和精力投向了机器翻译的开发市场。

2006年,谷歌翻译作为一个免费服务正式发布,并带来了统计机器翻译研究的一大波热潮。

ViaVoice 安装界面

2009年9月,IBM正式推出了ViaVoice Translator机器翻译软件,为自动化翻译奠定了基础。在此之后, IBM 所从事的这项研究项目无明显进展,不久后被放弃。

Rick Rashid 在一次会议上发言

2012年,微软研究部门全球负责人里克·拉希德(Rick Rashid)在中国召开的一次会议上宣布了机器翻译项目的成功。当时他用英语讲话,而一台微软计算机同时将他说的话翻译成普通话,而且是以拉希德自己的声音说出来的,从这点上来看,微软的这个翻译程序已经沾染上了一丝人性。

2016年9月底,谷歌在 ArXiv.org 上发表论文介绍谷歌的神经机器翻译系统(GNMT:Google Neural Machine Translation)。该系统使用了当前最先进的训练技术,实现了机器翻译领域的重大突破。经过在来自维基百科和新闻网站的样本句子上测定发现:GNMT 在多个主要语言对的翻译中将翻译误差降低了55%-85%以上,某些语段的翻译质量甚至超过专业笔译人员,这项翻译技术的重大突破让译界人士大呼“狼来了”。

2016年12月13日,微软发布了最新一代翻译工具(Microsoft Translator),借助智能手机,能够实现实时的语音翻译。目前可以实现包括中文在内的9种语言的实时语音转为文本翻译。

晓译翻译机

2017年初,由中国科技公司科大讯飞和洛可可&洛客联手打造的中英互译机器“晓译翻译机”面市。可以使用语音,文本,人工电话等方式实现人与人之间面对面交流,远程交流,和场景交流。除了能实现中英互译外,还可以实现汉藏,汉维吾尔语互译。

2018年4月8日,博鳌亚洲论坛开启。这是国际级会议第一次正式使用AI作为翻译,也是AI同传类产品首次公开支持讨论型会议。论坛上“腾讯同传”的效果引起翻译界人士大讨论。面对网友群嘲的“一条公路和一条腰带”以及大面积单词无意义重复、大小写及字符混乱的现象,腾讯回应承认,面对博鳌亚洲论坛复杂的语言环境和高大上的专业内容,“腾讯同传”确实出现了错误,答错了几道题。同时,作为创新孵化和落地的 AI 产品,“腾讯同传”还在不断学习和成长当中。

不只是翻译行业,随着人工智能在众多领域的深入发展, 每个人都在关心自己职业的未来发展前景。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