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大全

句子大全 > 句子大全

孔子传授弟子三句话 聪明人能学会一个 就可以转运

句子大全 2016-04-10 00:13:43
相关推荐

最近朋友总是心不在焉,就因为考研失利。

之前考研消息一出,整个朋友圈都被考研大军刷屏,据中国教育在线发布的报告,今年报考人数有341万人,超过了之前的报考记录。

随便翻了翻微博,看到网上很多考完的学生们,仍埋头自习室苦读功课。这样的用功,不免让人又心疼,又赞叹。

我想,这些孩子除了自身努力外,一定少不了优秀的家庭教育吧。正巧今天,翻看了之前买的国学书籍《论语》,心里有些想法。

有些人认为国学不好,会让人学傻;有些人认为国学好,因为是传统文化。但时代不同、国情不同,作为古代的国学经典,未必全部适用于当今的社会。

所以,作为一个国学爱好者,应该持有的态度,就是只学习和借鉴优秀的传统文化。

今天,就和大家聊一聊至圣先师孔子著作《论语·学而篇》中的三句话。

原文: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在古代“子”是指对男子的尊称,类似于我们现在说的“先生”,比如鲁迅先生、胡适先生、杨绛先生等。

尤其,在《论语》里,我们所看到的“子曰”中的“子”都是特指孔子,即孔子说的话。

接下来,我们一一发现其中意义。

01

学习,可以是快乐的事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这里的“时”是指在一定的时候,“习”就相当于复习、练习,“说”这里通“悦”,是指高兴、愉悦的意思。《论语·译注》中,这句话解释为:

孔子说:“学了后又定时复习它,不是很高兴吗?”

刚开始读这句话的时候,我就觉得头疼了下。不知道你们上学,有没有遇到过这样的事?

老师经常劝说我们,不要上完一节课或一个知识点就丢了,要常拿出来复习,才能真正掌握。但对学生来说,“贪玩”是天性,能真正做到定时复习的孩子,是爱学习的。

像表弟,不到第二天要考试,绝不复习。每次都是他妈妈坐阵书房,威逼利诱的压着他复习。这样的复习快乐吗?我看不。尤其是用强硬态度逼着孩子学,更易激发逆反心理,从而讨厌学习。

《爱的教育》里说:“所有的大人都曾经是小孩,虽然,只有少数的人记得。 ”你曾经不接受的父母教育方式,不是又变到自己身上?

只有当孩子被激发出学习兴趣,学习才会成为一件愉悦的事。

众所周知,孔子不仅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还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教育家等。

相传,孔子学生三千,贤者七十二人。学生以习“六艺”,即礼、乐、射、御等技能。所以,孔子说的“实习”是让弟子学完这些技能要领后,反复的去练习,类似于今天的熟能生巧的意思。

放到今天,这句话也有很好的借鉴意义。像之前工作,遇到一个表格问题。怎么操作都不对,就去请教同事,当时记住了。但没过多久,又遇到一个类似问题,又不会了,还得重新找人帮忙。

俗话说,人家帮你是情分,不帮你是本分。一来二去,同事也有些不耐烦了。好在后来,自己又反复操作了多次,终于掌握了技巧。

所以,当你学会某一个知识或技能,要常把它运用到生活或工作中去,这样不仅能提高工作能力,还能收获更多知识。

02

会朋友,可以是件开心的事

子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这里“有朋”,被认为古本《论语》“友朋”的意思。“乐”,常被误认为通“悦”,其实错了。标准版本解释里,正确读音就是lè。

在《论语·译注》中,这句话解释为:

孔子说:“朋友从远方来,不是很快乐吗?”

这句话,从字面上看我们就知道,孔子这句话是很接地气儿的。

在古代,交通、运输业并不发达。从本地去另一个地拜访朋友,都得靠脚走。

像很多古装历史剧里,那些要进京科举考试的人,都得提前准备好几个月的盘缠,背上行囊,步行几十天,甚至几个月才能到京城。

到后面,有马车、轿子这些,有钱人家才雇车马外出,而没钱的人还是步行为主。

所以说,古人出个门真不方便,不仅路程远爬山渡河的,还得随时防着气候灾害、劫匪等。

这样,要是一个朋友步行几十天来到你家看望你,这份感情你不感动?不高兴吗?

这一点,可能对于成年人更有体会。自从学校毕业,大家都忙工作、找对象、开店创业等。能聚在一起的时间少之又少,尤其,又过几年,外出打工、北漂、回家乡创业,身边根本剩不下几个朋友。

所以,每年的同学会、老乡会,大家从四面八方赶到一起,点一桌好菜,吃吃喝喝、说说笑笑,聊得都是青春的美好回忆。这样的友情,就是很怀念的,到场的哪一个人不开心呢?

等到大家各自有了家庭,闲话就没得说了。大多数时候,通讯录里只剩过节的一条问候,或者是朋友圈里的一条动态。这一点,还是蛮现实的。

所以,“千金易得,真心难得”,如果有这样的真心朋友,是值得我们珍惜的。

同样,如果只是为吃吃喝喝、有求于你的朋友,算不上真心朋友,所以没必要过于看重。

03

接受不被理解,也是一种气度

子曰:“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这里的“知”,即知道、了解、理解。“愠”是指恼怒的意思。而“君子”这里指“有德者”。

《论语译注》里这句话是指:

孔子说:“别人没弄明白,我也不生气,这不就是君子吗?”

这一点,能看出孔子鼓励人追求大的气度与胸怀。

《宋朝事实类苑·祖宗圣训》里有一句话:“以大度兼容,则万物兼济。”

我发现,能做到这一点的人,往往性格脾气很好,而且人缘也不错。

要是现实里,碰到那种不被人理解的情况,心情是真不好受。

但有气度的人,不会轻易受到他人影响,而做出不好的行为或言语。

然而,这样的人都知道是了不起的。真正要做到,就需要学会控制和管理情绪,更智慧的处理与人交往间的方法,即现在说的“情商”。

周润发曾饰演过一部电影,叫《孔子》。在电影末尾,迈入晚年的孔子说:“后人理解我,因为这部书;误解我,也是因为这部书。”

然而,他到底也没有为自己辩解过。

有时候,遇到别人不理解你的时候,假装毫不在意或许是最好的处理方法。因为,只要你做的事情是对的,总有一天会被人认可,就像梵高的画作价值一样。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