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大全

句子大全 > 句子大全

穿越中敖境内的八公里古道

句子大全 2016-02-25 17:40:36
相关推荐

中敖镇原属大足永安里,旧名中鳌场,因原中鳌场新街紧邻一个叫“鳌鱼背”的小坡而得名,有长寿、祥瑞之意,1976年后更名为“中敖镇”。

小川东道从中敖穿境而过,途经龙头、回龙、兴隆等社区,全长约8公里。由于古道带来的便利和优势,催生了包括“中敖火龙”“车货工艺”等富有特色的传统文化。

这里,

成为了重走小川东道的第二站。

“三尊佛”前寻古道

7月30日,在领路人姚乃国的带领下,小编一行来到了小川东道在高坪镇与中敖镇的交界处。据当地的老人们说,这里的“三尊佛”就是以前古道通往昌州(今“大足”)和普州(今“安岳”)的最高点。

据一位66岁的蒋姓村民介绍。“三尊佛”是一龛由整石块打造的石质佛像,由三个高约1米的大佛像和五六个小佛像构成。“三尊佛分别代表着过去、现在和未来,以前还没修公路的时候,这里经常有人路过,不管是本地人还是外地人,大家都会进来祈福。”

在“三尊佛”前,一条湿滑的石板路藏在草丛中。“这就是当时连接川渝地区的古道,往里走能通往四川,朝着反方向走能通往重庆。”蒋姓村民指了指路径说道。

层层青苔掩盖了古道的面容,却抹不去岁月沉淀的记忆。

沿着石板路往下走,一段38级约两米宽的古台阶映入眼帘,台阶边缘被磨得光滑,中间有些凹陷。据74岁的老人彭三德回忆,在他小时候,这里经常有挑夫、马帮经过,运着豆子、煤炭、盐巴等货物。

“从中敖方向过来的人是走上坡,大家经常在这里落脚歇气,口渴了就向附近的村民讨水喝。本地人热情,不仅给他们盛水,还端凳子给他们坐。”彭三德说,以前古道附近有五六家栈房(旧时的旅馆),天黑了,如果路人们还没走到目的地,就花几分钱在栈房住一晚,第二天早上继续赶路。

至于栈房是何时兴起的,当地老百姓也无从知晓,他们只听老一辈说:大部分栈房都是祖辈经营。后来,大安路建成通车,栈房才随着古道的没落逐渐消失。

如今,不再具有重要交通作用的古道被分割得七零八落,大部分被掩埋在农房和公路下,无法寻找遗迹。

站在古台阶消失的地方,回头一望,似乎能看到旧时来来往往的过客,匆匆忙忙的脚步,影影绰绰的灯火……

“望乡台”上话乡愁

“再往下走就到‘望乡台’了,那里还有一家没拆除的老栈房。”在彭三德的指引下,小编一行沿着大安路继续走了近3分钟,拐进左侧的岔路口,步行了一段乡间小路来到了“望乡台”。

眼前,一个古朴的穿斗房如古稀老人般倚在一间新修砖瓦房旁。“这家栈房的老板姓刘,现在刘家后人都搬出去了,这屋子没人住了。”彭三德说。老栈房前静静地卧着一段百米不到的古道,直指向一处宽敞的坝子——“望乡台”。

站在海拔较高的“望乡台”,视野一下子就变得开阔了。据当地村民介绍,那些离乡背井的中敖人回头一望,家乡美景尽收眼底,所以有了这个名字。

“望乡台”下有一块约3米高的石碑,还有一截埋在土里,由于风化较为严重,部分碑文已看不清,只依稀见得“皇清光绪十一年五月”“甘棠遗(字迹模糊)”等字样。碑前的小径就是入境中敖的古道,如今已被丛生的杂草和垮塌的泥土掩盖。

制伞户旁存遗迹

离开“三尊佛”和“望乡台”,记者一行驱车来到“永安铺”,从这里下车,沿着左侧人行便道可以一路步行至古道上有名的制伞户——“师家屋”和“顾家屋”。

这条路平坦又安静,两边都是宽阔的农田粮地,在预制板铺设的便道下,能零星发现一些未被完全掩盖的老旧石板路。

阵阵微风拂过,稻香扑鼻而来。

“以前,大家干农活的时候还会唱《薅秧歌》解乏,你一句我一句可热闹啦!现在的年轻人倒是没听过,但在我们年轻那会儿,男女老少都会唱!过路人都要搭上一句!”附近村民说。

薅秧,是农民在水稻插秧后不久进行的除草拔秧的一种田间劳作,而薅秧歌就是在这样的传统劳作背景下,由世世代代的农民创作流传下来增添劳动情趣、解除疲乏的山歌。

一行人一边沿着古道的路径继续走,一边欣赏着田园美景,不知不觉便到了“师家屋”和“顾家屋”的老宅。本想进去一探究竟,但遗憾的是,老屋的主人都已迁往外地,屋子常年紧闭已成危房。

庆幸的是,记者在两家制伞户旁都发现了古道遗迹,从光滑的青石板上可窥见当年四米余宽的官道规模。如今,繁华的古道已成静僻小巷里的过道,雨天,从屋檐上滴落的水滴在石板上凿刻出时间的印记。

“师家和顾家的先辈是湖广填四川过来的移民,造油纸伞的技艺也是他们从老家带到中敖来的。”对本地历史文化颇为熟悉的撰书人姚乃国介绍,大部分中敖人都是清代以来,通过“小川东道”过来的移民。

除了油纸伞外,各地移民和本地住户,通过一双双巧手,源源不断地生产出竹篦、刷子、算盘、车货等手工艺品供应给五湖四海的商旅。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变迁,这些技艺逐渐被机器所替代,很多手工成品都难觅踪迹。

“火龙”游走留神韵

“师家屋”和“顾家屋”地处中敖场镇的“上游”——龙头社区。从龙头社区,途径回龙社区,到兴隆社区约1500米长的路段都是古道过境之地。这是中敖镇的繁华地段,也是“中敖火龙”游街的路径。

如今,大安路穿境而过,古道已不复存在。沿着古道修建的财神庙、古戏台、濂溪祠、川主庙、忠义祠、回龙阁、南华宫和禹王宫也都被城市改造后的居民楼所代替。现在,仅有半边庙(舒成岩摩崖造像)和永兴寺两处开放性宗教活动场所为首的佛教寺庙仍香火鼎盛,其余的寺庙宫祠已是荡然无存。

据史料记载,中敖火龙有近800年历史,是为纪念宋末忠臣池州太守赵昴发的忠孝文化活动。赵昴发,昌州永安里人,即今大足区中敖镇人。德祐元年(1275年)元军攻城,城破,临死不降,战死于池州(今安徽贵池县)。

家乡人为缅怀他忠君爱国的行为,每年春节都要用火烧龙来纪念这位民族英雄。中敖火龙历经多个朝代,演化为祈福、求平安的民俗文化活动。2011年,中敖火龙被列为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正月里烧火龙那才叫一个热闹。除了本地人,很多外地人都会专程赶来观赏夜晚火龙游街。”姚乃国说,威猛艳丽的彩龙是形,而火才是它的精气神,每当表演到高潮的时候,观众就会手拿烟花洒向巨龙,让其浴火重生。

穿梭在这条被水泥路面掩埋的古道上,当年“中敖火龙”游街的场景如同蒙太奇一般浮现眼前:道路两边人头攒动,舞龙者赤膊上阵,技艺娴熟地挥着浑身通明的彩绘长龙,神韵十足的巨龙时而昂首欲飞,时而盘身酣息,时而蠕身遨游……

由于各种原因,“中敖火龙”已经多年未在街上游走,但却迈向了更广阔的舞台。“我希望有生之年能再次看到‘中敖火龙’出现在这里,在这条属于它的街道上腾飞翻滚。”姚乃国说。

“双贵桥”上忆乡贤

据当地老百姓介绍,兴隆社区是“中敖火龙”遨游的终点站,表演接近尾声,“中敖火龙”便从这里“打道回府”。

在回龙社区和兴隆社区的交界处,记者一行发现了一座被多次翻修过的桥。

“这就是小川东道途经中敖境内有名的‘双贵桥’。”姚乃国介绍,古时该桥为木质廊桥,搭有桥顶的结构,关于这座桥的传说有两种。

其中一种说法称:该桥原为“跳墩桥”,由于明朝万历时期当地一门中两进士,相传二人为冯生虞、冯生志。进士为官后回乡将安全隐患较大的“跳墩桥”改建成美观结实的木质廊桥,由于一家人出两名进士“贵人”,家乡人感念修桥之功故而取名“双贵桥”。

据《香山县乡土志》记载:冯生虞,字德卿,大足人。万历丁丑(1577)进士,九年来知县事。又据光绪《大足县志》卷七《冯生虞传》记载:冯生虞,字德卿,县西人…熹宗立,悯生虞以忠见谪赠封太常寺少卿,今县西中螯乡有生虞故里碑。中敖回龙阁有地名“天官屋基”,有关于“冯天官”的传说,大家推测回龙阁天官屋基可能是冯生虞旧居,但冯生志暂无资料记录。

另一种说法是:中敖是小川东道的一个重要驿站,聚居而来的移民在此形成棕靛、鳌鱼二场,一河相隔。两场居民各自抱团,兴建庙宇、会馆,形成帮派,为市场利益争夺不休,后经中敖两贤蒋作霖和蒋作宾相约两场执事、各庙宇、会馆行首,秉承大义、捐弃前嫌,打破两场界限,捐资修建联通两场的木质廊桥,取两场携手发展,以和为贵之意,命名为“双贵桥”。

跨过“双贵桥”,沿着大安路继续往前走会经过大屋场、腰鼓桥,小川东道由此进入龙岗街道。

文图:黄小倩 黄舒

编辑:张力 赵振中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