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大全

句子大全 > 句子大全

感悟乡愁味蕾 走近你不知道的甘肃舌尖上的非遗美食:岷县点心!

句子大全 2016-02-19 05:16:41
相关推荐

引言

自从6月13日国家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以来,突然发现对于老家甘肃很多的特色其实并不了解。只知其名,不明其意,更谈不上刨根究底去了解。

这两天突然就想把甘肃的非遗美食讲述出来,不仅自己了解一番,也更多人能够了解甘肃。

非物质文化遗产蕴含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想象力和文化意识,体现着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和创造力。

甘肃地广物博,历史悠久,几千年来诞生了很多衣食住行方面的民俗瑰宝。

就非遗美食而言,主要有岷县点心、静宁烧鸡、河州黄酒、天水呱呱、陇西腊肉、会宁石磨炒面、兰州清汤牛肉面、正宁王录拉板糖、迭部青稞酒等,很少有人全部品尝过。

小编就带大家了解一下甘肃舌尖上的非遗美食,品鉴甘肃绚丽。

岷县点心

经得千百年流传至今,必有经久不衰的灵魂

据史料记载,点心是由古代美食“酥”发展而来,是一种甜馅的酥饼,可以追溯到到汉唐时代。

岷县点心前身的发起源于丝绸之路甚至更早的茶马古道,目前传承下来的则有200多年历史。

岷县因地处甘川公路过境地,自古以来就是商贾云集、商品集散的繁华商埠(shāng bù),有“陇上旱码头”之称。

自唐代以来,茶马互市就在这里得到发展,明代达到鼎盛时期。

岷县点心就是在传统工艺的基础上,吸收南北点心制作工艺,逐步形成的特色食品。

岷县点心文化工艺

岷县点心的主要特点就是皮薄个大,分量足,因为加工原料丰富,生产工艺考究,百吃不厌,是难得的美食。

时光回转,200多年前,岷县点心由于原材料品种单调,加工方式落后,点心馅是蜂蜜拌面粉,点心皮为白面和油,然后放在铁鏊里用木炭火烤熟,吃起来像烙甜包子似的。

清末民初,随着商贸交易日益活跃,南来北往的客商云集岷县,同时也将各地的点心制作技术和各种原料带了进来。

岷县点心就在吸收南北风味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味。

目前,岷县点心馅里包含诸如绿红丝子、玫瑰花、核桃仁、花生米、冰糖、白砂糖、豆沙和各种香料,炮制也由原先的手工捏制改变为木模具制作。

点心表面烙印上各种花鸟图案,既好吃又好看。

岷县点心的馅跟皮

馅是把小麦面粉里面的精粉蒸熟,晾干粉细,然后放入大油、清油、芝麻、花生米、核桃仁、红绿丝子(桔皮用糖腌制后切成的长条)、玫瑰花(也需用糖和酒腌制)拌匀待用。

面皮制作,把水、油、面按照一定比例糅合制作,对半的油与面搅匀就是油面,也叫“酥”。

把皮面和油面卷成面卷,擀开,然后包入馅子,呈圆形,然后压扁,最后在点心表面用食用色素压花,并压上黑白芝麻,然后用铁鏊加木炭烤熟即可(现在已改用烤箱烤制)。

岷县点心的唯美味道

岷县点心的味道可以用16个字来概括,油而不腻、风味独特,酥软可口,皮薄如纸。

2010年岷县点心工艺被列入第三批甘肃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

小编话说结语

一地方必有一传奇,甘肃美食传奇只不过有点多而已。

美味对于本地人来说,是满足口欲的良品。

对于异乡游子来说,是回忆乡愁的良药。

对于喜好美食的人来说,是寻找到心中良配的欣喜。

岷县点心传承百年,这就是你找到的乡愁良配。

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乡愁良配。

走近你不知道的甘肃舌尖上的非遗美食:静宁烧鸡!吃鸡了吗?

你懂甘肃吗?走近甘肃舌尖上的非遗美食:河州黄酒!你喝过没?

走近你不知道的甘肃舌尖上的非遗美食:天水呱呱!你吃过吗?

走近你不知道的甘肃舌尖上的非遗美食:陇西腊肉!你吃过吗?

走近你不知道的甘肃舌尖上的非遗美食:陇西腊肉!你吃过吗?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