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大全

句子大全 > 句子大全

“让每一面墙壁会说话”——贵州师范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一瞥

句子大全 2016-01-23 09:15:56
相关推荐

“大学四年,读完自己喜欢的书籍,做一个灵魂有香气的人。”“这个唯一能让我安放心灵的地方,再见了!”“毕业了,相信有一天,母校为我骄傲。”……走进贵州师范大学花溪校区图书馆,迎面而来的是一幅巨大的香樟树彩绘,吸引着人们目光。香樟树下的数千张留言贴,真实记录了学生们校园生活的心路历程;在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历届师生的奖状、专利等荣誉证书,挂满了走廊、楼梯的墙壁;走进文学院,浓浓的墨香扑鼻而来,随处可见该院师生留下的书画作品;在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独具匠心的园林创意让人眼前一亮……校园里,还有许多类似这样又各具特色、由师生共同打造的“风景线”。

校园的每一个空间,都具有潜移默化的育人功能。“让每一面墙壁会说话。”这是前苏联教育家斯霍姆林斯基的一个观点。他说:“无论是种植花草树木,还是悬挂图片标语,或是利用墙报,我们都将从审美的高度深入规划,以便挖掘其潜移默化的育人功能,并最终连学校的墙壁也在说话”。在贵州师范大学,教书育人,不仅仅依靠课堂、依赖教师,环境也在润物细无声般浸润和濡养学生。

贵州师范大学北门大厅内的香樟树墙绘

励志墙

走进图书馆北门,一幅枝繁叶茂的香樟树壁画映入眼帘,数千张色彩斑斓的留言贴张贴在墙壁上。仔细瞧瞧,有的写着“期望学业有成”,有的写着“希望同学情谊天长地久”,有的写着“毕业啦!真的有点舍不得,师大雄起!”……读来只觉青春、活泼,独具校园风情。

“2016年4月图书馆刚开馆时,这里原本是一面大白墙。后来图书馆邀请了美术学院的三名学生发挥特长,在此绘制一幅以”致青春“为主题的高约6米、宽约25米的香樟树壁画。”图书馆副馆长钟文一告诉记者,香樟树高大挺拔,树形优美。1953年学校由雪涯路搬迁到宝山校区时,师生们在校园里种植了成片的香樟树。如今,这些香樟树已成为贵州师范大学校园的标志性风景树。

以香樟树比喻整个学校,寓意深远。

2016年6月,恰逢花溪校区首届学生毕业,与学校结下深厚情谊的毕业生们,自发在便利贴上写几句心里话,并张贴在香樟树壁画上。渐渐地,这里被当成毕业墙。“随着时间的推移,越贴越多,这幅香樟树壁画不仅成了毕业墙,更是在校学生们的励志墙,成为图书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钟文一表示,不少外宾来图书馆参观时,也会在香樟树壁画上贴上留言贴,并拍照留念。

荣誉墙

校园文化最容易千校一面。许多学校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张贴悬挂格言警句、校规校纪、安全标语等,把教室装扮得五彩斑斓,其结果呢?很多学生往往视而不见。开关旁,“节约用电”标语赫然醒目,但很多时候教室里空无一人,却依然灯火通明。

为了让“每一面墙壁会说话”,贵州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结合实际情况推陈出新、不断探索。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一楼过道,是出入该学院的必经之地。墙壁上,挂满了该学院历年获得的各项荣誉。“这些荣誉证书都是原件,有些证书有数十年的历史,可以说是‘镇院之宝’,凝聚着历年师生们努力奋斗的成果。”该院党委书记杨建红表示,在醒目位置展示这些荣誉证书,就是要让全院师生以学院为荣,激励师生们再接再厉,再创辉煌。

走进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历届师生获得的奖状、专利等荣誉证书,几乎挂满了走廊及楼梯的墙壁。“由于空间限制,目前展示出来的奖状、专利等证书,仅是一部分。”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党委书记郑继明说。

“每次路过教学楼走廊,看着老师及同学们获得的一份份沉甸甸的荣誉,既为他们感到自豪,也为自己默默定下赶超目标。”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一位学生告诉记者,很希望在毕业前,也能够在学院荣誉墙上,留下自己的印迹。

历史墙

在图书馆广场西面,一幅数十米长的壁画让人流连忘返。壁画上,用卡通人物的形式将谢六逸、杨宪益、吴雁南、项英杰、张英骏、杨明德、萧文灿、王克仁等贵州师大的“八大家”绘在墙上,并将贵州师大建校史“图表化”绘在墙上。在公共教学楼及各学院教学楼,曾在贵州师大任教的历史知名专家,也被用文字、图像、雕像等形式展示在墙壁上。

贵州师大建校史上,可谓是人才辈出。在上世纪四十年代初,国立贵阳师范学院草创之际,就聚集了我国着名文学家、出版家、新闻教育家谢六逸,世界知名文学翻译家杨宪益,以及化学家夏元栗、谭勤余,数学家刘薰宇、萧文灿,文学家陈逵、曹未风等学者。在当时抗战大后方的艰难岁月里,他们殚精竭虑,为学校持续发展奠定了牢固根基。新中国成立以后,贵州师大的人才队伍不断发展壮大,逐步形成了一批批以名师为核心的学术团队。

“仅用短短一两分钟时间流览卡通壁画,就能大体了解到贵州师大70余年的建校史,感受到贵州师大深厚的文化底蕴,一股以校为荣的自豪感油然而生。”一位正在欣赏卡通壁画的学生表示,先辈们的高尚师德和奋斗精神更是全校师生学习的楷模。

创意墙

校园墙壁还是师生们涂鸦创作、展示才华的阵地。

在文学院,随处可见的书画作品,营造出浓厚的文学氛围。“这些书画作品均是学院师生的原创作品。”文学院党委书记刘海表示,这些原创作品中,不乏大师级佳作。

竹林深处、莲池倒影、仙鹤展翅……在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一楼,有一处颇具古风韵味的角落,远看似清风徐来般悠然美好,走近一看,原来是个迷你版的生态荷花池造景。据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党委书记杨建红介绍,这里原本是一处空置的过道,不久前由园林专业师生共同设计完成,立马就变得生动起来。“这里也是咱们上下楼的必经之处,过往的师生无不驻足观赏,拿出手机来拍照合影。”

在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党员活动室,一幅红色的竹林壁画让人赏心悦目。为何将竹子绘成红色的?原来,在该活动室角落,一根红色的消防管道甚是碍眼。“这也源于学生们的小创意。”据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老师介绍,将竹子绘成红色,是为了让红色的消防管道与壁画浑然一体。

在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墙上一棵特别的树与“奋斗青春 放飞梦想”的文字显得格外显眼。仔细一瞧,树是由废弃的彩色电线拼成的,字不仅立体还自带LED灯。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院长支启军介绍,这面墙不仅由学院师生设计制作,更是他们亲自焊接、调试而成的,充分展示出了理科师生的动手动脑能力!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