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大全

句子大全 > 句子大全

独家对话“民国无名女神”女儿:母亲人美 心善 还很纯

句子大全 2016-01-19 10:08:48
相关推荐

【新民晚报·新民网】这两日,《一本文庙老相册,竟记录了民国无名“女神”的一生》一文一经发布,便在朋友圈刮起一股怀旧风。文章的作者无意间翻开了一本老相册,于是照片中民国“女神”的一生便随相册渐渐展开—— 就是这么巧!此文的原创作者“海上明月”正是新民晚报的记者沈月明。文章经过大家的热情转发,寻找“女神”的线索随即浮出水面。 就在发文的第二天,我们的记者沈月明就联系上了相册主角——李伟华老人的外孙,并于今天独家采访到了远在澳大利亚的李伟华女儿撒明。 李伟华的女儿撒明 撒明说,是澳大利亚的朋友转给她看了《无名“女神”》一文,她看到后眼泪就下来了,她为妈妈感到骄傲,虽然妈妈的一生是平凡的,但回想起妈妈的一生,她感到妈妈确实有很多不平凡的特质,妈妈人“老好的”,很善良,很“纯”。同时她特别提到,妈妈是一个特别开朗善交际的人,到哪里都是中心,因为她对别人都很好,做人也很大方。 李伟华幼年生于广东,随后随父母来到上海。外公外婆最初在汉口路开了家广东小饭店,妈妈也在店里帮厨。 1950年,李伟华结婚,同年大儿子出生,过两年生了撒明,小儿子1957年出生。撒明说,因为小儿子生得晚,母亲特别宠爱他。遗憾的是,小儿子不幸于2009年就去世了。 在撒明眼里,母亲其实是一个职业女性,家务活做得不多,文革以前家里请保姆,后来她也学着做饭。撒明一直记得母亲做的“八宝填鸭”简直是绝世美味,到现在还想念。她自己生儿子时,母亲来照顾她,给她做粤式姜汤猪蹄,整个弄堂都闻得到香味。 对于三个子女,李伟华爱得深沉,但一直放手让他们去成长。她和哥哥很小就上寄宿学校,母亲经常到东昌中学来看他们。撒明和哥哥是老三届,后来上山下乡,她和哥哥都很踊跃,其实家里只需去一个,但母亲说,外面的天地很宽广,要去就去吧,在生产组里没啥大出息。 撒明回沪后,换过很多单位,初时在建工局职工医院,后来去徐汇区中心医院,无论到哪里,母亲都会来看她。哪怕她去了澳洲,母亲也专程来过。撒明说,母亲一方面是牵挂孩子,另外,也想感受她年轻时未曾圆的梦吧。 正如她少女时代的很多照片一样,撒明说,母亲是一个新女性,思想很开明,也非常时髦。她记得小时候,母亲穿着旗袍,穿着高跟鞋走在弄堂里,噔噔噔的,一路的人都看着她,但总是很自信,旁若无人地走。小时候母亲还经常特别喜欢给她烫头花,把女儿打扮得像洋娃娃一样。 让撒明印象深刻的是,妈妈是一个非常与人为善的人,也周围人的关系都很好,因为她很大方,也乐于助人。她小时的小伙伴到晚年都一直有来往,饭店里的同事和她关系也很好。她父亲有四个姐妹,母亲和小姑们关系都特别好。 撒明说,母亲是一个很有亲和力的人。她不仅形象美,气质佳,而且声音也很好听,脆脆的,是一口非常标准的上海话,可惜都没有录下来。普通话也讲得很标准,当然她的广东话也是非常地道的。母亲还挺幽默,经常和大家一起讲笑话。她是特别开朗的人,有时高兴了,笑起来哈哈哈的。 说起母亲的晚年,撒明有点伤感。母亲晚年生了比较严重的心脏病,但一直自责如果她在上海母亲也许不会走得这么早,装个支架什么会好些。但母亲走得还算安祥,晚上睡下去,第二天早保姆怎么也叫不醒,才知道仙去了。 撒明觉得母亲特别了不起的一点是,母亲居然那么早就有遗体捐献的意愿,这在当今也是非常开明和有奉献精神和举动。她觉得这与母亲非常响应“号召”有关,当年他们兄妹上山下乡是这样,国家号召市民捐献遗体,她就非常主动地去响应了,这了说明她的心中是有大爱的。 撒明一直记得一件事,母亲去世前三月,她专程从澳大利亚回沪陪病中的母亲。她推着轮椅和母亲走在小区里,母亲会半开玩笑地对老邻居说:你看我漂亮还是我女儿漂亮?她要回来前,母亲告诉她,来看我不要带其他东西,带些花来就可以了。出了院要去外面走走,母亲第一个要去的是花店。 图说: 李伟华晚年与孙辈们在一起 撒明说,母亲就是这个一辈子爱美,也一辈子有童心的人。也许她的身上,确实有一些我们值得学习的精神和气质吧。 (新民晚报记者 沈月明) 本文图片均来自公众号:美国行摄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