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大全

句子大全 > 句子大全

“居家隔离15天 因为大嫂的圆滑与婆婆的偏心 我饱受煎熬”

句子大全 2015-12-22 17:50:12
相关推荐

作者:杨小阳

1

收到一则读者留言:

春节前夕,我们一家三口到公婆家过年,受疫情影响封村封路,不得已在公婆家过了半个多月。

这半个多月真的是度日如年,以至于公司人事只是在群里发布可能复工的消息,我就以单位马上复工为由,迫不及待和老公孩子回了自己的家。

这一路六个小时,我坐在副驾驶位,满腹心事,写下了这则留言。

我公婆属于镇上比较富裕的人家,公公是一个小私营企业主,他们住的是一栋两百多平的自建别墅,带院子的那种,种着花花草草和各种蔬菜。

实事求是地说,这半个多月,老公和孩子过得都很开心。公婆对我也挺好的,每天就是吃喝,什么也不用做。

但是,我的内心却饱受煎熬。并非疫情原因。

我老公有一个哥哥,在上海做生意。这次一起回家过年,因为疫情,也留在了老家。

大嫂长得比我漂亮,挣钱也比我多。

在公婆家的半个多月,婆婆不止一次地当着全家人的面,夸大嫂能干,会过日子,孩子教育得好。

每次做饭,总是有意无意问大嫂,想吃什么。

虽然也会象征性地问问我,但我知道,我的意见并不重要。所以,我每次都会说,随便、都行。以至于后来几天,婆婆不再征求我的意见,只问大嫂一个人。

和老公说起此事,他说我无聊、多心,婆婆喜欢问大嫂,那是因为大嫂性格开朗,和谁都聊得来,每顿饭都夸妈做得好吃,还帮忙摘菜、洗碗。不像我,一天到晚捧着手机,和谁都说不到三句话。

他居然说我:天天啥都不干,只负责吃,还有什么不满意的!?

我都气哭了!

别人不待见我,倒也罢了。他是我老公,居然也这么说。是不是太过分了?!

而且,我觉得大嫂这个人太圆滑、太世故,婆婆又不是亲妈,她怎么可能真心实意对婆婆好?

其实,从结婚以来,我都觉得婆婆偏心大哥大嫂,只是以前不在一起生活,没有感觉那么明显。而且,因为大哥经济条件比我们好得多,公婆在经济上,对我们补贴更多一些。

但是,经过这半个月相处,我发现,在公婆心中,还是大哥大嫂更重要,他们对大哥大嫂的孩子也比我们的孩子好。

可我老公偏说他父母不偏心,是我想多了。

真的是我想多了吗?

2

回复这条留言之前,先讲个故事吧。

有一个小女孩,

学习不好,脾气却不小。

长相一般,个性却不一般。

话虽不多,心理活动却不少。

另一个小女孩,

学习很好,脾气也不差。

相貌美丽,个性也温和。

说话可爱,做事也靠谱。

这样两个天差地别的孩子,却是亲姐妹。母亲常开玩笑说,父母好的基因都遗传给了妹妹,坏的基因都遗传给了姐姐。

却不想,一句无心之语,姐姐嫉恨了多年。

不如妹妹脾气好,不如妹妹学习好,不如妹妹人缘好,不如妹妹会说话,不如妹妹长得好 总之,哪儿都比不上妹妹。

周围人的评判,加上妹妹身上每时每刻散发出来的璀璨光芒,让姐姐感觉自己犹如生长在被浓密的叶子遮住了阳光的大树下的一棵小草,挣扎着荒凉着。

父母一样供姐妹读书,姐姐把自己学习不好归咎于没有遗传到父母好的基因,却没有看见妹妹比自己付出了多少努力。

父母一样跟姐妹说家里的经济状况,姐姐把父母不给自己买新衣服理解为父母偏心妹妹,却没有看见妹妹为了减轻家庭负担,谎称学校要求只能穿校服。

父母一样跟姐妹说要好好学习,姐姐把父母的鞭策看作父母嫌弃自己不如妹妹的借口,却没有看见妹妹每次听了父母的话后学习更进一步。

就这样,在父母的“偏爱”中,姐妹都长大了。

长大后的妹妹,经过多年努力,成为了一个有学识有智慧的女子,加上本身长相俊美,工作后也有时间和金钱打扮自己,越发地亭亭玉立,讨人喜欢。

长大后的姐姐,因为长年嫉妒与心理失衡,在工作与人际关系中困难重重。她一直把自己的不顺归结为父母 “偏心”,归结为妹妹“抢走了父母的爱”。

直到28岁那年,她遭遇了流产又离婚,父母无条件接纳了她,妹妹无隔阂照顾了她。她在劫难中走进心理医生的诊室,方才看清这么多年蒙蔽自己双眼的,并非父母的“偏心”,也不是妹妹的“夺爱”,而是自己的自卑与嫉妒。

自卑,划出了一条保护自己的银河。

嫉妒,筑起了一堵疏离他人的高墙。

同一家庭的子女,从外部环境看,生活在相同的家庭小环境和社会大环境中。

但是,放在每个孩子身上,由于天生的性格特征与气质类型不同,父母对待不同孩子的方式也不可能完全相同。

对同一家庭的不同孩子来说,就形成了完全不同的微环境。这个微环境,叫作个人感受与认知。

个人感受与认知常常是主观的,甚至是歪曲的,尤其是当一个人克服不了嫉妒心理的时候。

3

再说读者留言。

大嫂长得漂亮、挣钱多、性格开朗、会说话。这样自带光芒的媳妇,正常的婆婆都会喜欢。

有血缘的亲人,尚且更喜欢那些各方面都优秀的孩子,何况是没有血缘关系的婆婆?

读者和大嫂两个人,从她老公的话语来看,也是差距尽显。这种差距不仅体现在外部条件,更体现在两个人的格局与智慧上。

同样是面对婆婆问“吃什么”的问题,大嫂可能是给出了真实的回答,可能是帮忙一起做,可能是表达了感谢。无论哪一种,都代表了大嫂对婆婆“做饭”这件事的尊重与感激。

读者的“随便” “都行”则处处透着敷衍与应该,或者像她认为的那样“我的意见不重要”。

同样是在婆婆家待半个月,大嫂会帮助婆婆做事,与家人聊天,或许还会说些或者做些让家人感觉愉悦的事。

读者若真如她老公所言,“一天到晚捧着手机,和谁都说不到三句话”,在任何人看来,都有疏离与冷漠之感。

这么看来,婆婆即使真的偏爱大嫂,也合情合理。

读者需要面对的,并不是婆婆偏爱大嫂这件事,也不是老公的态度问题,而是如何克服自己的嫉妒心理,对大嫂比自己“优秀”的嫉妒,对婆婆“偏心”大嫂的嫉妒。

唯有如此,才能用平和的心态面对家人,也才能摆脱“别人都不待见我”的自我嫌弃心理。

伯兰特.罗素在《幸福之路》中写到:嫉妒大多是童年时期的不幸所造成。比如,一个人在童年时期因为家人偏爱兄弟姐妹,养成嫉妒的习惯,进入社会后,会不自觉地搜寻那些侵害他的不公平。如果真的存在,他很快就能找到,如果没有,他就会用想象来创造。

在人际交往中,他一开始就预设自己是一个没人喜欢的人,最终用行动把自己的信念变成了现实,从而导致了自己很不快乐,甚至“很生气”“饱受煎熬”。

这样个性的人,注定是不快乐的。因为自尊过于脆弱,情绪过于敏感,在家人和朋友看来,多少有点“没事找事” ,从而导致他人有意无意的疏离。

其实这一切不过是因为人在妒火中烧时,很容易失去理性与判断,或者说,看不见自己的嫉妒情绪,尤其是对身边的人产生的隐性嫉妒。

伯兰特.罗素说:普通的人性中,最不幸的就是嫉妒。因为嫉妒是快乐的最大障碍。而想要快乐,想要增加幸福感和提升格局,就要学会将嫉妒变为钦佩和欣赏。

救治嫉妒的良方是:培养精神纪律,即不作无益之想。

如果读者能够学会钦佩大嫂的智慧,感激婆婆的付出,她就能感受到自己的富足,也能赢得家人的尊重。

如果姐姐能够学会欣赏妹妹的优秀,感恩父母的疼爱,她就能克服自身的缺点,也能得到心智的成长。

- END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