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大全

句子大全 > 句子大全

杭州城里的一家土布馆 一位女子的寻梭之旅

句子大全 2015-12-13 07:53:04
相关推荐

(钱江晚报记者 王丽/文 林云龙/摄) 唧唧复唧唧 ,两鬓斑白的老母亲坐在织布机前,脚踩着踏板,右手手指弯曲,手中的梭子轻轻巧巧地一扔,穿过密密实实的线,落在左手。这样的身影,在杭州小巷三寻土布生活馆,你还能亲眼看到。

小巷三寻的馆主名叫郑芬兰。她和她的母亲郑小花都是土布纺织技艺的传承人。十年前,郑芬兰离开家乡磐安,来到杭州读大学。这之前,她一直穿着母亲做的土布衣裳。 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 ,手织布这个从前曾是家庭妇女必备的技艺,现在,懂的人却已是凤毛麟角。

传了四代的百年老织布机,能织出精美的明式 云布

馆里的这台老织布机是郑小花的外婆留下来的,传了一代又一代,到现在已有100多年的历史。郑芬兰坐在织布机前,手中的木梭来来回回,她正在纺织的是一种特殊的面料 云布 。

云布 又称 丝绵 ,是以棉纱为经线、丝绸为纬线织成的。 云布 是明代纺织技术的巅峰,郑芬兰和母亲根据史料记载,走访文史及工美大师,反复试验,才成功织出了质地紧密、色样精美、半丝半棉、轻薄舒适的这种面料。据说老底子,皇帝也爱穿呢。

土布生活馆里,有很多有意思的老物件。比如土布做的荷花被,被面上的花纹是用传统的扎染技艺染上的。老底子这是母亲们为女儿亲手做的嫁妆。

在小巷三寻土布生活馆,除了坐在老织布机前亲手体验纺织的老技艺,你还可以体验土布扎染、茶染的传统技艺。 我希望通过体验馆,能有更多人来关注传统技艺,坚守传统文化,希望更多的孩子、年轻人可以参与其中。 郑芬兰说。

馆藏的众多老物件中,灵魂是那一把把老梭

馆里最有意思的老物件,当属那一把把老梭。梭是织布的重要工具,正是靠着它的来回穿梭,棉线才被牵起,最终凝结成布。

为什么收藏梭?说来还有故事。

十年前,在贵州的一个小山村,郑芬兰徒步于此,歇息时遇到一位老人。昏暗的煤油灯下,老人坐在织布机旁, 咔嗒咔嗒 的织布声响起,手中质朴无华的梭子如灵魂般穿行,左左右右。郑芬兰看得痴了,恍若回到童年。当时郑芬兰太激动了,于是对老人说,她想要这把梭。老人睁大了眼睛,有些诧异: 这是我的嫁妆呀!

郑芬兰觉得很不好意思,于是打消了这个念头。不过她对古老的织布真的很着迷,于是索性在小村里住几天。她陪伴了老人四天,她对木梭的点滴喜爱都被老人看在了眼里。在临行前的最后一刻,老人追出了门,把红布包着的木梭放在了郑芬兰的手里,叮嘱她好好珍藏。

郑芬兰说,看到木梭的那一刻,心被猛烈地撞了一下,她想到了母亲,想到了家乡。于是,一个历经13年,至今仍在继续的寻梭之旅就这么展开了。

饺子梭、船形梭、牛角梭、电动梭,7000多把梭子让你眼界大开

西藏、尼泊尔、日本 郑芬兰走到哪里,梭子就收到哪里。在西藏,她曾经丢弃了背包里所有的药物衣服,装了满满65把老梭。

郑芬兰收藏的7000多把梭,虽然都是用来织布的,可形态、材质却千差万别。从材质上看,有木梭、银梭、铜梭、铁梭、骨梭;以形状来看,有枣核形、马刀形、饺子形、船形、车形、角形、针形 千奇百怪,无奇不有。

比如中原地区的梭子形似饺子,又名饺子梭。江南地区的船形梭,中间空两头尖,就像水乡停泊的小船。来自海南的 大马刀 梭子造型就真的如其名。浙江的梭子更是自带两个小滚轮,被郑芬兰戏称为 风火轮飞梭 。来自德国的早期电动织机梭,重达1公斤多,是迄今为止收藏里最重的一把。还有来自西部地区的牛角、羊角梭。其中11把来自新疆、全部由大牦牛全角制作而成的梭子,更是郑芬兰徒步慕士塔峰山脚下时收集到的。

小巷三寻土布生活馆,位于杭州下城区东文路万家星城(商)17幢。

此外,小巷三寻还有两个姊妹馆:求知小学 手织布体验馆,湘湖井山坞生态文化园 手织布纯植物染织馆。

另外,西湖文化广场还有一个手工传习所,桥西历史文化街区有一个手工艺活态展示馆。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