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大全

句子大全 > 句子大全

在北师大实验中学 教育部副部长留下的这3句话令人深思

句子大全 2015-11-18 07:06:03
相关推荐

教育部副部长郑富芝最近体验了一把“黑科技”,在北京一所中学,他受学生之邀用他们设计的人工智能软件测了颜值,又随即被F1赛车车队邀请模拟竞技发车技术,“玩”得兴致勃勃。

和教育副部长分享这些“黑科技”的学生,正是来自京城中学名校北师大附属实验中学。

当天,北师大附属实验中学举办了第40届“科技与人文节”,学校里的资深“科技玩家”拿出来自己的绝活儿:天文社的同学展示了望远镜的组装技术;3D打印社的学生展出了课上设计和制作的各种造型别致的摆件;VEX机器人、F1@SchoolS、模拟竞技发车技术等,这些科技作品都是学生在选修课、社团活动和校队平日学习的成果。

众所周知,北师大实验中学是京城名校。这所百年名校成立于1917年,前身为师大女附中,1978年之后更名为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2017年百年校庆时,全校师生梳理了学校的文化传承,总结出“求真、务实、守正、创新、包容、担当”这六个关键词,这便是实验中学的底色。

新任校长李晓辉2018年上任后,继续传承了学校“求真”教育的传统,并在此基础上悄然进行着一些变革。

在实验中学,郑富芝充分肯定该校的办学成绩尤其是科技教育工作所取得的成绩。在发言中,郑富芝副部长的这三句话,可以说精炼地总结了实验中学多年的办学经验,值得教育人深思。

1

“教育要具备超前意识,要让学生确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和理想,崇尚科学精神,体会人文关怀。”

师大实验中学官方网站上写着,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会做人,会求知,会办事,会生活”。

这几句话也让人印象深刻:

尊重学生个性,满足学生发展要求,使全体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得到主动的、充分的发展是教育教学改革的永恒主题和教育追求。

注重学科基础,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素养是学校教学的重要特色。

注重品德培养,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和人格发展是全体教师共同的认识。

“教育应该是为孩子将来参与社会生活做准备。”校长李晓辉认为,学校在这个过程中要做好“三件事”:带领孩子开阔视野、增长才干、认识自我。

而教师的价值,就恰恰在于用宽广的知识和经验来引领孩子,并在可能性和结果中理解他们,在与孩子们的思辨与笃行中帮他们认识自己,遇见那个更好的世界。

“实验中学最大的优势是有一支特别好的教师队伍,这支教师队伍的教育理念跟学校的整体的教育理念相匹配,特别能够在学生的成长和发展的过程当中,起到促进和指导的作用,不急功近利。”

2

“要处理好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的关系,把握好平衡点,在教育中做到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力,挖掘学生潜能,使学生充分发挥优势能力。”

为了不因为“应试”而苦行僧般地消耗三年时光,也不单纯为了“素质教育”而牺牲掉选拔性考试的成绩。在把握好两者之间的平衡点,实现五育并举,师大实验中学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和实践。

谈及成绩,实验中学高考文理科成绩一本录取率常年保持着百分之百的通过率,国际部近年来97%以上的毕业生被美国前50名大学录取。

为此,实验中学对高中阶段有个大胆的教育模式——“二一分段”,即在高一和高二时,学校将重点放在学生的全面发展、综合能力的提高上,但到了高三这一年,目标非常明确:专注于准备高考(国际班准备留学申请)。在最合适的时间,遵循常识与规律,做最合理的安排,这是属于实验中学的“大型系统工程”。

80年代的实验中学将“培养全面发展、学有特长的英才”作为育人目标。何为英才?李晓辉校长解释,“最朴素的理解,便是在学生未来所处的领域中,是领军拔尖人才。”

发展到今天,实验中学将培养目标分成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完成阶段性的现实目标——升学;第二个层次,为学生将来参与社会生活做准备,即培养孩子“四会”,包括:会做人、会求知、会办事、会生活;第三个层次,为社会、为国家、为人类的发展,培养能够起积极引领作用的英才。

3

“在良好的办学基础上继续前进,探索出符合未来发展方向的创新突破的教育发展道路。”

为了探索出符合未来发展方向的发展道路,师大实验中学进行了系列的变革:

“PARB分层教学体系”,解放人

随着北京中高考改革的推进,学校内部的生源结构发生了变化,实验中学展开了“PARB分层教学体系”课程结构变革,P是Professional专业级,A是Advanced高级,R是Regular标准级,B是Basic基础级。

李晓辉介绍,面对大多数学生,学校开设的是R标准级(教学);在R级之下,开设一个B基础级教学;如果学生学有余力,就可以选A高级;如果学生甚至想参加学科竞赛、大学先修,就可以选P专业级。

在李晓辉看来,这样的变革目的只有一个:“增强活力,解放人”。解放了人之后,人就具备了活力,个人有了活力,他的潜力就无限了。

成立“学生综合评价中心”

如今学校的整体生态与十年前的生态相比,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让传统的学校生态或者组织机构,来适应现在的情况是有一定难度的。李晓辉校长选择了“做减法”。他带领教师理顺工作内容,成立“学生综合评价中心”把教师的事务性的工作减少。

“学生综合评价中心”,汇集了孩子的学籍、每次考试的成绩、综合素质评价等内容。学生从入学到毕业,将会一直有“大数据”相伴。所有的数据整合到一块,不仅为“因材施教”提供了更精准的参考,还减少了教师的事务性工作。

升级“教育发展与创新研究院”

从一个学校的角度而言,不仅要解决日常教育事务,也要思考教育中的变化。学校夯实基础业务,增设动态管理机制就变得至关重要。

实验中学将传统的教科室升级为“教育发展与创新研究院”,在研究院中除了传统的做教研、科研、课题管理等工作外,还增加了项目管理的工作,学校将项目分成两类,一类叫常设项目,如学生成长指导项目组、教师专业发展项目组、学校范式研究的项目组等。

同时,还增加了一个动态项目组,要发现问题、攻关解决。这项工作可能是一个部门做,也可能是跨部门做,甚至可能借助社会力量来做。在李晓辉看来,“动静结合”的组织机制,将来会成为学校新的发展点、生长点,它将为学校的后续发展,奠定基础。

声明| 部分内容来源:师大实验中学、新浪教育;“京城教育圈”进行内容补充和编辑整理

图片来源 | 学校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