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大全

句子大全 > 句子大全

诸葛亮与王朗对骂 王朗句句精辟字字在理 为何最后还会输?

句子大全 2015-11-05 03:39:15
相关推荐

前言:诸葛亮在《三国演义》中是一个主要角色,他是一个全能型人才,不管是军事还是政务,或者外交,或者农田水利等都是一把好手,堪称三国第一人。发生在诸葛亮身上的事情大多极为精彩,如舌战江东群雄,三分天下大计等。

不管是诸葛亮是三分大计还有舌战群雄,都表现出他的超高的智慧和口才,让刘备和江东群臣折服。不过诸葛亮有一段与王朗的对骂战,与他和江东群臣的辩论赛可以相提并论了,最终的结局是诸葛亮把王朗骂死了,这段故事还被做成了各种鬼畜,在一段时间内还非常火。

诸葛亮与王朗的对话中,我们可以明显感觉到诸葛亮与王朗各有道理,且王朗说得更加合乎时代潮流,显得更加有说服力。但最终即使王朗说得句句精辟字字在理,结局依然是完败给了诸葛亮,自己被气死了呢?这个问题还得从两人的对话中分析一下。

王朗举孝廉入仕,却为曹魏效力

众所周知古代对一个人的忠臣品性看得很重要,自古就有这食君之禄,为君办事的思想。王朗在汉末是举孝廉入仕,靠着汉王朝当官起家,当时曹魏篡汉自立,作为汉朝臣子是王朗不仅没有匡君辅国,为拯救大汉出一把力,而且还帮助曹魏夺权,形同逆臣贼子。

你世居东海之滨, 初举孝廉入仕,理当匡君辅国,安汉兴刘,何期反助逆贼,同谋篡位!

诸葛亮直击王朗的人品道德,直接指向了王朗食君之禄,不为大汉办事,说他是一个不忠不义的人。与此同时,诸葛亮把刘备带到了这个忠臣报国的制高点上,首先表明了刘备的身份是大汉后裔,有理由继承大统,有责任讨伐逆贼曹魏,在这番辩论中,诸葛亮完胜。

今幸天意不绝炎汉,昭烈皇帝于西川,继承大统,我今奉嗣君之旨,兴师讨贼

对王朗的人品忠诚度进行一番贬低后,诸葛亮再次直指王朗的内心痛处,直言他年事已高却依然脸皮厚,没有为大汉立下寸土寸功,如今依然在助曹抗汉,犹如是一个断了脊梁的人。

那时候的王朗年龄已经76岁,在当时算是高寿了,对自己是名声看得非常重。一向以儒雅自居的他碰上了诸葛亮这个“诛心者”,听了诸葛亮这一番高论之后脸面全无不说,自己也成了不忠不孝的臣子。放在如今来说王朗犹如清明时期的吴三桂,明朝官员为清朝办事,只不过王朗没有吴三桂后来的反叛思想和能力。

再来看看王朗说了什么话,一共可以总结为四点

第一,大魏国能取代大汉。第二,汉帝昏聩无能,曹睿聪明贤明。第三蜀国小魏国大,大能灭小,小不能灭大。第四,两军交战会死人,劝诸葛亮放下兵器投降,以免生灵涂炭。

仔细一看王朗说得有理有据,每一个点都说得非常有道理,天意不可违,汉室也没有振兴的可能性,天下又不是仅仅只有大汉,属于能者居之。同时也看清了天下大势的同时又为老百姓着想,站在制高点角度上来看,王朗说得没错。

但是王朗忽视了自己的身份,汉室元老的身份,自己做人方面的忠诚都做不到,怎么能谈论天下大势,怎么能让其他人信服自己呢?一个吃着汉室粮食的人,整天说汉室要亡,曹魏代替了它,这种行为同等于如今的汉奸。

诸葛亮在反击上抓住了一个点,没有和王朗这种不忠于汉室的人谈天下大势,而是抓住了王朗不忠不义的缺点,对他步步紧逼,让他倍感压力的同时又穷追猛打,承受不住诸葛亮语言羞辱的王朗,最终败阵下来,活活被气死了。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