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大全

句子大全 > 句子大全

仁者爱人  大爱育人——《论语》中的师生情

句子大全 2015-10-30 12:57:05
相关推荐

曾经有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相聚巴黎,联袂宣言:“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头到2500年前汲取孔子的智慧。”的确,孔子的思想和智慧可以让浮躁喧嚣的现代社会归于平静,到达天地人和谐相处的理想境界。 “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孔子被誉为“万世师表”,确实实至名归。于丹说过:“孔夫子教育学生时就很少疾言厉色,他通常是用和缓的,循循善诱的,与人商榷的口气。这是孔夫子教学的态度,也是儒家的一种态度。”而这恰恰是融洽的师生关系的起点,是我们所追求的和谐校园文化的良性依托。

读《论语》,我们可以看到孔子的教育方式是非常民主的,对学生是非常平易近人的,总是与学生亲切交谈,共同讨论问题。在这种讨论中,学生无拘无束,毫无压抑,畅所欲言,极有利于问题的提出和解决。纵观《论语》,我们会看到,许多有关学、政、礼、仁等方面的重要思想,都是在这种谈话教学中得出来的。有时,孔子提出一个题目,让大家各抒己见,自己也参与进去,并不断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

《论语》中关于孔子教学情况的记录中,最著名的事例就是沂水春风的事例了。有一天,孔子平和地对学生说,“我年纪大了,不会再去从政了。平时都说没有人了解你们,假若有人了解你们,那么,你们想干什么?”子路抢先发言,然后其他弟子一一作答。最后到了曾皙,曾皙说:我与他们三位的志向不同。暮春三月,与五六位成年人,六七个小孩,谈论谈论学问,唱唱歌,跳跳舞,岂不快哉?曾皙描绘的暮春咏归图,是一幅太平盛世和乐景象图,这与孔子的治国思想相同,所以孔子欣然赞同。由此可见,孔子与学生相处是十分随意,气氛轻松的。学生可以一边听同学和老师对话,一边可以自己演奏音乐,自得自乐。学生可以与老师大胆交流,畅所欲言,在这样一种平等民主的气氛下,学生各抒己见,老师逐一点评,可以明显地感受到师生之间民主平等的关系。师生关系融洽,教师对学生的教育才能做到“润物细无声”,而学生也才能在这个过程里“如沐春风、如浴秋阳”,整个教学过程才能收到潜移默化的功效。可以说,和乐融洽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学而不厌,终身追随。 对孔子来说,最大的乐趣就是得天下英才而教之。在他的门下聚集了大批精英。每当看到这些,孔子都会喜上眉梢。对弟子的优点,对弟子的每一点进步,都会不加掩饰的加以赞扬。评价子贱:“君子哉若人!”(这个人真是君子啊!)评价冉雍:“雍也可使南面。”(冉雍啊,可以让他坐尊位做卿大夫。)评价颜回:“贤哉,回也!”(颜回品德好啊!)评价闵子骞:“孝哉闵子骞!”(闵子骞真孝顺啊!)评价南宫适:“君子哉若人!上德哉若人!”(这个人真是君子啊!这个人真是尊崇道德啊!)孔子善于抓住学生的每一个闪光点,及时加以表扬。现在,我们都在倡导赏识教育。孔子的这种教育其实就是赏识教育。让学生在赞赏中,充满自信,产生极大的学习兴趣,不断进步。孔子提倡:“当仁,不让于师。”(《卫灵公》)在真理面前,人人平等,即使是老师也不能谦让。当师生观点不同时,他们也会展开争论。虽然在学问上有批评有争论,在生活中,孔子对学生是十分关心的。有一次,闵子骞、子路、冉有、子贡侍立两侧,一个个仪表堂堂。孔子非常高兴。但看到子路刚强的样子,他又非常担心:“若由也,不得其死然。”(你仲由这样过于勇猛刚强,恐怕得不到善终啊!)不幸言中,后来,子路在卫国内战中,被剁成肉酱。孔子非常悲痛,自此终生不食肉酱。冉耕得了不治之症,孔子去看他,伤心地说:“亡之,命矣夫!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要分别了,是命运吧!这样的人竟得了这样的病啊!这样的人竟得了这样的病啊!)孔子最得意的弟子颜回英年早逝,给孔子以极大打击:“噫!天丧予!天丧予!”( 哎呀,天要丧我的命!天要丧我的命!)由此可见,孔子爱生如子,关怀备至。由于孔子悉心地教导、诚挚地关怀,以及他渊博的学识和高尚的品德,学生们尊敬他,爱戴他。他得了病,子路为他祈祷(见《述而》)。叔孙武叔等人诋毁他,子贡坚决为他辩护。孔子死后,学生们为他守墓三年,子贡守墓六年,才挥泪而去。更重要的是,学生们谨记老师的教诲,终生实践着他的思想,传播着他的思想,从而形成了中国最重要的学说——儒学,使孔子的思想光照千秋,使孔子名垂万代。

仁者爱人,大爱育人,这就是《论语》给我的最深刻的启迪。

(合肥西苑中学 刘宏云)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