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大全

句子大全 > 句子大全

以实效性促进思政课话语体系创新

句子大全 2015-08-18 11:52:03
相关推荐

张志元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思想政治工作。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对新时代思政课和思政课教师提出具体要求。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最吃劲的关键阶段,要坚定必胜信念,思政课作用不可替代。推进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和话语体系创新,需要着眼于实效性,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和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信念支撑。

用底线思维把握政治性

自2020年3月1日起施行的《新时代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规定》指出,高等学校应当落实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要求,构建完善立德树人工作体系,提升思政课教学效果。在疫情防控形势复杂多变的背景下,全国教育系统积极开设“离校不离教、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学习不延期”的网络在线课堂,高校思政课教学紧紧围绕立德树人这个根本任务,坚定政治方向,提高政治站位,强化政治担当,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积极引入各种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进行在线教学和网络答疑。讲好思政课,需要坚持运用底线思维,始终坚定马克思主义立场,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将抗疫战中彰显的中国精神与高校思政课教学体系改革和话语体系创新有机结合起来。思政课教师应当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始终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把旗帜鲜明讲政治贯穿到理论武装全过程。“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指导当前疫情防控工作的根本要求,也是全国一盘棋合力抗疫的集结号令。高校思政课本质上属于思想政治工作,疫情之下推动高校思政课话语体系创新,需要积极引导广大师生将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充分认识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坚强政治保障。

用辩证思维增强系统性

疫情之下高校思政课话语体系创新需要运用辩证思维,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时”与“事”相结合,牢固树立“四个自信”,进一步讲好在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正在转化为防控疫情强大效能的鲜活案例。同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成功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为人类文明进步提供了中国方案,也为高校思政课话语体系创新奠定了基础、提供了保障。随着疫情防控形势的变化,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主持召开会议,研究当前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稳定经济社会运行重点工作,强调要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科学防治、精准施策,分区分级做好疫情防控相关工作,为疫情之下统筹推进各项工作指明方向。当前,疫情之下高校思政课话语体系创新把握好“进”这条主线,善于抓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针对大学生最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给出新时代的新阐释,坚持稳中求进,系统推进高校思政课话语体系创新,逐步形成广覆盖、多层次、立体式的高校思政课话语体系。

用创新思维彰显科学性

高校思政课话语体系创新是一个系统工程,要善于运用创新思维,不断彰显话语体系创新的科学性,着力提升思政课教学实效性和针对性。高校思政课作为铸魂育人的关键课程,一是要树立“工程思维”,主动作为。面对文化交锋与信息传播方式深刻变化的新形势,必须勇于突破传统思维定势,像抓工程建设那样抓好高校思政课话语体系创新工作,积极将思政课教材体系转化为教学体系,高度重视教材话语体系向教学话语体系的转化,以及教案话语向教师口头话语的转化,不断增强高校思政课话语体系的亲和力、感染力、解释力和影响力,引导和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二是要创新话语表达形式,坚持“内容为王”,努力实现内容与形式的有机统一。不断创新课堂话语的表达艺术,运用故事化表达、多场域交流等方式,与时俱进地增强话语魅力,在传授技巧上更加注重春风化雨,用有思想、有品位、冒热气的鲜活素材集聚正能量、唱响主旋律。2020年3月9日,由教育部社会科学司和人民网共同举办的“全国大学生同上一堂疫情防控思政大课”正式开讲,授课结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四门必修课教学内容,将疫情防控工作中涌现的感人案例和生动实践转化为鲜活课堂,将高校思政课教学优势转化为支持防疫工作的强大力量。这堂面向2000多万人的网络大课,是一堂真正有政治高度、思想深度、情感温度的思政“金课”,使广大青年更加坚定了“四个自信”。

用整体思维提高前瞻性

在这场必须打赢的疫情防控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中,要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引领作用,用整体思维提高前瞻性,牢固树立整体观、长远观。高校思政课话语体系创新,是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引领和指导下推进的。一是注重观大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同时,当今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要主动将高校思政课话语体系创新置于国内国际发展大势中进行考量,聚焦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这一主线。二是注重长远持续发展。作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性工程,高校思政课教学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因此,高校思政课话语体系创新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善于用长远眼光持续关注大学生成长成才,在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领航作用的基础上,使各门课程与思政课同向同行,构建“课程育人、协同育人”新机制,探索构建“课程思政+”模式,实现“课程思政”与高校意识形态工作深度融合,形成协同效应,实现强基固本,凝聚起“万众一心加油干,越是艰险越向前”的精气神,为早日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夯实理想信念之基。

(作者系东北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研究员,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导。本文系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高校各门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研究”(项目批准号:L17ASZ002)阶段性成果)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