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大全

句子大全 > 句子大全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丨艰苦朴素 求真务实

句子大全 2015-08-15 19:19:46
相关推荐

艰苦朴素 求真务实

学校简介

中国地质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 是国家批准设立研究生院的大学,是国家“211工程”、教育部“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建设的大学。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位于武汉东湖之畔,南望山麓。学校以地球科学为主要特色,拥有地质学、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2个国家一级重点学科,学科涵盖理学、工学、文学、管理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艺术学、哲学等门类。学校是全国文明单位、湖北省最佳文明单位。

做客嘉宾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招生办公室

程旬老师

访谈实录

历史沿革及在校生情况

中国地质大学创建于1952年,前身是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洋大学(现天津大学)、唐山铁道学院(现北京交通大学)、中国矿业学院等校的地质系(科)合并组建而成的北京地质学院。学校于1960年被确定为全国重点院校。1970年,学校整体迁至湖北办学,更名为湖北地质学院。1974年,学校定址武汉,更名为武汉地质学院。1978年,武汉地质学院在原北京旧校址设立武汉地质学院北京研究生部。1987年,国家教育委员会批准组建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北京两地办学,总部在武汉。2000年2月,学校由国土资源部划归教育部管理。2006年10月,教育部、国土资源部签署共建中国地质大学协议。

学校现有教职员工3069人,其中教师1700余人。中国科学院院士9人,博士生导师248人,教授444人,副教授730人。全日制在校学生 25749人,包括本科生 18133人,硕士研究生 5418人,博士研究生1483人,国际学生715人;成教及网络教育注册学生3万余人。拥有国家地质学理科人才培养基地和国土资源部地质工科人才培养基地。建校60余年来,为国家培养了近30万名高级人才。

办学特色、重点优势学科、专业设置、情况

学校坚持弘扬“艰苦朴素,求真务实”校训精神,坚持“谋求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价值观,着力培养“品德高尚、基础厚实、专业精深、知行合一”的高素质人才,着力为解决区域、行业乃至人类面临的资源环境问题提供高水平的人才和科技支撑。

秉承“强化特色、争创一流、依法治校、开放包容”的治校理念,营造“独立思考、严谨治学、勇于探索、追求卓越”的文化氛围,努力构建优越而独特的教学和科研环境。坚持实施人才强校、科技兴校和国际化战略,大力推进以学术卓越计划为核心的综合改革,在建成地球科学一流、多学科协调发展的高水平大学的基础上,努力建设成为国内外知名的研究型大学,致力于实现地球科学领域世界一流大学的办学目标。

学校围绕学科前沿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构建以地球科学为主导,多学科相互支撑、协调发展的学科生态系统。现有2个国家一级重点学科,16个湖北省重点学科,“地质学”、“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两个一级学科在全国历次学科评估中均排名第一;有19个学院(课部)、64个本科专业;有13个一级学科博士点,34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有工程硕士、MBA、MPA等10个专业学位授予权,其中工程硕士专业包涵14个工程领域。地球科学、工程学、环境/生态学、材料科学、化学5个学科领域进入ESI全球前1%,其中地球科学进入前1‰。

2017年整体招生计划

往年在湖北的录取线

学校2017年整体招生计划为4500人,湖北今年招生计划为939人,与往年保持一致。

2014年-2016年在湖北文史的分数线分别为562、559、568,超过当年一本线分别为27分、38分、48分,理工的分数线为578、573、593,超过当年一本线分别为45、63、81分。

特色专业推荐

我校有两个基地班,五个菁英班、两个实验班及两个试验班

基地班分别是地质学国家理科基地班和资源勘查工程工科基地班

1、地质学国家理科基地班,1994年经原国家教委批准创办,是全国4个地质学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之一,目标定位是培养地球科学领域高层次、研究型人才。基地班实行名师授课、小班教学、分流补进、动态管理;学生优先进实验室,享受多项奖学金,并全面施行导师制和国际联合培养,每年升学出国率超过90%。

2、资源勘查工程工科基地班,1996年经国土资源部批准创办,致力于培养资源和能源领域的创新型和国际型人才。基地班实行小班教学、名师授课、分流补进,100%享受奖学金,全面实施导师制,历届学生的升学和出国率超过90%,获得保研资格且继续在学院攻读硕士或博士学位的学生全额资助到国外一流大学开展3-6个月的访问研究。

3、2012年4月12日,在教育部、国土资源部共同指导下,我校和中国科学院签约成立“C²科教战略联盟”,并先后与中国科学院各研究所及相关单位联合共建“地球科学菁英班”、“生物科学菁英班”、“环境工程菁英班”、“海洋科学菁英班”、“大气科学菁英班”,充分依托校内外优势资源办学,实行校所结合、科教联合,培养专业领域的一流本科人才。

两个基地班和五个菁英班(面向全国招生,根据高考成绩和学生志愿进行选拔)

同时学校地质工程和材料科学与工程两个实验班,水资源与环境工程和地球物理学两个试验班,入校后在所在学院内进行选拔

本科生培养模式介绍

学校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培养“品德高尚、基础厚实、专业精深、知行合一”的优秀人才为目标,努力构建跨学科专业交叉融合、教学与科研实践融合、创新创业与专业教育融合的“三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我校学生在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全国挑战杯大赛、数学建模大赛、英语竞赛、电子设计大赛等高水平赛事中屡获佳绩。

学校把弘扬优良体育传统与健全人格培养相结合,逐步形成了特色鲜明的体育教育体系。我校学生在国际国内重大体育比赛中,累计获得金牌200余枚,银铜牌400余枚。2012年5月,学校登山队成功登顶珠峰,成为我国第一支登上世界最高峰的大学登山队。

为学生提供了怎样的实践、创新平台

学校成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领导小组和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中心,完善制度体系,加强意识培养和氛围营造,激发学生创新创业。发布了《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发展规划(2014-2020)》《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

聘请无极道控股集团董事长孙政权等企业家作为创业导师;2015年 “互联网+”大学生创业大赛取得全国金奖一项,2014年捧得“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优胜杯”;建成面积近2000平米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孵化)基地总部;2015年度新增创新创业基金100万元,获得湖北省、武汉市创业扶持84万元。

涌现出武汉中地水石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彭浩、“设计师在线教育平台”高辉、武汉落地创意文化传播杨博智、湖北艾瑞博特机器人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任雁胜等学生创业企业家。

住宿、餐饮、校园环境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位于武汉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腹地。学校拥有国家4A级旅游景区——逸夫博物馆,校园环境优美,教育、科研、学术氛围浓厚,拥有现代化的教学楼群、图书馆、学生公寓、体育场馆等相关配套设施,为莘莘学子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生活和成长的环境。学校现正在武汉光谷未来科技城建设“资源环境科技创新基地”暨新校区。

奖学金计划、贫困生补助计划有哪些?

我校已构建起包括奖学金、助学金、助学贷款、勤工助学、困难补助等完善的学生奖助体系,以激励优秀学生,资助贫困学生,为广大学子实现人生理想奠定坚实的平台。目前有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学校设专项奖学金16项、社会各界设立奖助学金50余项和学校设立的惠及学生人数60%的地大英才资助计划。

想对高考考生说的话

欢迎大家报考中国地质大学

我在中国地质大学等你们!

主持人晓童和程旬老师在直播间

(责任编辑 何潜彬)

点赞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