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大全

句子大全 > 句子大全

从细节中寻找新闻的善和美

句子大全 2015-07-31 22:57:11
相关推荐

来到菜场里,跟摊主们聊了聊,果然和线索说的一样,因为老人可能患有阿尔茨海默症,记性不好,总是重复来买菜,所以摊主们一合计,只要老人当天来买过菜,就绝不再卖给他了。

为什么不卖菜给老人?三两句话就能说清楚,如果是一个帮办新闻,到此为止。但如果要写成一篇好看温暖的故事,就需要大量的采访细节来填充:

老人买了什么菜,买了多少菜,回去打算怎么做?通过这些细节,就能还原老人的一些情况,比如,通过和摊主们的聊天我知道老人很喜欢买菜,基本每天去王家弄菜场,每天鸡鸭鱼肉不能少,要买到6菜一汤,而且老人买菜回家怎么做,家里几口人吃饭,有时也会跟摊主们聊,这些细节就说明,老人的经济条件还不错,他经常光顾菜场,是个老主顾,跟摊主们很熟络。

在菜场进行大量采访后,详细还原了摊主们有生意不做的前因后果,下一步,是要尽可能找到这位老人。

通过摊贩得知,老人就住在菜场附近的松木场社区,但具体哪一幢大家都不清楚。

松木场社区很大,都是上世纪80年代的老房子,居民中有三分之一都是老年人。要找到一个不知道姓名的老人,并不容易。

让我颇为意外的是,路上问了几个老人,竟然都晓得那位重复买菜的大伯。

一路问过去,搜索的范围也逐渐缩小,最后总算搞清楚大伯住在哪一幢。但问题又来了,同幢的邻居、门口的保安都知道大伯,就是谁也不知道他家的门牌号。

听街坊们说,那位大伯虽然记性不好,但精神很好,早饭就能吃很多,下棋打牌也思路清晰。

随着采访的深入,虽然我还没见到大伯,但通过街坊邻居们的还原,一个每天在社区里买菜、锻炼、休闲的老人,已经出现在我笔下,一幅邻里互帮互助、互敬互爱的温暖场景,已经浮现在眼前。

5月7日,快报头版刊登了《王家弄菜场摊主们为什么有生意也不做?》后,同事孙毓再次前往松木场,继续寻访那位大伯。

通过邻居和门口的保安师傅,孙毓终于找到大伯家,大伯姓王,86岁,蛮精神,头发乌黑,向后梳着,戴眼镜,穿衬衫,袖口向上挽起,笑起来很和善,看着比实际年龄年轻不少。和大伯同住的孙女24岁,最近一直在家办公。她说家里就住了她和爷爷。每天爷爷负责买菜,傍晚爸爸过来做饭,晚饭大家一起吃。

▲怕王大伯走失,家人给他买了定位仪,和钥匙串在一起。

孙女说,爷爷很喜欢出门转悠,是个闲不住的人。

打开老人家的冰箱,冷藏室放着许多蔬菜和好几包腊肠,冷冻室被鸡块塞得满满的。

▲冰箱冷冻室塞得满满的,都是孙女喜欢吃的鸡和儿媳喜欢吃的鱼。

松木场社区党支部书记陈丽红介绍,松木场社区老龄化比较严重,老年人比例达到33%,60岁以上老人有2200多人,80岁以上有600多人。

  

第二天的采访,我们讲述了一个互爱互敬的温暖家庭生活。同时,报道还附上一则对医院专家的采访,介绍阿尔茨海默症的核心症状,提醒社会对这一群体给予更多关注。

连续两天报道,微信阅读量均超过10万。有网友说,好暖心,杭州这城市,越来越让人感动,越来越让人感觉到有烟火气息,让人离不开。让我们一起变得越来越好吧!

还有网友说,当我看到有位网友说这就是我喜欢看都市快报的原因,贴近生活,特别暖心的新闻,人间处处有温情……

既有网友为杭州这座温暖的城市点赞,也有读者为都市快报点赞,并表示“媒体就是要多多引导社会正能量”。

这就是我们做这些报道的初衷。

作者蒋大伟

都市快报浙江新闻中心

2011年入职快报以来胖了30斤

最近很迷恋抖音

励志做一个会写稿子又会搞怪的网红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