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大全

句子大全 > 句子大全

迎接华南暴雨试验研究的春天

句子大全 2015-07-27 01:04:01
相关推荐

“一年之计在于春,今年的春天不同于往年。正值‘海峡两岸及邻近地区暴雨中尺度试验’(简称华南暴雨试验)紧锣密鼓准备之际,江泽民总书记关于加强基础研究的重要讲话给我们指明了方向,带来了新的机遇。我们要以江总书记的讲话为指导方针,积极认真抓好现场试验,为基础研究打好基础。”这是华南暴雨试验项目办公室负责人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徐宝祥研究员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首先强调的。

徐宝祥说,暴雨是影响我国重要的中尺度灾害性天气之一,一般与洪涝灾害连在一起。40多年来,平均每年全国洪涝受灾面积在1亿亩以上。最近几年,每年因洪涝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都在千亿元以上。华南是我国暴雨主要发生的地区。每年5月至6月,季风雨带主要位于这一地区(称为前汛期);每年7月至8月台风汛期,90%的台风特大暴雨也发生在这一地区。而且,华南是我国重要的经济发达地区之一,暴雨所造成的损失随着经济的发展而越来越大。据统计,“六五”、“七五”期间,福建省工农业总产值增长400多亿元,但同期自然灾害就掠夺走了100多亿元的财富。80年代,广东省每年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达200亿元以上。因此,开展华南暴雨试验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我国气象工作者很早就开展了对中尺度气象学的研究。“75·8”特大暴雨之后,暴雨研究工作的重点从天气尺度转向了中尺度。就华南地区暴雨研究而言,1977年至1982年在福建、广东和广西开展了“华南前汛期暴雨试验”,取得了大量宝贵的观测资料和研究成果;“七五”期间,我国建立了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长江中下游和京津冀四个中尺度监测基地;90年代以来,先后又在福建、北京和深圳等地建立了省、市级灾害性天气预警系统(一般称为二级基地),获得了大量宝贵的加密观测资料,建立了数据库;“八五”科技攻关期间,建立了东海、南海台风灾害性天气监测、通信、服务网络系统……这些基地(或系统)的建设和研究成果的取得为进一步深入进行华南暴雨试验研究提供了有利条件。

经过几年的酝酿,去年国家科委正式将华南暴雨试验作为国家“九五”攀登计划专项予以批准。周秀骥院士为首席科学家,由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牵头,参加单位有广东省气象局、福建省气象局、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国家卫星气象中心等。香港天文台、澳门地球物理暨气象台将参加外场试验。

这一科学试验计划,主要是通过外场观测资料分析和中尺度数值模式,研究华南梅雨锋及登陆台风暴雨系统的中尺度结构和演变规律,优化和发展中尺度气象业务系统(包括观测、分析和预报),提高暴雨短期预报准确率。该项计划含七个课题,即暴雨综合观测试验,雷达、卫星等遥感资料的分析与应用,暴雨综合观测试验资料库,资料集成和中尺度诊断分析预报,非静力暴雨中尺度数值模式与变分同化,中尺度对流系统天气动力学研究,台风中尺度暴雨预报研究。

外场试验是这一科学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说是整个项目的基础。它借助业务观测站网,充分利用自动气象站网、卫星、雷达和全球定位系统(GPS)等先进大气探测手段,以同期南海季风试验大尺度观测资料为背景,对发生在试验区内的3次以上典型的前汛期锋面暴雨过程进行加密观测,获取高分辨率的中尺度观测资料,从而为24小时暴雨预报提供实验基础。外场试验时间与南海季风试验时间相一致,为今年5月至6月。根据所选取的暴雨过程情况,把观测区分为天气观测区和加强观测区。天气观测区为南海季风试验观测区的一部分,加强观测区为闽南、粤东和珠江三角洲。

徐宝祥特别强调了特种观测项目在中尺度试验研究中的作用。目前广东省60余个四要素自动气象站和福建省20余个自动雨量站均已做好试验前的准备工作,我国香港地区也将有4个自动气象站参加试验,这些自动气象站可以对风向、风速、温度、气压、降水量等进行连续的自动观测,有利于监测生命史短的中尺度灾害性天气系统;华南地区已建立并维持业务运转的三部多普勒天气雷达,形成了一个覆盖加密试验区的观测网,可以得到高时空密度的雷达观测资料,再加上三部常规雷达,从而组成了雷达降水拼图观测网;福建5个闪电观测单站连成一个闪电观测网,在外场试验期间可以连续探测并提供中尺度气象研究的新信息;去年我国成功发射的风云二号气象卫星,更为外场试验期间获得短时间间隔的气象观测资料提供了重要保证。

徐宝祥告诉记者:“我们正在进一步落实‘实战’前的各项准备工作,迎接华南暴雨试验研究春天的到来。” (来源于1998年4月27日《中国气象报》作者:汪勤模)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