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大全

句子大全 > 句子大全

党的生日 让我们聆听他们的“七一”故事

句子大全 2015-06-24 18:26:40
相关推荐

李荣彩向记者展示自己收藏的部分党员材料,里面既有优秀党员的证书,也有历年的党章。(本报记者 陈素雅 摄)

在孤清的工作环境中,党报给了他信念和力量;在退休的日子,公司退休党支部组织的集体活动让他感受到温暖。广西梧州石油公司火山油库的退休工人李荣彩今年88岁,虽然膝下无儿女,但在党组织的关怀下,他的夕阳生活并不孤清。

李荣彩出生于1930年,自1961年起在位于梧州南岸的火山油库担任警卫工作。由于油库地处偏僻,很少人愿意到那里工作,因此他和几个同事常年守在山野间,大家既是发油员、警卫员,又是消防员、炊事员,生活简朴而单调。当时定期送来的党报,成为大家了解外界信息、争相阅读的资料。李荣彩受到党报感染,在1961年递交了入党申请书。1968年的“七一”建党节,因为保卫油库有功,李荣彩与六位同事面向仓库大门的党旗,宣誓成为光荣的共产党员。

于李荣彩而言,在职党员的“七一”记忆是坚守岗位,兢兢业业完成工作。而更深刻的“七一”记忆,则是自他1990年退休后的每一年,公司退休党支部会组织一批老党员们参观梧州的各项重大工程。这让他感受到了组织的真切关怀。“以前我们到油库上班要坐船出入,后来有了云龙大桥,又有了鸳江大桥。李济深故居越来越漂亮了,龙圩区多了一个园博园……”李荣彩说,每次参加这样的活动,他总会有强烈的归属感和自豪感。而且,公司组织的“七一”集体活动,还会安排社区年轻党员到李荣彩家中进行慰问,也进一步激发了李荣彩服务发展、服务社会的意识。

“我一辈子的成长和发展离不开组织的培养与关怀,老了也还要为党和人民作贡献。”李荣彩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在李荣彩略显简陋的抽屉中,他的优秀党员证书、党费收缴证明及历年下发的党章等资料,与户口簿、身份证等叠放在一起。汶川大地震、青海玉树地震发生后,老人拿出了自己的积蓄第一时间交纳“特殊党费”……这些都是孤独的八旬老人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党的无限忠诚。

本报记者 陈素雅

热心公益的退休老人

6月17日,张火娇(左一)和她的丈夫一起看望慰问抗战老兵。(图片由张火娇提供)

退休11年,66岁的张火娇是长洲区长安义工协会的一名志愿者。从参加工作到现在,她的“七一”回忆是满满的“为人民服务”。

1989年,张火娇任梧州市房产局办公室主任,同年入党。她回忆,每年的“七一”,自己过得充实而有意义。彼时,梧州市房产局有数百名职工,有专业的汽车队、船队、修理班和水电班等。“七一”当天,房产局的党员职工们总会高高兴兴地走上街头,摆设便民服务点,义务为过往市民提供理发、修自行车、修家电等服务。便民服务点热闹非凡,笑声不断,干群关系极为融洽。“也许现在的年轻人会说,党员提供的这些便民服务稀松平常。但那时候的大家都争相报名参与,一心想着用实际行动践行共产党员‘为人民服务’的职责。”张火娇说,回忆起参与“七一”便民服务点的情景,她仍会感到温暖。

2007年,张火娇退休了。“我们受党教育这么多年,无论何时都要牢记给党旗增辉,多为群众办好事实事。”张火娇说,刚退休那会儿,她就寻思着要做些发挥余热的事情。很快地,她找到了不少志同道合的退休同志,一起策划了一些公益活动,还带动更多的退休老职工加入到志愿者队伍中来。

后来,张火娇还加入了长安义工协会。每逢春运来临,她便联同协会的志愿者们一起到东出口春运服务站摆摊设点,为骑摩托车回家的乡亲递上驱寒保暖的米粥、姜糖水,提醒大家小心开车。寒风凛冽,张火娇带着孩子、孙子一起服务“摩托大军”。三代同堂做公益,成为东出口春运服务站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眼下,“七一”建党节又将来临。张火娇说,当天她计划到市区的养老院开展敬老活动。

曾有人问张火娇:你退休了,还这么干公益,到底图啥?“啥也不图。和平年代,我们党员要担起的最大职责就是为人民服务。”张火娇的回答干净利落。

本报记者 赵洋

生死线上的入党仪式

2003年,黄芳与同事在非典隔离病区的护士站里宣誓入党。(黄芳供图)

2003年,中国部分地区发生非典型肺炎疫情。当年5月至7月,处在抗击非典第一线的广西梧州市原里湖医院(现梧州市第三人民医院)的黄芳等几名医务人员、入党积极分子主动报名照顾非典病人,并在病房中举行了简单的火线入党仪式。

关于这份特殊的经历,黄芳记忆犹新。

那时,由于毗邻重疫区广东,梧州本地的疫情防治工作十分严峻。梧州市原里湖医院自接诊第一名疑似非典病人后,全院医务人员纷纷请缨走到抗击非典的前线,并组成了几个梯队,每个梯队都有共产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和共青团员。当时,梧州市原里湖医院的护士黄芳年仅23岁,作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的她,毫不犹疑地站了出来。“共产党员就应该把危险留给自己,把安全留给他人。”黄芳说,医院的共产党员在抗击非典的关键时刻总是用这句话鼓励自己,她也希望自己在危急关头接受锻炼和考验。

病房里的突发情况有许多,但黄芳从没有想过退缩。有一天晚上,黄芳值夜班,一名疑似非典的重症病人因心理压力大而不配合治疗。面对出现幻觉说胡话的病人,黄芳送上温水耐心照料,用心理疗法与病人长谈,直至病人安然入睡,而她自己却连续16个小时没有休息。

黄芳清晰地记得,自己的入党介绍人是当时与她同在抗击非典一线的病房护士长。当年“七一”前夕,为了让这群年轻人感受到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护士长在护士站挂起党旗,黄芳和同事们身穿隔离服,在党旗下庄严宣誓入党。

直至当年7月,全国非典形势缓和。梧州市除岑溪市出现两例输入性非典病例外,其他地区均未出现非典病例。那一年的“七一”,刚刚入党的黄芳在隔离病房中忙碌度过,但是透过病房的窗户,她看到了外界群众及热心企业代表一波又一波地送来鲜花和慰问物资,感谢医务人员。最让她感到欣慰的是,她和隔离病区的医务人员奋斗在抗击非典第一线,取得了最终的胜利——全市没有非典病人死亡,没有医务人员感染,没有第二代非典病例出现。

本报记者 陈素雅 通讯员 马洪熹

职工认可的企业党员

梁静萍在工作岗位上认真工作。据了解,神冠公司有100多名党员,每个车间、每个科室都有党员,每个支部都有党员示范岗。(图片由梁静萍提供)

2004年之前,杨静萍在梧州市总工会下属的一家事业单位办公室工作,当时所有入编职工的档案都要调入总工会存放,此项工作由她负责办理。有一次,一名老干部在办理相关手续时,当场就说:“她不是党员,凭啥碰我的档案?”

那一刻,杨静萍的脸涨得通红。这件事情让杨静萍刻骨铭心:为什么大家信任共产党员?与普通群众相比,共产党员最大的区别在哪?这成为杨静萍苦苦学习和思索的问题,也成为她不断向党靠拢的动力。

2004年,杨静萍如愿加入了中国共产党。2012年,杨静萍进入梧州神冠蛋白肠衣有限公司党群部工作。神冠公司是一家非公有制企业,在企业里,人们往往能感受到一股红色律动。

2013年“七一”前后,一件普通小事令杨静萍记忆尤深。

在神冠公司,党群部负责安排厂车的调度。盛夏时节,梧州的天气特别热,那天,杨静萍跟随部门其他同事早早上车坐下。这时,公司里的一名党员严肃批评她:“公司的一线工人最累最苦,天气炎热,你作为党员提早坐了最凉爽的位置,合适吗?”

杨静萍马上醒悟过来:“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克己奉公多作贡献,这才是一名共产党员应该做的。”

此后,杨静萍总是谦让工人,自己最后踏上厂车。她说:“让工人们先上车,看似只是一件小事,但我得到了工友们感激和友善的眼光,还有工人们对党员的认同。”

神冠公司有100多名党员,每个车间、每个科室都有党员,每个支部都有党员示范岗。有党员在的责任区,都是工作质量最好的集体。

2018年6月中旬,为了迎接中国共产党第97个生日,神冠集团党委组织公司的172名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和公司年度先进员工,集体参观了桂林市兴安县湘江战役纪念馆。

当身穿红军服的老红军忆述当年湘江战役多次战争中,不幸牺牲的近三万名红军时,杨静萍耳边仿佛响起了当年枪林弹雨中的冲锋声,看到了战士们当年腥风血雨中倒下的身躯。

给烈士们敬献花圈,纪念碑前重温入党誓词,让杨静萍对党的历史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今天的美好生活,都是革命先烈和前辈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杨静萍说,一名共产党员就是一面旗帜,在和平年代,自己一定要对得起胸前佩戴的党徽。

本报记者 赵洋

“别有用心”的慰问活动

6月27日,梁桂明(右)与村里的养殖大户商讨进一步扩大村里的养蛇产业规模。(本报记者 蒙敏莹 摄)

连片的美人蕉、风车草、纸莎草等水生植物的花朵在阳光下盛放,山坡上山茶树郁郁葱葱,居民楼顶架起的光伏电板一个接一个,在藤县塘步镇石塘村,这些都是带动村里发展的主要产业。“这些产业的发展,离不开村民群众的支持。”看着村里的变化,藤县塘步镇石塘村党支部书记梁桂明感触良多。

这一切,还要从两年前说起。

2016年以前,石塘村的村集体经济收入每年只有出租鱼塘所得的1500元。但在梁桂明看来,村里不仅山林多,低产闲田也多,这些看似限制石塘村发展的“拦路石”,却也可以成为村里发展项目的资源。

不过,当时村党支部的党建工作较为涣散,村委与群众联系不够密切,村里想要发展项目,却得不到村民群众的支持。如何提升党群关系的密切度,获得群众的认可?这成了梁桂明及其他村干部努力的方向。

经过梁桂明及石塘村挂点帮扶单位的积极联系,2016年上半年,梧州市冠豪农林业种植发展有限公司(简称冠豪公司)决定要来石塘村发展油茶种植业。为了让项目顺利开展,当年“七一”期间,冠豪公司与石塘村的帮扶单位组织了对全村的贫困户、五保户及困难党员进行慰问的活动。

“在我记忆里,这是村里组织的规模最大的慰问活动,受慰问的困难党员有10人,五保户有22户,贫困户有38户。”梁桂明说,除了慰问,村委、帮扶单位及企业的党员还上门向村民介绍油茶种植项目的发展前景,了解村民的意愿,但一开始的时候,不少村民并不看好这个项目。

为此,上门的党员耐心地向村民进行解释,引导大家盘活资源增加收入。通过土地流转的村民可以拿到租金、项目的除草施肥等工作优先向石塘村贫困户倾斜、村里每年能够得到20000元的服务管理费用作为村集体经济收入……当一项项的收益摆出来时,不少村民对引进油茶种植项目有了改观。

在村民的支持下,经过多方努力,当年,石塘村3000亩的油茶种植项目得以顺利开展,同时还引进了特色水生植物种植项目。“一个个项目发展起来后,石塘村在去年顺利摘掉了‘贫困帽’。”梁桂明说,通过引进项目,他深深感到,要发展村集体经济必须得到群众的支持,只有真真切切地了解群众想要什么,才能更好地带领村民致富。

本报记者 蒙敏莹 通讯员 邓芝

深受教育的学生党员

6月25日,在梧州学院,刘宝玲正在准备党支部党课的发言材料。(本报记者 蒙敏莹 摄)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通过党课可以对党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以及党风党纪、时事政治等方面的内容有更加充分的认识和了解,同时也是提升个人素质的一个重要手段。”6月25日,在梧州学院实验楼,大三学生刘宝玲正在教室里忙着为党支部的“七一”建党节党课做准备,她告诉记者,希望通过党课和支部的党员一起说说自己参加志愿服务的感受,提高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

刘宝玲今年20岁,是梧州学院机械与化工学院学生第三党支部的党员,也是机械与化工学院的一名青年志愿者。大学三年来,她先后二十多次到宝石社区、富新社区、阜民社区及灏景玥城社区等地,参加社区组织开展的支教、助残、敬老活动,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带动身边的同学加入社会志愿服务队伍。

但在2016年12月成为一名预备党员之初,刘宝玲也曾一度感到“压力倍增”,一方面源于繁重的学习任务,另一方面,经常参加社区志愿服务,以及从一名学生到党员的身份角色转变,让她一时间有点适应不过来。而支部的一堂党课,坚定了刘宝玲不忘初心的信念,鼓励着她踏踏实实地做好每一次志愿服务。

刘宝玲说,2017年“七一”期间,她所在的梧州学院机械与化工学院学生第三党支部,组织了一次主题为“当代大学生党员如何不忘初心”的党课。党课上,支部书记曾永平老师阐述了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的艰辛岁月和奋斗历程,以及怎样一步一步带领中国发展成为世界强国等内容。

“那一堂党课,我印象最深的是老师说的那句话,作为一名党员,坚决不能忘记走过的路、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的初心。”刘宝玲说,祖国的强大及人民的幸福生活,离不开革命先烈和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攻坚克难,为祖国和人民作出的无私奉献。自己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学生党员,更应该有新作为,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书写新风采。“我不仅要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更要以身作则带动身边更多的同学。”刘宝玲说。

本报记者 蒙敏莹

汽车手机和网购仍然是热点 | 工商部门发布今年上半年消费投诉分析

可恶的“剪刀手”!我市多个小区宽带遭破坏,你家受影响没?

又一条公交线路延伸至红岭,办证的市民方便了

18607742662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