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大全

句子大全 > 句子大全

跟着《论语》学礼仪——健康饮食之礼

句子大全 2015-06-14 15:26:12
相关推荐

【原文】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食饐而餲,鱼馁而肉败,不食。色恶,不食。臭恶,不食。失饪,不食。不时,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酱,不食。

——《论语·乡党》

【译文】

粮食不嫌舂得精,鱼和肉不嫌切得细。粮食霉烂发臭,鱼和肉腐烂,都不吃。食物颜色难看,不吃。气味难闻,不吃。烹调不当,不吃。不到该当吃食时候,不吃。不是按一定方法砍割的肉,不吃。没有一定调味的酱醋,不吃。席上肉虽然多,吃它不超过主食。只有酒不限量,却不至醉。买来的酒和买肉干不吃。吃完了,姜不撤除,但吃得不多。

在孔子看来,对饮食越是讲究越符合礼的要求。连续的多个“不食”,名列前三者为变质不食,变味不食,表明孔子对饮食安全十分重视。再次,饮食严格按礼制要求规范自己行为。“不时,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酱,不食。”不是吃饭的正常时间,生肉割得不符合祭礼或者分配的不合尊卑身份,没有配置应有的酱物。这些不符合礼的要求的事,不做。遇到上述情况都不吃。孔子严于律己,身体力行地践行着礼的要求,规范自己。

据《礼记礼运》记载:“夫礼之初,始诸饮食。”而最早出现的食礼,又与远古的祭神仪式直接相关。对此,《礼记礼运》又有一段概括性的描述,其大意是:原始社会的先民,把黍米和猪肉块放在烧石上烤炙而献食,在地上凿坑当作酒樽用手掬捧而献饮,还用茅草扎成长槌敲击土鼓,以此来表示对鬼神的敬畏和祭祀。后来食礼由人与神鬼的沟通扩展出人与人的交际,以便调节日益复杂的社会关系,逐步形成吉礼、凶礼、军礼、宾礼、佳礼等“先秦五礼”,奠定了古代饮食礼制的基石。

礼仪作为一种精神创造,是很具体、很细节的东西,不是用来讲大道理的,而是用来影响个人具体行为的准则。始于西周的饮食礼仪经过千百年演进,现已形成大家普遍接受的一套礼仪规范,应该说现在的饮食规范是古代饮食礼制的继承和发展。

随着社会的进步,一些传统饮食礼仪的具体功能在当下虽然已经基本不存在,但其对个人行为方式的约束和培养功能仍具有顽强的生命力,而且这种功能会伴随人类社会的始终。

饮食礼仪是社会文明的具体体现之ー。每个民族在长期的实践中都有自己的一套规范化的饮食礼仪,它是每个社会成员的行为准则。这个准则,健康的饮食习惯为人们所看重,尤其是在当下。因为一个人只有健康,才会拥有明天和未来。如此看来,这些健康的饮食之礼我们还是要好好学习和继承的,因为这与我们自身生活息息相关。

文字选自《论语中的礼仪规范》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