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大全

句子大全 > 句子大全

纯手工制作的“扬美三宝”俏销 平话美食诱人(图)

句子大全 2015-06-02 00:13:30
相关推荐

扬美三宝 俏销 平话美食诱人

扬美豆豉。记者 郭燕群摄

-南国早报记者郭燕群

饮食文化是平话文化传承过程中一大特色。粽子、沙糕、糍粑 在南宁一些讲平话的农村,米做的小吃是逢年过节必不可少的食品,平话饮食文化在互相交融中丰富着人们的食谱。

研究平话的专家认为,产生于清末明初亭子圩市的亭子油炸粽、剪粉、疍家年粽、年糕、粉虫,扬美沙糕、豆豉等小吃,是典型的汉族食物,经过平话人的加工改造,现已成为南宁特有的美食。

江西镇扬美村作为平话文化的重要源头之一,是南宁重要的旅游景点,而并称 扬美三宝 的扬美沙糕、扬美梅菜和扬美豆豉,以制作工艺精细,用料考究著称,配料富有浓郁的地方特色,享誉南宁及两广地区。 扬美三宝 也进入了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

扬美梅菜制作技艺传承人、52岁的梁彩丽介绍,扬美梅菜用新鲜肥厚的芥菜茎叶经晾晒、漂盐、精选等多道工序腌制而成,适合在冬季前后制作,每年只有一次制作机会。5000公斤左右的芥菜晒干后,可制作成2500公斤的梅菜。在扬美,用梅菜做的特色菜有梅菜扣肉、梅菜沙骨汤、梅菜卷粉等。

据介绍,扬美在明清时代是商贸集散地,经济、文化繁荣。纯手工制作的 扬美三宝 ,那时就已远近闻名。上世纪四五十年代,随着左江水运的兴盛,沙糕、梅菜和豆豉更是远销东南亚及两广地区。

在扬美镇,豆豉制作只剩下 杜家坊 一家,年逾六旬的杜献琪是第四代代表性传承人。他介绍,扬美豆豉的原料为黑豆、食盐,制作工序有四个。清光绪年间,扬美豆豉曾为清代御厨的首选佐料。100多年来,扬美豆豉先后出现了 广成号 、 建华号 、 杜家坊 等老字号作坊,最辉煌时,曾有五六家作坊,年产量达三四万公斤,远销福建、上海等地。

经过几十年的传承与发展,如今的 扬美三宝 不断推陈出新,销售渠道也与时代接轨,其产品在网上也能购买。

近年来,江南区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保护与振兴平话 非遗 美食,例如寻找和认证传承人,通过专项资金在传承基地开展 传、帮、带 的培训活动,对基地进行改造和扩建,并利用扬美古镇的旅游资源,推出系列具有地方特色的菜肴。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