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大全

句子大全 > 句子大全

《文汇读书周报》旧报重读摘记

句子大全 2015-05-04 08:22:27
相关推荐

一千个七天的若干细节——《文汇读书周报》旧报重读摘记

虞星

相伴一千个七天,多少是会生出些感情来的。

《文汇读书周报》千期出版前夕,翻出全套旧报,逐页披览,像是面对往日的青春,不时有天真灿烂忧郁激愤无奈甚至些许黯然的面影掠过……

一千个七天,虽说连“弹指一挥间”都谈不上,但毕竟是二十个寒暑。一页一页翻过去,仿佛捡拾一片片枯黄的落叶,在反反复复的春夏秋冬风雨冷暖中……人,自觉有些老了,于是感觉又有些好了起来,自以为有了回忆的资本,于是拿起笔来。

可感情有时反而是个累赘。虽说曾在《文汇读书周报》上发表过若干短文,可这一次,提起的笔竟难以落下。好在如今藏有全套《文汇读书周报》的老读者想来已经不多,眼下又时兴由“细节”构架的“关键词”文体,于是便有了下面这篇挂一漏万甚至不着边际但还不至于不堪卒读的“报摘”——

1、《回忆王稼祥》

《文汇读书周报》(以下简称“周报”)创刊号头条新闻是《〈回忆王稼祥〉一书最近出版》。由人民出版社编辑出版的该书以胡耀邦撰写的《深切地纪念王稼祥同志》一文代序。周报在同期第二版头条位置摘登了这篇文章。文章写道:

他(王稼祥)有才华,有主见,敢于负责,对同志公道正派。特别应该提到的是,他对任何事情,尤其是对重大问题,都善于调查研究,独立判断,而从不人云亦云。建国后,我们党所犯的多次“左”的错误,特别是对人的错误处理,他都很不赞成,并且甘愿冒当时一些人对他的非议而不随声附和……王稼祥是正式提出“毛泽东思想”这一概念的第一人。

2、《金瓶梅》与《萨特研究》

周报创刊号头版下方有记者采写的独家新闻《韦君宜向本报记者透露——〈金瓶梅〉即将出版》,报道引述韦君宜的话说:

现在付印的《金瓶梅》早在四五年前就已发排完毕并压好了纸型,由于种种原因,一直没能印制成书……这次出版洁本《金瓶梅》是经有关领导部门批准的,印制一万套。

此前——1985年1月25日,周报曾出过一试刊号,头版下方有一则短新闻:《〈萨特研究〉几经波折最近将与读者见面》,报道说:

柳鸣九编选的《萨特研究》在1981年出版后,受到读者的欢迎,很快便销售一空。

读者早就盼望《萨特研究》能重印。可是此书却几经波折。1982年夏,有关部门发出了重印通知,但过了两月,又宣布不印……直到去年10月,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决定正式重版。

一千个七天,算上“试刊号”,正好“一千零一个”七天过去了,现在看起来,这两本书在当时的“波折”,以及周报这两则如实报道,都有些不可思议。

3、“每周一书”

现在周报头版上的“每周一书”栏目,最早亮相是在1986年2月8日,首部推荐作品是人民出版社编辑出版的《恩格斯家书集》——

别以为革命导师的笔下总是滔滔不绝的宏论巨制。其实,他们的感情也都是十分细腻的……

4、首届文汇书展·赵家璧贺辞

1986年3月1日周报头条新闻《首届“文汇书展”今日开幕》,同时在第三版刊发了中国出版协会副主席赵家璧为首届“文汇书展”撰写的短文,“以一个爱书者的身份,致以衷心的祝贺”,文章写道:

“建设精神文明要靠出版物”,这是出版界前辈陈虞孙同志说过的一句名言。但今天恰恰在书的问题上矛盾重重:作者出书难;读者买好书难……办书展,这是一个好办法,但真正解决问题,还有待有关领导对出版发行订一个综合治理的改革方案,还得颁一部“出版法”。

老出版家的眼光着实深远。

日历翻到1989年。是年2月18日,周报在头条位置刊发标题新闻:

社会效益好的图书报刊将受保护——《出版法》已完成第十稿,可望上半年就能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

5、汪道涵的希望

《汪道涵:应该有一本〈四马路志〉》,这是周报头版一则短新闻的标题。该报道说,“在庆贺上海古籍书店重新开业的座谈会上,汪道涵同志提议,编写一本《四马路志》。”他说:

过去的四马路应该与北京的琉璃厂媲美,北京有本《琉璃厂志》,上海也应该有一本《四马路志》。希望这条文化街建设得越来越好,做到南北呼应,使得传统文化与现代化以及世界文化结合起来。

爱逛书店的老市长的这番话刊登在1987年12月5日出版的报纸上。

6、出版经纪人

1988年2月6日周报头条《图书出版界的一桩新鲜事——出版经纪人悄悄崛起》,报道了“虽然还没有人这样公然自称,但却已经在出版界悄悄地崭露头角”的“出版经纪人”,其“中介活动”主要是“介绍书稿,推荐作者,帮助出版社组织选题,等等”。报道说:

一些出版社开始越来越关注这支队伍的崛起,并借助这支力量,使出版社的信息更灵,效率更高,质量更好。

同时,也有一些人担心,出版经纪人的出现,是否会冲击出版社原有的经营活动。

报道所谓尚未“公然自称”的“出版经纪人”,应该就是目前难以数计的“图书工作室”之类的前身和雏形了。

7、三联书店

三联书店最近很热闹。周报今年4月16日报道,三联将每月定期在北京等四城市举办“三联读者服务日”活动。其实,十五年前三联曾举办过规模更大的活动,即在全国二十四个城市同时展销该社出版的一百五十多种图书。联展场面热烈,但当时的三联老总却苦笑着说:

我根本不奢望在展销期间能卖掉多少书,我只希望此举能引起一般读者对严肃出版物的注意,并能在今后潜移默化地改变他们读书的口味。

周报1989年6月3日发表评论说:三联书店是有骨气的,因为他们敢于在目前严肃出版物不景气的情况下,喊出自己的声音,寻找自己的读者。

能苦笑着坚守自己的品位实属不易,但“报偿”毕竟也着实丰厚,看今日出版界,有几家出版社能获得如此美誉:“不官不商,有书香”,“我们这类知识分子的精神家园”。(《杨绛写给〈文汇读书周报〉的几句话》刊周报2004年4月2日)

想起里尔克的一句话:有何胜利可言?挺住意味着一切!

8、“一句话书评”

如今报章上的“一句话××”(影评、球评等等)栏目很多,甚至还有“一句话新闻”,但很多人恐怕不知道“一句话”的“始作俑者”乃是周报。周报的这一栏目创办于1990年1月6日,影响很大,国内报刊多有转载,笔者曾见一韩国杂志也作了转载,用今天的话来说,也就是一句话:

它已经“走向世界”,虽然……

9、“在首都报刊上”

1991年6月8日新增的这一栏目起初设在二版,8月24日起移至头版,想来是编辑部觉得首都报刊的声音实在太值得重视了。

“在首都报刊上”首期摘登的是《求是》《文艺报》和《中流》刊登的一些文章的主要观点:

……

《中流》杂志今年第五期刊登金圣撰写的《回顾对毛泽东文艺思想的一场“围剿”》一文,列数十几家报刊之文,认为他们从八十年代以来对毛泽东文艺思想进行了“围剿”。

该栏目创设时,编者写了这样一段话:

限于篇幅,面对洋洋书海,本报刊登的评介文章往往挂一漏万。为弥补不足,特开设这一栏目,编摘首都报刊发表的一些书评文章的主要观点,以助读者开阔视野。

顺便提一句,该栏目所关注的报刊后来基本上都进入了同年年底中宣部文艺局、中国文联等单位表彰的十七家舆论导向正确的文艺报刊名单,由此亦可见周报编辑的眼光。

10、王蒙和他的“稀粥”

王蒙近几年所作《我的人生哲学》《青狐》等作品很是畅销,好像也没因此有什么太烦心的事。可十多年前,他的一“碗”《坚硬的稀粥》竟引来一盆污水,使得他不得不向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递交诉状。周报1991年10月19日报道——

今年9月14日,《文艺报》在第四版“读者来信”栏内刊登了一篇署名慎平的来信,信中引用了台湾一杂志的编者按,称王蒙创作的短篇小说《坚硬的稀粥》是批评邓小平领导的中共制度的,并将小说与当时的政治环境以及改变公有制、建立私有制等主张联系起来。

王蒙认为,慎平的文章对《坚硬的稀粥》“进行栽赃诬陷,以歪曲、捏造事实等诽谤手段,严重损害了我的政治名誉,侵害了公民权利”;“《文艺报》公然登载散布慎平之文所捏造的种种谣言,严重侵害了我的名誉权,败坏了我的政治名誉。”

这位身为中共中央委员、前文化部长的著名作家认为,“如果其诽谤得逞,其政治影响是十分恶劣的,不但法律尊严受到破坏,而且从今以后一些不法分子将可以影射或以海外言论为由,任意给任何作家、作品扣上政治帽子,使邓小平同志关心和领导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文艺界拨乱反正、正本清源的成果化为乌有,使政治诽谤成为不法分子达到其自私目的随时可以采用的讹诈手段。”

10月22日,即王蒙递交诉状十四天后,北京中院裁定“《文艺报》读者来信属正常文艺批评”,对王蒙的起诉不予受理。周报同年10月26日报道说。

11、“书人茶话”·“三味书屋”

周报如今的老牌栏目“书人茶话”和“三味书屋”均创办于1992年初。1月4日,“书人茶话”亮相,编者写道:

“书人茶话”今天与读者见面了。

发稿的时候,窗外正下着大雪,因想起“雪天,二三知友,围炉品茗话读书”,这本是读书人向往的境界。我们希望“书人茶话”成为爱书者“自己的园地”。宇宙人生,书里书外,只要有真切的感受;不标新立异,不媚假传声,只愿说些出自内心的话。以文会友,愿读者喜欢。

一周以后,1月11日,“三味书屋”开张,编者如是开篇:

晨曦临照,更多的是夹带着喧闹与嘈杂,这是现代都市的象征,却也让许多读者失去了那种淡泊与清净,读书、作文甚至作人极难囿于书人的原则,我们努力在此开出一个书屋,称“三味”,意在让人都想到鲁迅的启蒙岁月,铭记先生的人格。认真看书、认真读书、认真写书评并不是易事,对书人来说这是种考验。但愿我们常能在此聚会,怀着认真。

雪夜,晨曦……逝者如斯,当年写按语的编者,还有今天的读者,面对这两段文字又会作何感想呢?

12、《笑忘录》

米兰·昆德拉这名字自去年以来一直出现在国内图书排行榜上,其实十多年前昆德拉便曾震撼(不止是流行)了中国读书界。周报1993年5月1日“新月版”用一个整版的篇幅介绍了昆德拉的《笑忘录》。“人与强权的斗争是记忆与遗忘的斗争”,周报评论指出——

……姑且不论昆德拉的政治倾向我们是否认同,但他绝对具有浓郁的政治情结并曾亲身品尝过强权政治滋味这一点则是无庸置疑的。也正是因为这一点,对他所经历的不平的抨击以及对这一环境下知识分子畸形心态的解剖常常构成昆德拉小说的基本主题。

这些话,不知当今的昆德拉迷是否觉得有些遥远。

13、《甲申三百年祭》

今年又逢甲申,《甲申三百年祭》再度成为学界谈论的热点。十年前,《甲申三百年祭》发表五十周年时,周报“读书人论坛”曾刊文《应该重新阅读〈甲申三百年祭〉》(1994年4月2日),文章在结尾时写道:

我以为请大家重新读一读《甲申三百年祭》,看一看覆车之鉴,听一听毛泽东当时说过什么,也许不是没有好处的。但是《甲申三百年祭》似乎已经绝版多年,可不可以请出版部门少印一些浪费纸张和读者时间的那些乱七八糟的读物,把《甲申三百年祭》再印一回,并且在报纸上加以宣传呢?

十年过去了,《甲申三百年祭》单行本似乎还是不好找。据说,当年在延安,这篇文章曾作为文件普遍印发,供干部学习。

14、不读书经理

领导干部问责制是近一段时间的新闻热点,虽然书界近期尚属平静,但其实早在九十年代中期就有书店经理因不称职而被贬官的报道。

周报1995年2月18日头条刊文说,某县领导询问一基层书店业务经理,书店是否有《什么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容斋随笔》出售,该经理竟支支吾吾,结果几天之后就被贬到门市当营业员。周报为此还配了一个编者按:

书店经理不读书不是新闻,不读书而被贬官却是新闻,这实在可悲。不过书店经理因不读书而被贬官终究是件好事,因为此举倘若得以举一反三,必将给书业领导机制注入生机,结束近年来已渐渐为人们忽视的“外行领导内行”现象,有助于书业由萎缩走向繁荣。

其实,对领导干部来说,读书都应是一项考核标准。有研究显示,在现代社会一个人倘若五年不读书,那么旧的知识便已老化。我们很难想像一个抱着老化、淡忘了的陈旧知识的领导能站在改革开放的前列叱咤风云。因此有必要大力倡导领导读书,在某种意义上,这正是改革开放的“希望工程”。

“希望工程”用在这里倒也贴切。

15、“广阔天地”

近日周报头版报道说,中国农村图书网点二十多年锐减百分之四十。

翻开1995年8月12日周报,头条是辽宁农村图书市场调查:《书店在“广阔天地”里难以立足》。该调查显示,仅沈阳市所属县、区二百余家农村书店,在短短的两年时间里就减少了一百一十八家……

农村图书网点问题真是由来已久,至少在1995年已经“病”得不轻。

16、《中外历史年表》与《参考消息》

章克标先生吁请增订翦伯赞等编著的《中外历史年表》,范用先生解释说那书1959年就已由三联出版,“因为是内部发行,章先生不是相当的干部,又不是有关专业人员,所以无缘得见。”

范用先生在这篇刊于1996年8月17日周报的《也谈〈中外历史年表〉》中还写道:

那个年代,有很多内部发行的书,原因很复杂。内容涉及现代史者,连资料书也往往都内部发行。出版社生怕出问题,自己不敢负责,送上级审查,似乎把难题上交,于是想出这么一种发行方式……

“不敢负责”,不“把难题上交”,原来“内部”两字还具有相当的“抗风险”能力。

后来“内部”渐渐走到“国内”来了。周报是年9月28日刊文说:

《参考消息》摆在了北京的各报摊……“注意保存”不见了,“内部发行”还保留着。不过,这个“内部”的含义是“国内”,不是过去的“内部”——名不变,实已易。《参考消息》飞入寻常百姓家。

接着,作者禁不住赞叹起来——

时代确实在进步啊!市场经济了,什么好卖,报摊就经营什么,根本用不着你发文件,打广告;信息时代了,公民要求信息资源共享,你不提供消息让他参考,他从别的渠道也能得到。

但市场还是有风险的,所以“消息”多半还是仅供“参考”。

17、蔡元培

去年“北大教改”很是热闹,热闹中不时有人提到蔡元培,很是怀念他。关于蔡元培,周报在1998年8月29日曾刊发书评《为什么纪念蔡元培——读〈北大校长蔡元培〉》——

北大作为中国最高学府而产生重大影响,是1917年蔡元培任校长之后。耐人寻味的是,蔡校长先后两次入主北大共一百四十二个月,而实际在校主政还不足六十个月,但他的点化之功却能使北大骤然生辉从而举世闻名。蔡校长的“超凡魅力”显然来自他的大学理念,来自他现代的教育观念。他在就职演说中宣布:“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大学学生,当以研究学术为天职”。他实行教授治校,倡导“思想自由,兼容并包”。这些主张催发了北大自由民主的传统,形成了独具一格的校园文化。不仅后人怀念“蔡元培时代的北大”,就是罗家伦、蒋梦麟等与蔡元培距离极近的人,也念念不忘,称他是“大德垂后世,中国一完人”。学界对蔡元培的怀念,也就是对大学理念和精神的怀念。

“怀念不如相见”,今年周报刊发的有关蔡元培的文章,标题干脆就叫《回到蔡元培》。

18、陶行知的“汗”

陶行知,又是一个大教育家。周报1999年10月23日刊发了他的两则手迹,从内容看也极为契合他的教育宗旨: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想到一句话,像是打油诗:蔡元培的理念,陶行知的“汗”。

19、草婴的良知

草婴先生说:

知识分子的良知应该具备五样东西,这五样东西是我自己想出来的。一是要有心,有知识分子的良心;二是要有头脑,任何事情任何问题要独立思考;三要有一双眼睛,要自己观察,不能人云亦云;四是要有一根脊梁骨,不能随意弯曲;第五是要有自己的胆,没有自己的胆量,遇到可怕的情况或者巨大的压力你就会退却。(刊周报2001年8月4日)

心、脑、眼睛、脊梁骨、胆,这“五样东西”人人皆有,但草婴先生还是要自己去“想出来”——周报上经常有这类不该想之想,让人不得不想。

20、黄宗英作证

2002年11月29日,周报在头条位置预告将与《炎黄春秋》同步刊发黄宗英撰写的《我亲聆毛泽东与罗稷南对话》,标题是:

黄宗英:我是现场见证人

12月6日,周报以整版篇幅刊发黄宗英文章:

1957年7月7日,毛主席兴致勃勃地问罗稷南:“你现在怎么样啊?”罗稷南答:“现在……主席,我常常琢磨一个问题,要是鲁迅今天还活着,他会怎么样?”“鲁迅么——”毛主席不过微微动了动身子,爽朗地答道:“要么被关在牢里继续写他的,要么一句话也不说。”

关于“毛罗对话”,周报发过多篇观点相左的文章,黄宗英这篇显得举足轻重。

21、巴金的怀念

周报首发过巴老多篇怀念文章,去年11月21日“巴金专号”首发的《怀念振铎》或许是最后一篇了。

巴老的怀念文章常常令人震惊,因为他时常在怀念友人的同时血淋淋地剖析自己——

我忍受了十年的侮辱。固然我因为活下去,才积累了经验,才有机会写出它们;但我明白了一点:倘使人人都保持独立思考,不唯唯诺诺,说真话,信真理,那一切丑恶、虚假的东西一定会减少很多。活命哲学和姑息养奸不能说没有联系。以死抗争有时反能产生震撼灵魂的效果。

这样的“怀念”对一个老人来说是残酷的,因而也惟有死灭的灵魂才会面对这样的“怀念”无动于衷。

——文汇读书周报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