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大全

句子大全 > 句子大全

我们是最美的90后 我们用青春点亮未来

句子大全 2015-04-11 11:33:20
相关推荐

我们是最美的90后 我们用青春点亮未来 2020-05-04 06:03 来源: 杭州日报

何去非 庄丽/文

无所畏惧,是青春模样;毫不退缩,是青年担当。

在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时刻,杭州青年在全市各级团组织带领下,活跃在物资帮扶、服务保障、一线服务、宣传引导等各个方面,为杭州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作出了积极贡献。

在日前召开的杭州市庆祝“五四”青年节90后代表座谈会上,一群来自各行各业的优秀青年侃侃而谈。他们中有连续开展60天战疫服务的00后大学生志愿者、有支援企业生产医用口罩的基层团干部、有日行百里的外卖小哥,也有援鄂医疗队90后集体代表……他们在奔跑中奋力逐梦,以自己脚踏实地的行动,树起新时代中国青年的优秀形象。

我们与“疫情”赛跑的日与夜

市公安局 钟毅

我是来自杭州市公安局的一名90后青年民警。从警8年,一直从事公安科技信息化工作。

过去的3个月,让我和同伴们终生难忘。从1月中旬开始,我们始终在与疫情赛跑。春节期间,我和留杭的3名工程师每日工作超16小时,以一天一个版本的频次完成“涉疫敏感高危人群模型”系统5次更新迭代。

2月6日傍晚6点,还奋斗在城市大脑战“疫”上的我,再次接到了紧急命令,开发企业员工健康码。48个小时后,8日中午12点,项目交付;随即,开发“杭州健康码”的任务又接踵而至,这次留给我和团队的时间还是48个小时……

“没有参考界面我们就手绘创造,没有业务架构我们就自行谋划!”一夜无眠后,2月10日上午10时,第一版杭州健康码“呱呱坠地”。顾不上休息的我们又立即开展内测,从申请、发码、亮码、打卡等各环节逐步验证、逐项完善;2月11日,杭州健康码如期启用,但伴随而至的还有各种情况的误报与咨询。重压之下,我们竭尽全力,连夜修改,不断完善。

就这样,我们34名公安民警组成的技术团队并肩作战、默默耕耘着。这3个月,我们先后对健康码作了29轮次技术调整,13个版本的完善,62项功能应用的迭代。而每一次上线前,必须要在凌晨零点到4点完成内测。尽管辛苦,但当看到大街小巷张贴了我们设计的申请流程图;当看到杭城逐渐复苏,又觉得这一切都是值得的。

“挑战来了,那就战胜它!”这是我们专班墙上的一句话。我觉得我们这样的青年民警就是要传承好杭州公安宝贵的精神财富,为杭州的城市建设作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我们在“战役”中担当与成长

字节跳动浙江公共事务总监 陈铭怡

作为“字节跳动”众多“90后”之一,在工作中,我常思考,我们应该如何利用互联网为社会服务。

随即,考验来了——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字节跳动应该做些什么?

“战疫”宣传、疫情辟谣、公益项目……在公司的全力支持下,我和团队小伙伴们联动全省政法系统发起“浙有我守护抖音话题,展示抗疫一线工作者风采。”在话题运营过程中,我和团队的“90后”们轮流值班,24小时搜集、传播优秀抗疫典型素材,目前该抖音话题全网总播放量已突破29亿。

我记得我们编辑的最火的一条视频讲述了一位市一医院驰援武汉的医护人员,播放量达2.3亿;共青团杭州市委抖音号@青春杭州发出的《杭州青年机长邀请乘客点赞抗疫一线白衣天使》阅读量超120万,暖心的话语也带动着无数网友为中国加油、为医护人员点赞……这一条条内容被广泛转载、点赞和评论时,无数的温暖从手机屏幕中溢出,内心有一种为“战疫”贡献力量的成就感。

与此同时,在“战疫”过程中快速传播有效信息也是我们互联网青年工作者应当主动承担的责任。因此,我会随时关注网上舆情,梳理信息,推送给负责运营的小伙伴,有针对性地进行网上辟谣,保障网络信息准确。比如,《年轻人不易感?浙一感染科主任:它就像感冒传染一样容易》阅读量达48万,及时有效地阻止了谣言的传播。另外,我们还对炒作虚假疫情信息、野生动物保护专项、各类病毒谣言等内容进行系统回查,累计处理相关违规视频3万余个。

最美的青春在“疫”线

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生、上城区晴雨公益服务中心理事 盛泽韬

我是盛泽韬,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的“00”后大一学生,也是上城区晴雨公益服务中心疫情防控小分队队长、团支部书记。

2016年,G20峰会在杭州召开,那一年,还在读初三的我加入了晴雨公益服务中心,成为了一名注册志愿者。三年多来,我逐渐从一名志愿队伍的新兵,成长为志愿骨干,服务时数超过2200小时,是上城区服务时长排名第一的“00”后志愿者。当此次疫情来袭时,我义无反顾地冲到了“战役”第一线。

从1月28日起,作为防控小分队队长,我每天带领40余名青年志愿者在东坡路社区承担测温登记、入户排查、物资募集、健康码申领、防护知识宣传等工作。从早上7点到晚上8点,连续13个小时不间断服务,是对我们精力和体力的双重考验。“细致一点!再细致一点!”这简单的话语,一遍又一遍地在所有小伙伴们心中默默念叨着。正是这样的信念,面对防控压力持续增大、自身安全风险不断增加,我们毅然冲锋在前;面对强冷空气南下,夜晚风大湿冷,我们始终伴着路灯坚守岗位。

在这段难忘的战疫时光里,我和小伙伴们累计转战4个街道、1个园区,入户走访354户、帮助1400余人申领健康码、拨出回访电话2200余个、募集分发口罩8000余只、测温超过了13000余次。我们成了大家眼里的“硬核少年”、居民口中的“结棍伢儿”、社区心里的“编外社工”。在大家的努力下,我们所在的社区实现新冠肺炎零感染。

只争朝夕 不负韶华

建德市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团委书记 李诗

我想讲一个关于“口罩”的故事。

今年1月底,突发的疫情导致口罩严重短缺。1月30日,一则“关于组织机关党员干部赴朝美日化有限公司开展志愿服务”的招募令出现在单位工作群里,作为一名90后的团干部,我第一时间报了名。

1月31日,我们第一批50名青年志愿者就坐上了赴朝美日化的大巴车前往企业支援。

在工作中,我们分成了5组,分别安排到“贴棉条”、“绕松紧带”和“套袋”三个岗位上。每组每天平均要绕松紧带45箱,贴海绵条55箱,生产口罩3600个。大家都舍不得休息,甚至顾不上喝水,觉得“少喝一口水就能多做一个口罩”。“再加一箱”“松紧带再来点”“加油干”……几天下来,大家腰酸背痛,手指被磨破皮贴满了胶带,肩膀、背和手臂都贴上了膏药,但每天在车间里,看到的还是一群人分秒必争、与时间赛跑、干得热火朝天的场景,累了大家就唱“团结就是力量”等红歌加油鼓劲。

当第二批志愿者开始报名时,临时党支部书记来征求我们的意见,我选择了继续留下。从1月31日到2月15日这16天里,我们共生产包装N95口罩121.39万只,已经从一名生产线上的新手变成了熟练工。从第一天加工N95医用口罩27600只,到第二天46200只,第三天48000只……单只口罩加工时间从51秒缩短到25.5秒,日产量与厂里工作了5年的工人相当,远远超出了既定目标。

在朝美的16天时间是我一生难忘的经历。在那里,有一种“一线人员在前方作战,我们在后方支援”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也从未如此真真切切感受到“离祖国最需要的地方那么近”。我会把这段时间的收获、成长和锻炼带到今后的工作中,“只争朝夕,不负韶华”,努力奋斗,留下更多更美好的青春记忆!

做一名爱与温暖的传递者

美团外卖配送员 张宏达

我来自辽宁农村,在家排行老大,家中还有一个弟弟和一个妹妹在上学,全家人的生活开销大部分由我来承担。

初中毕业后我在老家打工,听说送外卖赚钱比较多,就来杭州当起了外卖小哥,现在已经1年多了。今年春节我没回家,我想春节上班会有额外的补贴,可以多赚点钱,减轻家里的压力。

可是,我没有想到这个春节会遇见疫情。从1月底开始,路上的行人一天比一天少,大部分小区管控和部分路段都封闭了。说实话我也有点害怕:我是家里的顶梁柱,万一病了该怎么办?没办法,虽然害怕、迷惘,我还是得咬牙继续工作。

疫情期间,外卖订单更多的是米面粮油等生活用品,比起以前的盒饭,配送难度大很多。但是我们骑手与顾客之间也因此有了更多的理解,不少顾客给我们送口罩等防疫用品,越来越多的顾客会跟我们说一声“辛苦了”“注意安全”,一句句暖心的话语,让我不再迷惘,每天都像打了鸡血,骑着小电驴穿梭在城市中。

2月底,我在网上看到拱墅团区委组织招募志愿者,主要是给援鄂医疗队员的家属配送慰问品。因为看到新闻上医护人员真的很辛苦,我也想为他们尽一份心意,我于是就报名参加了志愿服务。我们每个月需要两次上门配送慰问品,每次要送到71个不同的地址。为了提升配送效率,我会提前一天规划好路线,用最快的速度,把新鲜的蔬菜和水果送到医护人员家中。让我感动的是,有一次我把慰问品送到后打算离开,一位援鄂医疗队员七八岁大的女儿送给我一包蓝色的口罩,让我一定要保护好自己的安全,我感动得眼泪都要掉下来了。

我只是一名特别普通的90后,在疫情期间,我发现不起眼的外卖骑手也会被大家需要:我们成了维系城市运转的“摆渡人”,我希望这座城市能因为有我们的付出,多了一份美丽与温暖。

我们接过接力棒,我们拼尽了全力

杭州市援鄂医疗队90后集体代表、杭州市肿瘤医院护师汪文婷

从1月25日大年初一第一批队员紧急集结出发,到4月3日最后一批队员顺利返回,整整70天时间,我们杭州援鄂医疗队6批共318名队员圆满完成驰援任务,实现了预定的“打胜仗,零感染”的目标。我们是一支年轻的队伍,像我这样的90后共有79人,占到队伍总人数的四分之一,其中年龄最小的1997年出生。

我作为第三批援鄂医疗队队员奔赴武汉,这也是杭州市唯一独立组队的驰援队伍。在武汉同济医院光谷院区的重症病房,照料重症病人被感染的风险很大。但是穿上防护服的我们,真的没有考虑太多。我们在缺氧的环境里努力工作,给病人扎针时常常半弓着身子,扎一次针就出一身汗,衣服常常湿了又干,干了又湿。不少小伙伴们额头、鼻梁、脸上都是压痕,有些还被磨破了皮流了血,贴上创可贴后继续工作。我们笑称这是“最美”印记。

隔离病房内的护理工作细致而繁琐。我们除了承担发药、打针等基础治疗,还要负责监督院感防控、清理病人生活垃圾、病人心理疏导等工作。防护服虽然挡住了我们的脸,但隔不住大家的心。一声声饱含深情的“谢谢”让我们感到无比温暖,每次看着一名又一名患者带着希望出院时,觉得所有的付出和努力都是值得的。

(责任编辑: 何一华)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