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大全

句子大全 > 句子大全

一本上线率从5.5%到61% 成都树德协进中学只走了6年

句子大全 2015-04-08 01:36:15
相关推荐

读书声划破长空,老校焕发活力。朗朗读书声,把游客带回到学生时代,位于成都市青羊区的宽窄巷子,游人如织,商家总会习惯性降低招客迎送的分贝,客人也会随着商家的举动刻意保持一致。宽窄巷子,是美誉全球的网红旅游景区,每年到此游观的客人达两千万人次。

成都市树德协进中学,与宽窄巷子一墙之隔,师生们身临其“景”,但丝毫不受景区的繁华影响。正是这所承载百年历史的学校,书写着青羊教育改革、大胆创新的玉成篇章。它本是一所百年老校,曾是历史上辉煌的四川省立一中、协进中学,也曾是发展受挫、十分薄弱的成都市二十八中,直到2009年青羊区教育局的大手笔改造。

2009年之初,宽窄巷子方圆2公里的范围内,还并存着成都市二十八中、二十四中和十四中三所高完中。这一区域的优势是教育资源富集,劣势也就是太富集,三所学校处于同质建设、教育质量整体滑坡的低谷,更难找到特色和亮点。

青羊区教育局当时综合考虑,均衡和整合教育资源,打造一所纯高中、两所纯初中:将二十八中的初中部分别并入二十四中和十四中的初中部,并将两所学校的高中部并入二十八中,分别由名校领办,最终整合成树德协进中学、树德实验中学(东区)和石室联合中学(蜀华分校)三所新学校。青羊区教育局负责人解释道:“也就是说,树德协进中学就只有高中部,其他两所中学只有初中部,让三所学校找准自己的优势,各自发展,办学规模和师资总数不变。这样能让教育资源综合优化、进行科学合理的分配,形成差异化发展。”

2014年,青羊区加快教育改革步伐,尤其深化区域高中的新课程改革,明确提出将树德协进中学纳入重点改革之列,从政策层面到具体的资金支持,一定要让沉睡多时的百年老校重泛荣光,做好青羊高中的领头羊。政策出了,资金也有了保障,但教育并不是用钱就能“催”出来的快成品,而是一个长期积淀起来的“世纪工程”,需要文化积淀与融入、队伍整合与提升、制度完善与优化、社会了解与认同等的上下齐心、多方协同方能取得成果。

树德协进能否承载青羊高中教育腾飞的希望,在较短时期内脱胎换骨、涅槃重生?

初上任,临危受命担重任

“以前受各种外界因素影响,这所学校沉寂多年。”树德协进中学刘立锋老师毫不掩饰地说到那段不堪回首的过往:缺乏现代教育理念、教师队伍不齐心、学生基础不好、领导层缺乏开拓思路,曾经有一年高考一本上线率“打光脚板”(四川方言,为零的意思)。说到此处,刘立锋忍不住苦笑几声来缓减采访的尴尬局面,接着说:“直到杨书文校长来了,按照教育规律办事,定目标、架顶层、重引领,优机制、强队伍、抓落实,督质量、进课堂、优教风,大刀阔斧地改革起来。”

杨书文,出生教育世家,他笑称自己这一辈子与“书”离不开,就连父母给他取名时就要用一个“书”字。近30年的教育实践中,他不断思考和总结,在成就师生、成就学校的同时,也让自己从一位普通教师成长为全省名校长。

2014年,杨书文从成都树德中学副校长履新成都市树德协进中学校长。树德中学是协进中学的领办校,从一所全国名校的领导层走出,到一所不被社会和家长认同的薄弱校掌舵,这对曾成长于一般学校的他来说,本身既是一种对教育反哺的执着情怀,更是一种对自我的新挑战、新探索。

摆在杨书文面前,只有铆足劲往前冲,没有徘徊前行的机会,因为全区人民、全校师生、全体家长都盯着他。他是青羊高中教育改革的第一批实践者,搞好了,经验可以在全区复制推广,惠及全区人民;搞砸了,对不起组织的重托和师生的期盼。同时,“树德”这块自带光芒的金字招牌在提醒他,每走一步都不容有丝毫马虎。

“沉甸甸的压力,当时让我寝食难安。”提起六年前的“高升”,杨书文仍有些忐忑。初来乍到,发现一千多人的学校,高考一本上线率才5.5%,师生情绪都很低落,多方问题积累,即使在名校历练过,他也感到相当棘手:“看到这些,眉毛胡子焦成一坨!整个暑假全都泡在学校里,与干部、师生进行各类座谈交流,希望从中有所收获……”

“说实话,原来在树德中学当领导,还是轻松得多,毕竟整个框架和规则都制定好了,大家按部就班运行起走就行。”杨书文坦言道,要把一所在业界底子较薄、得不到家长学生认可的学校,变成优质一流乃至卓越之校,必须“而今迈步从头越”。

谋协进,奠定发展新格局

杨书文走马上任,如何才能当好家、服好务?困扰了许久,与师生交流后的顿悟让他豁然开朗——文化育人,这理当成为树德协进新阶段办学治校、优质发展的关键抓手。在他看来,把这所百年老校的辉煌历史和厚重文化一定要保护好、传承好,更要弘扬好,让其成为统一思想、凝聚团队、深化内涵、提档升级的“法宝”,从而更好地为“办学育人”服务,是一代教育工作者的责任,也是一种义不容辞的担当。

正本溯源,校名中的“协”“进”二字,内涵丰富、意蕴深刻,即协同奋进,要大家同心、一起努力,要资源共享、责任共担,要和睦相处、互融共生,要精诚合作、互助共赢。而当时较多的矛盾,就是集中在教师团队能否“协进”上:教师来自三所学校,有着不同的成长经历、文化背景和融入心态,如果不打破本位主义的壁垒,消除隔阂、彼此认同,产生统一的归属感,就难以聚合成强大的办学生产力。

于是,杨书文以文化育人为主线,以凝聚团队为重心,笃行“科学办学、民主治校、文化育人”的发展路径,终于找到稳住“民心”、重燃斗志的突破口。他在全员调研和充分论证的基础上,首先提出自己的办学思路、远景规划,以明确目标、统一思想;其次开展民主治校,在人事安排、人员任用和干部选拔上坚持“五湖四海”,不看门弟、不论出身,以“三公”为原则,以制度为保障,采取“公推直选”“双选双聘”的办法,尽全力让师德高、业务精、人缘好的骨干教师放下包袱,轻装上阵,提供更能施展才干的舞台;最后是齐发力,创造一切条件为每位教师提供专业发展机会,各取所需、优势扬长,在工作中,互相协同,凝心聚力干实事,减少内耗。

局面是向好了,但新的办学格局还没有形成。

在杨书文眼里,办学毕竟不同于教书,必须要有“大处着眼、细处着手”的能力,就是要有想法、有思路、有科学合理的管理架构,如何让本校与领办校、协作校等知名学校实现无缝对接,学习他校的成功经验和做法,对在名校管理岗位历练过的杨书文来说就是轻车熟路。他提出,要积极响应青羊教育局“开门办学”的号召,联合多方力量构建优质办学共同体,让师生接触更多的新鲜教学理念和方法。

于是“一体两翼三维”的办学新格局应运而生。“一体”即与树德中学融为一体,突出办学思想引领、育人文化植入、办学规划协同及工作载体对接的深度交融;“两翼”即以成都七中、北京四中网校为资源补充,在集体备课、考试检测、资源建库等常规工作上建立起共享机制,在课程设置、教师跟岗、现场实训等方面建立起协同机制;“三维”即以著名高校、科研院所,高新企业、杰出校友,社区资源、家长力量共三个方面为辅助协同,搭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强基计划落地、科技文旅研学、社会实践服务等立体育人平台。

两院院士石碧、李小文和钟山,欧洲科学院院士张隆溪均毕业于该校,这些精英人物的卓越追求、学识智慧、胸襟气度和杰出成就感召和激励着每一位学生。近年来,树德协进中学主动邀请杰出校友经常回校“探亲”,曾经让大家敬仰的“名人”,突然来到学生们身边,并用自己亲身的经历生动演绎“卓越人生之路”、深入浅出地讨论人生规划,让孩子们的励志情绪不断高涨。

今年6月4日,树德协进作为成都市“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基地学校”而开设的“基地班”的同学来到四川大学制革清洁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参与由杰出校友石碧院士指导的研学活动,将课堂中所学科学知识运用到实验中,精心操作、认真探究、多向思考,创新能力又有了一次大的提升。

优管理,研教协同见实效

去年秋季开学前,在树德协进中学任教多年的李绍军老师,经过全体老师公推,公开竞聘到教导处副主任岗位。“与其说到了管理层,不如说多给他压了担子。”杨书文笑称。

杨书文所说的担子,就是按照学校的规定,李绍军除了自己一个班的数学教学之外,不仅要参与教学常规运转管理,负责招考、排课、课堂巡查等教务工作,还要蹲点高一年级组、数学教研组,负责其教育教学和研究工作的高效落实,并协同班主任负责高三一个班的质量管理。原来只要做好教学本职工作的他,现在大到学校的课题研究,小到所包班组里学生的学习动态,他都要亲自过问,开学不到10天,一本厚厚的工作笔记本已密密麻麻记录过半。如发现了突出的优点或问题,李绍军就会第一时间汇报,以便学校决策层及时作出决策。

这种将“分权赋责”和“分级赋能”两种管理优势整合,创生出的“网格化”管理机制,减省了很多中间环节,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能。

杨书文说,这种管理机制的诞生还是受到一次拓展活动的启发:当时拓展老师让五位受训学员中的四位戴上耳机,老师给不戴耳机的学员亲口说一句话,再由他传下去,后面人员在耳机音乐的干扰下接受着似是而非的信息,等到了最后一位,原本的信息已被篡改得面目全非。

“学校管理,决不能这样层级传递,只有让学校管理层直接进入课堂、包到班组,从一线师生那里掌握到真实、鲜活的第一手材料,我们的决策才能更加科学,指导才能更加精准。”杨书文说道。

正是基于这样的管理,“研教协同”这种新的教学研究模式应运而生。“问题即课题、工作即研究”,以解决师生课堂教学中的“问题”为目的,一场“人人研课堂、个个研课程、每人一课题”全员卷入的“草根研究”正蓬勃开展。力求通过对“研教分割”现实难题的破解, 实现教师专业能力的全面提升。

研教协同主张:“教即研、研促教”。通过“教学研”三者多维互动,实现互教互学、相互促进、相辅相成:围绕集体确立的课堂研究主题,老师们相互听、评、磨、献,主讲人在自省和互鉴中得到提升,团队成员间智慧碰撞、相互启发、灵感乍现,可谓一场场“头脑风暴式”的思想盛宴;同时,课堂主讲教师在收集案例和素材的基础上,能很快将经验和反思进行梳理,并提炼成高质量的研究成果,进而形成独具个性的教学模式和风格;个人成果通过集体研教得到推广,获得丰富和发展,并影响和带动整个教师团队的全面提升。研教协同就如“星星之火”,已初具“燎原之势”。

“教研-教学-教研-教学,这是一个循环往复、螺旋上升的过程。”数学教研组组长何斌介绍,学校每年拿出20%以上的办学经费,组织教师们走出学校,去见识和学习别人的先进经验,老师们每次回校都要通过亲身实践进行改造,并专题召开 “二次研讨”,形成极富实效的校本化教改成果;同时,每年还会通过各种渠道邀请国内外著名高校、高中的专家学者、名优教师来我校现场交流指导,这对老师们打开工作眼界、提升教育境界、凝练育人智慧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青羊区“开门办教育”的思路在这里又一次得到成功的验证。

强队伍,协进课堂焕生机

今年9月7日,秋日的阳光照进树德协进中学高三七班教室,一堂以力学复习为专题的物理网络直播公开课如期而至。成都七中直播端的老师注重对学生的启发式教学,提炼类型、举一反三,课堂十分活跃;树德协进远端的师生则和他们同步,一道享用思维的“饕餮盛宴”。

课堂上,张纲老师密切关注着同学们的学习状态和听课反应,适时将要点和难点板书在黑板上,遇到讨论和探究环节,则暂时中断直播信号,让远端的同学们现场碰撞起来。几个同学争先恐后地表达着不同的解题思路,将课堂推向一个小高潮。到了关键的总结环节,张纲又将信号及时切换至直播端,同学们边听、边记、边反思,时不时会心地点点头。一堂课紧紧凑凑,收获满满,学生连个开小差的功夫都没有。

评课时,同为物理教师的蒋红梅老师感叹道:“网络直播课绝不是简单的视频观看课,直播课怎么上关系到教学质量的核心。刚才的课充分说明了七中的直播课服了树德协进的‘水土’;我们通过对不同课型教学方式的探索,不断优化教学策略,真正做到了‘教学协进’、高效生成。这样,老师的教学热情也调动起来了,学生的学习潜力也得到很好的开掘。”

无论是直播课,还是翻转课、常态课,树德协进的教师都在自觉对照学校的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围绕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地,应用教学规律、精进教学技艺,从而形成丰富精彩的特色“协进课堂”。他们以问题为主线,以探究为引擎,以文科的“听说读写”和理科的“讲练议究”为基本环节,让学生在充分过手、掌握双基的基础上优化创新思维品质。

提到“协进课堂”,高二八班的蒋欣蕾感叹道:“不管是哪门学科的课堂,老师们总是关注我们知识能力过手的情况,并十分注重课内师生间的互动,注重培养我们的思辨能力和创新能力。老师们不仅在课上讲解生动有趣,而且在课后引导我们有效拓展,注重知识体系的进一步扩展深入,这就是所谓的‘治标又治本’。”

“以教师为主体办学、以学生为主体施教、以特色为载体图强”的办学育人主张,是树德协进以人为本、育人至上、优势扬长系列办学工作的高度凝练。任何一个老师,随意的一堂课,都可以感受到他们扎实的教师培训。经过不断改进优化,该校根据老师的专业水准按名优教师、骨干教师、青年教师、新进教师四个梯队,量体定制搞培训。具体到课堂教学,名优教师要上好示范课,供其他老师学习、借鉴,做好业务和师德引领;骨干教师要上好研究课,通过课例研究,实现既有经验的团队共享,并寻求个体在专业上的提升与突破;青年教师要上好成长课,按照“一年入格、三年合格、六年破格、九年升格”这四个阶段分别在师德修养、知识储备、技能把握、教学艺术、学术素养等具体要求,综合呈现在课堂教学之中,以便获得团队的全面指导和帮助;新进教师则要上好汇报课,聚焦于细化落实“协进课堂”的基本规范和要求上。

去年接手新高一某班,对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毕业的罗怡颖来说颇为“挑战”。虽然她有着扎实的专业基本功和高涨的工作热情,她前三年在课堂上也花了很多时间和精力,但仍有部分学生对她的教学不太认同,学生成绩也并不理想。通过深入了解,症结在于课堂上讲得过多,留给大家思考、互动和训练的时间太少。

“传统的‘满堂灌’让学生不接受,反而起到负面影响。”罗怡颖略带羞涩地说,“后来改变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体施教,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和效果,通过激发兴趣、挖掘潜能、优化学生思维品质等办法,实现了优势扬长。上学期期末,我所教班级考了同类班级中第一名。”罗怡颖自信地说道。

“人心齐,泰山移。”树德协进中学在青羊区教育局锐意改革的推动下,在杨书文校长的科学带领下,全体树德协进人在文化传承和弘扬中进行着现代创新,终于创造出令人惊叹的奇迹:连续5年的高考本科率平均每年增长超过10%,现已超过98%,一本则达61%;学校晋升省级示范高中、中国知行式好学校、四川省文明校园;2018年4月,时任四川省教育厅厅长的朱世宏专程到协进中学调研,既高度肯定了学校的办学实绩,又要求将该校的“生涯规划”等系列创新探索成果在全省推广......

成绩代表曾经,杨书文并未满足已经取得的成绩。如今,杨书文已将目标“锁定”到“全国一流”:“我们跨入省级示范校不容易,要走到全国一流还有更长的一段路。我深信,在党委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在我们这一代树德协进人的共同努力下,一定会骄傲地树立起具有协进特色的文化育人丰碑!” (王波)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