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大全

句子大全 > 句子大全

第九届上海人大代表 “金话筒奖”获得者蔚兰:为老年人定制“老好的生活”

句子大全 2015-04-01 13:49:07
相关推荐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发展老龄产业,政府对养老服务供给进行结构性改革,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1月13日,我国养老服务领域第一项强制性国家标准《养老机构服务安全基本规范》正式批准并公布,这标志着中国养老服务标准体系的基本形成。下一步,一批涵盖居家养老和社区养老服务、长期照护服务、健康养老等细化标准也将加快制定。

老龄产业已然成为了一个市场潜力巨大的“朝阳产业”,而养老更是人们关注的热门话题,这其中亦包括老年丧偶、子女啃老、隔代教育等涉及心理健康的现实问题。

针对这些现象,上海都市频道创办了一档专为老年人规划生活的栏目——《老好的生活》,通过全方面展现老年人的生活诉求、遭遇的困苦难题等,直击当今社会养老的痛点、难点,并通过为当事人制定养老计划、宣传养老公共服务信息、解读政府有关养老的新政策等,力图让更多人关注老年人的身心健康。

近日,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专访了上海电视台都市频道主编王昕轶,《老好的生活》制片人陈驰,该节目成员、第九届上海人大代表、“金话筒奖”获得者蔚兰,畅聊创办节目的初衷、养老服务所遇到的各种难点及建议等。

一档专为老年人服务的节目

1月4日,以如何打开丧偶老年人的心扉为主题的第一期节目上线了。节目中4位不同领域的专家——负责心理疏导的蔚兰、负责改造外形的丹丹、负责家居改造的东东及帮助调节情绪的阮继凯,通过一起分析案例,商讨解决方案。

目前节目已经录制了6期,分别关注老年丧偶、老年夫妻情感、隔代教育等问题,与目前老年人养老时遇到的难题颇有共性。

比如第一期的当事人王阿姨,本热爱生活、积极参加文艺演出,但就在一年半前,因为自己外出参加活动,没能及时陪伴爱人,导致他在家突发急病身亡。自此,王阿姨开始变得消沉,也丧失了对生活的热情。节目组的4位成员结合实际情况,通过改变王阿姨的形象、打造更明快的居家环境、组织老年沙龙、举办军鼓快闪表演等方式,帮助王阿姨打开心扉,让她走出丧偶后的阴霾,不再因自责而迁怒于军鼓,重拾爱好。

第一期节目播出后,反响热烈,不少观众纷纷电话节目组,寻求安慰的同时也希望能报名参加。有观众就留言表示:“这档栏目很好,切实关注我们老年人的生活。传播正能量,既有令人感动的内容,又不乏温暖。”

录制第二期节目时,节目组甚至陪同当事人赶了两天的路程前往新疆一偏远地区,帮助他们重燃爱的火花。

陈驰告诉记者:“《老好的生活》前身是《贴心保姆》,我们在为当事人寻找适合的家政时发现,80%的案例都是为老人寻找家政,老年人对养老品质的要求及需求比我们想象中更大,同时也揭露了不少养老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我们希望能通过这档节目,全方面展现老年人的生活诉求、遭遇的困苦难题等,直击当今社会养老的痛点、难点,并结合实际情况为当事人制定养老计划、宣传养老公共服务信息、解读政府有关养老的新政策等,力图让更多人关注老年人的身心健康。”

对此,王昕轶告诉记者,目前老龄产业存在信息不对称现象,也没有专业服务能让老人准确、全面获得相关信息,“所以我们这档节目也是希望能为老年群体明确方向,带来‘归属感’。”

养老需求正在变化

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人口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末,我国60周岁及以上人口为24949万人,占总人口的17.9%;65周岁及以上人口16658万人,占总人口的11.9%。预计到2040年,65岁以上人口的占比将高达25%,即每四个人中就有一位65岁以上老人,老年抚养比将大概率地达到超过50%。

“由于历史原因,一批70后、80后独生子女,或将面临2+4+2的家庭模式,即一对夫妻需要照顾2个孩子、4位老人,老年抚养比(老年人口占劳动人口的比例)到2040年甚至将攀升至50%左右。”陈驰表示,“且据我了解,大多数老人更愿意选择居家养老而非养老院。因此,基层养老机构的压力颇大。”

即便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家庭结构小型化,人口流动性增强,传统观念逐渐发生改变,整个社会对养老服务的需求快速增长,老年人愿意尝试养老机构,但据国家统计局的报告显示,2018年,全国登记在册的养老服务机构床位数700多万张。而据有关机构按照65岁以上老年人中有10%的人有需求且愿意入住养老院测算,床位缺口约900万个,远远超过了现在市场上的已有供给数量。

王昕轶认为:“随着社会变迁,传统观念的改变也会带来养老新话题,而老年人遇到的矛盾、难处也在不断变化,这种变化是值得我们注意的。”

今年75岁的蔚兰就告诉记者,随着科技发展,移动支付、网络购票、网上挂号等新兴生活方式随之俱增,对于城市里的老年人而言,虽物质生活大多有保障,但熟练掌握这些“前卫”的科技手段却成为了日常生活中的一道难题,“比如我自己就不会用滴滴打车,出行极为不便。当然,我们也在学习中,可是有些现代化的城市管理是否也能考虑到老年人的实际需求。”

个性养老满足追求高品质生活的老年人

作为《老好的生活》节目成员,蔚兰是第九届上海人大代表,上海著名的主持人、播音员,曾经获得全国播音二等奖、“我喜爱的播音员”、金话筒奖等奖项及荣誉。长期从事播报、主持与老年人息息相关的节目,让她成为了名副其实的“老年人代言人”,受到广大中老年观众、听众的追捧。

陈驰告诉记者,“节目开办后,我们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蔚兰老师,她既有军人般的刚毅和执着,也有内心柔软之处,观点独到、犀利,且很能站在当事人的角度看待问题,拉近与对方的距离。她就是我们节目的一块金字招牌。”

这当然不仅仅源于蔚兰独特的富有情怀的主持风格,更因为她的节目内容向来走在“前头”,关注各阶层人群的日常生活。1986年,当时在竞技广播电台的蔚兰被分配主持《听众信箱》栏目,这原本是一档颇为枯燥的读信栏目,但蔚兰却做了一名有心人,她选取了医疗、教育等更贴合听众生活的问题,更用诗意的方式播报一些刻板的新闻内容。一时间,好评如潮。几个星期后,《听众信箱》索性改名为《蔚兰信箱》,成为蔚兰的标致节目之一。

此后,蔚兰更先后在电台主持了《蔚兰夜话》《蔚兰晨曲》等多档或有关健康生活、或有关老年法律等民生话题栏目,同时涉及电视节目,包括《新老娘舅》等大众熟知的节目。“我从小就热爱播音,所以从部队转业成为一名播音员后,我特别珍惜每一次机会,埋头苦干,可以说我一辈子都在为此而奋斗。”

而老年生活也是蔚兰关注的重点,1946年出生的她如今也已是花甲老人了,她十分赞同节目组的初衷,同时,她也劝解部分老人,“时代在发展,老年人传统的固化的思想也应该有所改变,提早制定养老方案,以房养老就是一个不错的养老方案。同时,我建议针对追求高品质生活的老年人,养老机构可以制定个性化养老方案,满足不同老年人的需求。”

文、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李晓璐(部分图片来源网络)

[ 编辑: gzck ]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