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大全

句子大全 > 句子大全

《乘风破浪的姐姐》吴昕的一句话让人泪目:阻碍我们发展的 原来真不是能力

句子大全 2015-03-11 19:02:17
相关推荐

36氪APP让一部分人先看到未来立即打开《乘风破浪的姐姐》吴昕的一句话让人泪目:阻碍我们发展的,原来真不是能力2020-06-22关注既然知道要早一点做出改变,但是为什么迟迟没有行动呢?

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作者 王胜男,36氪经授权发布。

最近热播的《乘风破浪的姐姐》中,吴昕说了这样一句话:“我确实错过了几年的黄金时期,我不能再回到以前那种狭隘的视野。我其实可以做很多事,只要有机会,我就去争取。”

这句话不禁让我想到,其实职场中有很多人曾经遇到过类似的情况:有些人总会是觉得自己能力不足,因而错失了机会;总是会想着,等先把能力积累起来再说……

然而令人感到最遗憾的却是,你会发现你似乎一直困在“能力不足”的漩涡里。

吴昕在之前的采访中提到——

周围人经常跟她说:“你已经很棒了”,但她还是会畏首畏尾不敢前进;如果逼到无路可退的时候,经常会把事情拖到最后一刻才去做,但往往会因为准备不足而丧失掉很多的机会。

这段话里,吴昕的表现就是明显的“拖延时间”:“拖延时间”就是拖延者在心理上把客观时间延后了。

心理上缺失了时间感的人,总是喜欢在时间截点(deadline又称为死亡线)才想起要完成工作,这就会使得准备工作不充分,进而给自己产生压力感,产生焦虑、自责等情绪,从而会影响事情的质量。

从我经手的职业咨询案例来看,很多时候,让你我错失的机会的原因根本不是能力问题,而是你狭隘的视野;造成这种狭隘的视野的原因有很多,但是拖延往往占主导。

在生涯规划咨询中,有时候会出现这样一种情况:

有一些咨询中来访者非常认同咨询师的给到的建议,双方达成了共识;但是一段时间过去后,来访者的状态仍然停留在原地,又开始陷入迷茫拖延的死循环里。

说个真实的案例故事。

有一次,助理对接完一例咨询后表示非常困惑:“王老师,这位来访者说自己三个月内在其他地方已经做过五次生涯咨询了。算上这次,已经第六次了......”

从咨询频率上看,这位来访者有把生涯规划当做心理咨询节奏的嫌疑。

收到资料后我发现,原来,这位来访者小琳(化名)的咨询目标是要不要离职,以及离职后的选择做什么。

表面上看,这属于很常规的咨询目标,并没有什么异常;但在咨询过程中,我似乎找到了问题症结。

小琳(化名),29岁,某私立医院的一名护士。

按照她的说法,从毕业后工作的第一年开始,她就不喜欢现在的工作,这些年来,她一直纠结于是否要离职,但是觉得自己没有什么能力,担心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就觉得先在这里干着吧......现在谈了男朋友,没有想到自己意外怀孕了,婚期也在筹备中......然后她又开始纠结要不要辞职这件事了。

在咨询中,我发现现在的工作已经影响到小琳的情绪状态了,再加上她现在是孕期,情绪更加不稳定。

如果单纯从心理健康和生理健康的角度考虑的话,其实她早就该辞职了;但是因为她拖延了太久,所以导致职业的下一步发展确实是受到了影响。

小琳在咨询中一直反复强调,自己应该要早一点做出改变,但是为什么迟迟没有行动呢?

事实上,很多人的拖延源于害怕失去掌控权。

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心理舒适区,在这个范围内,我们觉得是安全舒适的。

换句话说,虽然当前的工作环境对小琳来说是难受的不舒服的,但是相比较于跳入到新的环境中,现在的状态对于她来说却是“熟悉的”、“可掌控的”。

当工作环境顺利和小琳的心境状态稳定的时候,小琳就会拖延不想离职:因为让自己停留在这个舒适区,她觉得自己是安全的,但其实这只是一种表象。

小琳这个状态就像是烂心的苹果:外表看似很好,但是内在的情绪却在不断地消耗,自我修复速度远不及工作压力带来的打击来得快。

之前几位生涯规划咨询师已经给到了很中肯的建议,她也表示认同,但是在这过程中,她总是想要一个很“确定”的答案。

小琳:“王老师,我换了工作后一定会比现在更好吗?”

“我不敢保证一定,但是相比较而言,起码是一个好的尝试。”我说。

要知道,咨询师是不能帮助来访者做决定的。

这有点像我们去医院看病做手术。

不论什么手术,医生都会把最坏的可能性告知病人,由病人做决策,医生也不会随便跟病人保证说:“我绝对会治好你。”

同样,在职业咨询中,经常会有来访者问小助理:“我的问题一定会解决吗?”

讲真,我们也无法给来访者做出如此绝对的保证:因为每个人的当下遇到的问题复杂程度不同,认知程度也不一样。

试问又有哪个咨询师敢保证,通过一次咨询就能解决所有的问题呢?

随着咨询的深入,我发现小琳是延症症中的“完美拖延症”。

通俗来说,她每次都想把事情做的完美,也慢慢形成了拖延的习惯。追根溯源,这与小琳的的成长经历有关。

经了解,小琳有个弟弟,她觉得母亲对于弟弟更加偏爱,所以她从小就希望把事情做到完美,以获得母亲的关注和夸赞。

所以在很多事情上,小琳总是让自己陷入矛盾的境地:

她一方面想把事情做好,另一方面又觉得自己做得不够好......左右为难的时候,就会选择用拖延来逃避问题了。

相信很多人都有类似小琳的困惑,那就是,我们希望自己做事更有效率,那么该做些什么,才能渐渐克服讨厌的拖延症呢?

1、克服拖延恐惧心理

在这一点上,我们需要学会尝试接纳困境。

要知道,很多拖延行为的诞生是因为我们觉得目标任务充满困难、挑战甚至不安,但是如果想达到目标,我们必须需要勇敢面对现实,接纳困境,接受需要承担的责任和焦虑情绪;然后才能去思考如何做好,而不是一味恐惧害怕,给自己脑补出很多负面信息。

也就是说,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转换思维,如果评估目标是具备可行性的,那么就要相信自己有能力可以完成这些目标任务。

2、打造弹性系统

如果我们总是期待事情的结果是完美的无可挑剔的,很有可能我们就会一直处于准备阶段。

如果是这样,我的建议是不妨给自己一些弹性区间,这会让自己更具备应变能力,在实施过程中遇到困难或者瓶颈的时候,这个弹性有助于自我心理调适,而不是用拖延的方式来逃避问题。

我有个朋友一月份她对我说,一个月内她要减掉20斤(她的基础体重是120斤)。

随着时间的推移,她发现自己10斤都减不掉,于是开始自暴自弃,放纵饮食放弃运动,结果一个月下来不断没瘦,反而胖了5斤,内心无比受挫。

我建议她做弹性目标,具体如下:

根据评估,她定的目标保守4斤,争取8斤;分解目标,也就是一周至少减掉一斤......

半个月过去了,我刚刚问她进度如何,她说已经减掉了4斤。

3、塑造积极心态

很多拖延症患者的自我要求较高,一旦做不到,就会不断地自我否定和批判,从而会导致自信心的缺失。

因此,我建议不要把标准定得过高,当失败的时候,不如换个角度思考并告诉自己:

这并不可怕,我们需要做的是调整状态,尝试新的方法;

或者也可以自我安慰,比如想想其他人也都会失败,其实这是一件很寻常可见的事情,心理状态就会轻松很多......

从而用积极行为代替拖延行为。

4、确保计划合理

这里需要注意两点:

1)、分解目标

就像我前文提到的那个需要减肥的朋友,如果一下子减到理想的体重,对她来说难度较大,如果达不成很容易放弃了。

我们可以把目标分解成小的、拆分成明确的步骤、先完成小目标——如此一来,难度可以被降低,完成的更有动力,而且就算是失败也是当下一个目标的失败,并不影响全局。

也就是说,我们可以通过完成一个个小目标,最终完成大的目标。

2)、评估时间

为什么有人特别喜欢临时抱佛脚呢?他内心的潜台词一定是“时间还来得及。”

在这种心理作用下,反而是做什么事情都来不及。

合理评估时间非常重要。

例如——

复习一本书需要用多久的时间?

复习一个章节需要用多久的时间?

将预测时间和实际时间做对比重新评估。

很多拖延症患者因为错误评估时间,导致前期稳如山,后期急翻天。

5、记录成就与甜蜜奖赏

每当完成一项目标的时候,我们不妨记录下来。

哪怕只是一点点,长期累积下来都是巨大的进步。

因为很多时候,努力一段时间后,拖延者的行动力会减退,当看到这些积极的记录的时候,会再次受到鼓励,进而有能量继续坚持。

另外别忘了在一些目标后面,给自己设立个甜蜜奖赏。

例如连续完成三个小目标,就给自己个奖励——这个奖赏可以很灵活,既可以是精神方面的,也可以是物质方面的。

举个例子。

因为长期面对电脑,我的肩颈和腰椎不太舒服。

于是我给自己的定的目标是每周至少运动两次——跑步或者瑜伽,但是实际上,我对自己的要求至少是一周三次。

如果这一周我能做到运动四次,就给自己个小的奖励。

我会把这些小奖励提前罗列出来:看场imax3D电影、做个美甲、买书、一只口红、一个精致的饰品、买个包等等…..

坦白讲,没有人敢绝对说自己没有拖延症,也没有任何一个人敢说自己能够治好拖延症。

但我想说,拖延症也并不可怕,只要我们找到拖延的根源刻意练习,拖延行为都是可以得到改善的。

记住,哪怕是迈出一小步,都是自我的突破,不论你是30+的小姐姐还是40+的哥哥,只有你敢要迈出第一步,都是成功的开始。

王胜男,职业规划师、性格行为分析顾问、认知行为治疗师,“璃语职美人”长期合作职业咨询师(累积咨询时长2000+小时)、微信公众号“璃语职美人”原创团队作者。微信公众号“璃语职美人”(crystal_words)。

本文经授权发布,不代表36氪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29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评论区暂无评论打开APP 发表更多评论2980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8254120

举报邮箱:jubao@36kr.com© 2011~2018 北京品新传媒文化有限公司 | | |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6099号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