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大全

句子大全 > 句子大全

关注农民工就业创业 唱响“凤还巢” 创业显身手

句子大全 2015-03-08 15:21:28
相关推荐

走进安徽浦菲尔建材有限公司,一名保安先给记者测体温,然后才允许进入厂区。 厂里现有员工400多人,基本都返岗上班了,本地人约占三分之二。 公司负责人卓智林是该县杨郢乡村民,2010年从南京回到家乡投资3000万元建厂,工厂占地60多亩,从最初的三五十人发展到如今规模,去年产值达2.4亿元。

2000年,我外出打工,先在广东做物流运输,什么苦都吃过,什么累都受过。后来,我在南京结识一位做建材生意的老板,开始着手干这一行。 卓智林从家装建材做起,不断延伸业务范围,现在公司的产品包括门窗、吊顶、墙板等6大类12个品种。

叶落归根,是外出创业者的共同情结,但最吸引卓智林返乡的还是家乡的好政策、好环境。 当时县里有关部门来南京招商,介绍了很多优惠政策。我回来一看,觉得投资环境很好,办理各种手续非常方便,于是我就把厂子搬过来了。我现在就是一心一意做好自己的产业,马上还要采购最新的设备,继续扩大产能。 卓智林告诉记者,虽然受疫情影响,前期停产一段时间,现在已全部恢复产能,前不久又接到海南省海花岛的订单,有信心把损失补回来。

园区企业办理各种事项最多跑一次,让他们真正感受到 四送一服 和创优 四最 营商环境带来的实惠,让返乡创业者无后顾之忧,这是我们能吸引企业落户园区的关键。3月6日,园区223家投产工业企业已全部复工,复工率达100%。 汊河镇经开区管委会办公室工作人员尹文健对记者说。

我想带着乡亲们一起致富

在该县杨郢乡红星村,记者看到来安县鸿达交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佘本军和几名员工正清理仓库。 我这个厂2014年底正式开工,2017年7月成为县里第一家扶贫工厂,现有二三十个贫困户劳力在车间务工,月均收入三四千元。 佘本军是地地道道的本村人,23岁到上海打工,在一家皮鞋厂学技术。1999年,他在上海办厂,2013年转型做交通设施,就是道路上常见的减速带,目前已在深圳开设分部。

创业有了一定实力,我就想回到家乡做点事,带着乡亲们一起致富。我厂优先招聘贫困户和残疾人,每年政府部门给企业的扶贫补助,我都发给了他们,自己一分不留。 佘本军投资1600多万元,在村里建起四五栋车间,最高峰时用工60多人。 我们研发的高级橡胶减速带,很受市场欢迎,产品主要销往香港地区和非洲的安哥拉等地。村民在这里干活,并不需要多大的技术含量,只要手脚麻利就行。

在模具车间,记者看到村民王叶莲正在包装成品减速带。 儿子出去打工了,孙子上小学,我在这里做工既能挣钱又能照顾孩子,一个月有3000多块。 王叶莲高兴地说。

厂里一手抓防疫,一手抓生产。镇里多次来厂帮助解决复工困难,还送来了口罩、消毒液等防疫物资。 佘本军告诉记者,原来在外地办厂,租房租金高、人力成本也高,而家乡劳力多、用工方便,下一步还准备投资400多万元做环保垃圾桶,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

据了解,来安县自2016年启动 引凤还巢 工程,为返乡人员提供政策、技能、资金、法律等服务,同时开展 订单式 定向培训,为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创业 指路子、开方子、搭梯子 。为吸引更多有技术、有资本、会经营的农民工返乡创业,该县通过强化载体建设、补齐融资短板等举措,优化就业创业环境,开辟就业创业新渠道,促进城乡居民就近就业。目前,该县已建成农民工创业园4个,建设厂房2万多平方米,入园企业约20家,带动周边群众就业1300余人。

把学到的技术用在家乡发展上

整齐的大棚、成排的果树、散养的鸡鹅 在来安县大英镇一处葡萄园,立体种养、循环经济布局让记者眼前一亮。这是该镇村民苏国平等3人去年合伙成立的 华航种植合作社 ,占地400多亩,今年葡萄就能挂果,明年将达到丰产期。

我们原来在南京学习葡萄种植技术,江苏省农科院和南京农业大学的专家教授常常给我们指导,现在也给我们提供技术支持。我们想把学到的技术用在家乡发展,做出一个试验示范园,然后在周边农村推广,让村民们一起种植葡萄、养鸡、养鱼,搞立体种养,提升土地使用效益,这比以前传统农业的利润要翻几番。 苏国平告诉记者,庄园里还种有梨树、李树、柿树等,葡萄架下和树林下养鸡鹅,鱼塘既能灌溉果树、又养殖各种水产品,以后还将开发休闲观光田园旅游综合项目。

苏国平和两位合伙人不但学会了先进的种植技术,还学会了市场营销,他们到南京市搞市场调研,宣传推介自己的葡萄园,吸引南京市民前来采摘观光,带动村民增收。 我们村生态环境很好,我们打算通过立体养殖、科学种植,把葡萄、梨、柿等绿色无公害农产品做成产业化,采取 公司+庄园+农户 的模式,从产品粗加工到深加工,走名特优高端路线,这样一亩地的收入能达三四万元。 苏国平满怀憧憬地说。

镇里帮合作社办理土地、建房等手续,修建沟渠等基础设施,还帮他们申请银行贷款。我们也希望合作社能做大做强,帮助更多的村民就近就业,让大家不出门也能挣钱。 该镇党委委员秦鸿燕说。

据介绍,来安县为引导农民工返乡创业,有针对性地开展招商引资和帮扶服务,加强配套设施建设,开辟返乡创业 绿色通道 ,鼓励返乡农民工在家门口施展才能,使 打工经济 逐步向 创业经济 转变。该县人社局局长吴钱森告诉记者: 我县为返乡创业者做好服务、提供政策扶持,如发放创业补助、减免房租、培训员工等,降低返乡创业成本。在疫情防控期间,我们还为不少企业减免了厂房租金、员工社保等,多举措帮助企业复工复产。 (本报记者 孙海涛)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