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大全

句子大全 > 句子大全

李显龙的香会演讲到底替谁说话?

句子大全 2015-02-26 23:39:03
相关推荐

李显龙当然知道,目前的东盟成员中仍然有两个社会主义政权,也同样知道今日的越南仍旧把入侵柬埔寨视为正义之战。但他更知道的是,上述史实却是奠定乃父以及新加坡作为东盟外交旗手的历史基础,正是凭借李光耀在上述关键历史时期的一系列外交努力,他和新加坡才有了今日国际场合代言东盟的面子。

此番旧事重提,其一当然是用历史教训强调“以和为贵、合作共赢”;其二也有利用国际场合凝聚东盟对中美贸易摩擦的共识之意。

在中美贸易摩擦的问题上,目前东盟各国的态度其实相当微妙。一方面,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已经感受到贸易摩擦的冲击,都有劝和之意;另一方面,越南、印尼等国也“闷声发大财”,大力承接因贸易摩擦而从中国大陆转移出来的外贸制造业企业。

这里面又以越南受益最多,仅今年前4个月,越南引进外资规模就同比增加了81%。如此真金白银,自然让越南等国对贸易摩擦抱有投机心态。就在李显龙发表演讲的同日,新加坡当地媒体刊登的另一条新闻便是:“受益贸易摩擦,预计越南经济总量十年后超越新加坡”。

单从经济角度看,于私,新加坡国土面积狭小,难以直接从产业链转移中受益,越南、印尼等国经济总量提升,能带给新加坡也只能是部分增加旅游业及其他服务业客源,正向外溢效应并不明显;于公,虽然东盟部分国家能够得益贸易摩擦,增加就业及外贸出口,但一旦全球经济因贸易摩擦遭遇萧条衰退,东盟整体外贸环境也会大幅恶化,得不偿失。

于是,这就回到第一个问题——何以是新加坡在频繁“促和”?不过,经济考量也只是表面因素,正如李显龙反复强调的,新加坡更担忧的是中美冷战式的战略对抗。原因无他,一场中美对抗的政治冲击,将会大为削弱新加坡立国数十年来苦心经营的特殊国际地位。

自建国之日起,李光耀就清楚意识到,作为东南亚国土面积最小的国家,新加坡的立国之基绝非强邻的善意,也不完全是可以看到天花板的自身硬实力,而是与国际社会的密切联系以及由此带来的安全背书。

如果不能代表东盟,新加坡可能什么都不是;如果只有东盟,那么新加坡在东盟内部什么都不是——李光耀正是将这样的外交原则贯彻到极致,最终将自己打造为域外大国与东盟的中介者和保证人,在美国的安全领域盟友、中国的经济押注者和东盟外交代言人三者间自由切换,为新加坡赢得了远高于其硬实力的外交地位和国际威望。

然而,随着李光耀的离去,李显龙虽有心继续维持乃父留下的制衡系统,却缺乏乃父的历史威望和国际人脉,更要面对东盟内小伙伴们经济腾飞带来的此消彼长,更不必说马哈蒂尔这样的名人堂选手重返赛场带来的压迫感。

更不凑巧的是,李显龙也要开始向所谓的第四代领导核心移交部分权力,开始新加坡特殊政体的新一段过渡期。

中美若在此时走向全面对抗,不仅新加坡左右逢源的空间消失殆尽,对奉行实力主义的美国而言,印尼、越南的战略地位远高于新加坡,新加坡恐怕从棋手退为看客,更有沦为棋子的风险,这样的前景显然不是李显龙乐见的。因此新加坡才会以前所未有的密集频率呼吁扭转东亚区域内的大国敌意,不惜用略带讨好的口吻争取大国的认同和理解。

惟智者为能以小事大,李显龙的演讲正体现着新加坡作为小国,在波谲云诡的国际时局之中,为自身利益所进行的奋斗。新加坡中心的东盟叙事,看似透支着李光耀的历史面子,却也是新加坡和李氏政权为了里子的一场豪赌。一旦挽狂澜于即倒,则李显龙及新加坡又将积累起新的历史威望,继续以超然姿态扮演东亚协调者的角色。

无论成败,这其中的思虑,又能否带给我们新的启示?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