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大全

句子大全 > 句子大全

【舆论+】送温暖能让“哑巴说话” 这篇新闻有多荒唐?

句子大全 2015-02-18 21:51:29
相关推荐

《内江晚报》刊发了一篇“领导送温暖”的稿件,原本的例行动作,不料却真的闹出了“大新闻”。

 

《盖新被穿新衣,31户困难居民温暖过冬》一文的导语介绍,居民赵全贵领到被子和衣服后,感动地说:“这新被子好暖和,晚上盖着一定很舒服。”不料,在下一段文章中,记者又不动声色地如此叙述着:“据了解,今年62岁的赵全贵是一名哑巴……”

 

根据新闻写作规范,导语部分的采用的双引号,表明这是受访对象的原话引用。

 

“铁树开花,哑巴说话。”该文章很快被传到网上,被传为笑谈。中国青年网在微博上质问说:“哑巴群众也能开口说话,到底是稿件有误还是新闻造假?求核实!”

 

针对质疑,内江日报社办公室工作人员回应称,由于记者习惯写“某某说”,没有注意到写作中的不妥,加之后面的采编流程也把关不严,导致采编事故。但经过报社调查,确实是和聋哑人沟通过,不是假新闻。

 

事发后内江日报社已对当事编辑、记者进行了通报批评,并在全报社进行了作风整顿。

2

 

还别说,这一解释,也得到了不少网友的认可。

 

“聋哑人打手语,我们称他们在说话,这是一种尊重,并没有什么问题。”网友“Jxjf88”认为,采访时肯定会有手语翻译,在和聋哑人对话的过程中,翻译也会表示他“说”的是什么。

 

网友“墨斐我是我”也解释:“记者的‘说’是广义,也包括表达。手语就不是‘语’了?用手语表达不能叫‘说’吗?我认为完全没问题。”

 

事实上,聋哑人通过声音让人听懂,也是有可能的。网友“痊愈的砖头”表示:“聋哑人有的可以发声,少部分还可以让人听出说的是什么内容,接触过很多聋哑人朋友的人有发言权。”

 

也许不要在意这些细节,这篇新闻还是挺暖心的。网友“追卓--轩”说:“可能那位聋哑人确实表达了这个意思。我怕认为,送没送温暖才是重点。”

 

 

3

 

即便不是假新闻,但这篇新闻仍然漏洞百出,成了“好心办坏事”的典型。

 

网友“可可还是可可”吐槽说:“是模版忘记改关键字了吧?” 还有网友“天涯v林古雪”猜测:“这些稿子应该是有关部门提供的,跟编辑和记者无关,别罚错人了。”

 

新闻稿件的第二段中描写的:“据了解,今年62岁的赵全贵是一名哑巴。”但“哑巴”一词出现在书面语中,显然是有问题的。网友“顾适”认为:“哑巴、瞎子、瘸子这些词语是对残障人士的歧视,称呼他们为语言障碍患者、听障、残障是基本的尊重,这已经不仅是编辑能力的问题,而是观念和基本道德的问题。”网友“豌豆妈snowangel”也有类似观点:“按照正常新闻用语来说,‘哑巴’这个口语词都不应该用,而是用‘聋哑人’或是更严格的‘残障人士’。”

 

 

4

 

更可怕的是,“哑巴说话”背后反映出来的一些“媒体人思维”才是更值得警惕。

 

媒体人“君王也V”感慨说:“这篇小小报道似乎成了我们媒体人的污点,着实给媒体人在大冬天脸上撒了一碗冷水。”

 

他分析说:“个体的粗心固然是原因,但事情本身却反映了一个更深层次的问题,那就是背后的新闻操作心理在作怪。所谓表扬性报道的低风险性,在这类新闻报道内容把关上,存在一种系统性的粗心。说好话,错了,不过是少一个锦上添花,不像一些批评性报道,马虎半分,就有可能惹大麻烦。”他认为,这种心理作用下,编造、出错、违背常识等笑话并非孤例。闹了笑话,好意却成了抹黑。

 

《新京报》 则认为:“无论批评报道或是表扬报道,此区分其实在现代新闻学看来,并不科学。分一个表扬、批评,很多时候,其背后打量的是公权视角。对于媒体来说,重要的不是表扬、批评的区分,而是真实、客观。 “

 

文章指出,从报道的社会整体效果来看,“表扬性报道”同样需保证真实权威。 “表扬性报道”马马虎虎,同样贻害无穷,严重消解社会信任。

 

“有的地方走访慰问困难群众成了一种形式、一个秀场,有人拎点东西走马观花逛一圈,拍个照、握个手就转身走人。更为恶劣的是,事后组织相关媒体将自身塑造成亲民、爱民的完美形象。”长江网认为,“送温暖”的领导也好,新闻媒体的采编人员也罢,少一份急躁的功利,多一份真实、客观的坚守,才能杜绝“哑巴说话”的再犯。

 

 

这样看来,“哑巴说话”的笑话不仅仅是一件说粗心的小事。

 

(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编辑:苏唯  编辑邮箱:rock.roll@163.com)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