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大全

句子大全 > 句子大全

亲戚越走越近  朋友越走越亲

句子大全 2015-02-01 02:14:44
相关推荐

参加中越青年友好会见的越南青年手持两国国旗。

本报记者 刘 刚摄

扫描二维码

看更多内容

11月5日至7日,习近平主席对越南和新加坡进行国事访问,与两国各界人士广泛接触,达成重要共识,取得丰硕成果。接受本报记者采访的越南和新加坡各界人士高度评价习近平主席的访问。亲戚越走越近,朋友越走越亲。习近平主席的“点睛”周边外交不仅将全面提升中国与两国合作,也将促进命运共同体意识在周边国家落地生根。

“四好”精神绽放时代光彩

在越南国会发表演讲时,习近平提出,中越要做互信互助的好同志、合作共赢的好伙伴、相亲相望的好邻居、常来常往的好朋友。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两国“四好”精神绽放出时代光彩,必将开创双边关系新局面。两国关系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必将为两国人民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

越南信息传媒部部长阮北山对本报记者表示,越中两国传统友谊是由胡志明主席和毛泽东主席等老一辈革命家亲手缔造和培育的,胡志明主席还写过很多关于两国友好的诗歌。今年适逢越中建交65周年,越南正继续巩固和发展同中国的友好关系。

习近平访问越南期间,两国就推动“一带一路”倡议和“两廊一圈”构想对接,积极商签跨境经济合作区建设共同总体方案,推进中国在越前江省龙江、海防市安阳两个工业园区的建设并积极吸引投资等达成重要共识。

阮友志在越南南部安江省工作,他家离前江省不远,中越两国将推进前江省龙江工业区的建设让他很高兴。“我在银行工作,我希望习近平总书记的访问促进越来越多中国大企业来九龙江平原投资,为我的家乡的发展注入动力。”

访问期间,中越双方一致同意实施好河内轻轨二号线(吉灵—河东)项目,加紧制定老街—河内—海防标准轨铁路线路规划,推进云屯—芒街高速公路等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合作。一个个大项目,不仅将为越南编织现代交通网络作出贡献,还将为百姓提供方便、快捷、舒适的出行选择。

今年70岁的河内市退休公务员阮士对河内市轻轨二号线(吉灵—河东)项目充满期待。他告诉本报记者:“我家距离河内首条轻轨起始站只有三四百米,走路才几分钟,我希望这条轻轨能早日开通,这将是我们老年人出行的首选。”

500名中越两国青年聚首河内,坦诚交流,真诚分享,当两国青年齐声合唱《越南—中国》的歌声响彻礼堂时,中越传统友好事业迸发出蓬勃生机。河内文化大学大四学生陶文新对本报记者说:“很激动有机会参加两国青年友好会见。我会牢记阮富仲总书记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年轻人语重心长的叮嘱,我和同学们将争做两国青年友好交往的桥梁,为打造越中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

参加中越青年友好会见的《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视频部总监于冰对本报记者说:“相信随着两国青年不断加深了解,两国友好关系将不断向前发展。”中国光大银行贸易金融部王培哲对本报记者说:“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让我对中越两国关系未来发展更加充满了信心。”

与时俱进深化伙伴关系

习近平主席对新加坡的访问时间虽短,但成果颇丰。两国决定建立与时俱进的全方位合作伙伴关系,并在互联互通、贸易、“一带一路”建设、城市治理规划、教育、海关等领域签署双边合作协议。

新加坡国立大学亚洲与全球化研究所所长黄靖表示,新中两国把关系定位为“与时俱进的全方位合作伙伴关系”,表明两国在面临重大问题时将与时俱进,共同协商。东南亚地区形势复杂,两国保持密切沟通合作,有利于地区稳定。新中两国建立的伙伴关系也为地区国家做出了榜样,说明国家无论大小都是平等的,只要合作,就会收获共赢的成果。

习近平主席的访问进一步提升了两国的经贸关系,创造了共同发展的机遇。新加坡国立大学李光耀公共政策研究院副教授顾清扬说:“过去的新中自贸协定的重点是货物贸易,投资和服务贸易并没有包含其中。随着两国经济的发展,将经贸合作扩大到投资和服务贸易领域具有重大意义,它会使两国经贸合作更加全面。”顾清扬表示,新中自贸协定升级将让中国和新加坡同时受益。对于中国来说,它有利于促进中国的海外投资活动,有利于中国产业向高端服务业升级;对于新加坡来讲,它可以发挥新加坡在投资和服务贸易方面的优势,为新加坡带来更大的经济利益。

继苏州工业园和天津生态城之后,中新以重庆为项目运营中心的第三个政府间合作项目即将启动,成为中新互利合作的又一示范项目。顾清扬表示,新中第三个政府间合作项目重点在于互联互通和服务业,体现出中新合作的与时俱进。“新的项目将发挥两方面作用,一是以重庆为运营中心带动整个中国西部地区的发展,二是有利于中国西部地区参与到‘一带一路’建设中。”

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研究员陈刚对本报记者表示,习近平主席访问将加速新中关系的重塑,具体表现为新加坡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地位,新加坡对于沟通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的桥梁作用,以及新加坡对人民币国际化和中国金融开放的促进作用。“新加坡也会借鉴中国成功的发展经验,积极引进中国的资金和先进技术,加快自身的产业转型。”

参加中国文化中心揭牌仪式的新加坡文化、社区和青年部政务次长马炎庆表示,2015年见证了新中两国间很多的里程碑事件。新加坡总统陈庆炎访华,习近平主席第一次对新加坡进行国事访问。两国领导人的互访表明,新中关系已经发展到了一个新高度。中国文化中心的揭牌将进一步促进两国在艺术与文化领域深化合作。

中国文化中心设计师刘太格表示,习近平主席的访问对中国和新加坡都很重要,现在新加坡华人非常努力地推动中国文化的传播。新加坡建国总理李光耀曾表示,新加坡不能变成一个身处东方的西方国家,因此,中国文化中心今后会成为新中两国文化交流的平台。从这一点看,中国文化中心建筑不大,但意义不小。

客来莲花俏,胡姬花开艳。习近平主席对越南和新加坡进行的国事访问,开启了中国周边外交的新篇章。“点睛”之笔将点亮双边关系未来,点亮区域合作前景。

(本报河内、新加坡11月8日电记者丁子、刘刚、王天乐、莽九晨、俞懿春)

《 人民日报 》( 2015年11月09日 03 版)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