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大全

句子大全 > 句子大全

“换一种活法”是自主零部件企业现实的选择——访天津天海同步器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吕

句子大全 2015-01-12 09:17:38
相关推荐

4月,中国车市迎来了27个月以来首次负增长,那么自主品牌的零部件企业的状态如何?日前,记者采访了天津天海同步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吕超。

“井喷”式增长不可持续

中国工业报:持续10年的“井喷”式高速增长,是否会在今年告一段落,进而出现业内人士担心的“”行情?

吕超:中国汽车业连续10年的“井喷”式行情不可能长期维持,“拐点”或早或晚都会出现的。只是中国汽车工业的“拐点”不会形成“急刹”,也不会一落千丈;而是从超常规的“井喷”式爆涨,回归到平稳持续较快的增长态势。因为,中国汽车产业发展的基本条件和长期向好的趋势没有改变,国内消费者对汽车的刚性需求依然强劲。

中国工业报:既然连续“井喷”的车市行情已接近尾声,那么,作为整车配套的零部件企业,是否也会由此受到牵连并随之迎来“拐点”?

吕超:这是毫无疑问的。在汽车产业中,整车企业和零部件企业是唇齿相依的关系。天海同步集团在不到10年的时间,销售收入就从不足1亿元猛增至10亿元,一跃成为国内乃至世界规模最大的同步器制造企业,这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整车产能“井喷”式增长的拉动。一旦“井喷”式车市行情出现“拐点”,整车企业必然放缓组装生产线的流速。传递到零部件这个链环,只是时间上略有滞后罢了。

毫不相瞒,在市场上一直保持强势的天海同步集团,如今也预感到了一丝寒意。

中资零部件企业面临生存危机

中国工业报:有观点认为,中国车市一旦出现“拐点”,将对原本处于弱势的自主品牌汽车和内资零部件企业产生巨大的生存压力。事实果真如此吗?

吕超:确实如此。就拿乘用车来说,各种讯息已经表明,随着国内消费者对汽车安全、能耗、排放和舒适性的关注程度不断强化,低端汽车制造企业或被淘汰或转型中高端已是大势所趋。可时至今日,内资零部件企业90%的市场份额和制造能力仍集中在低端零部件产品上,多为低端汽车配套。随着中国汽车产业格局的变化和国家汽车产业政策的调整,处于低端配套链上的中资零部件企业,若不以“壮士断臂”之气魄迅速转型升级,必将遭遇生存危机甚至失去“活下去”的空间。

当然也不能一概而论。那些立足于高端、走高端路线的中资零部件企业,或是另一番景象。以天海同步集团自主研制的高精同步器和行星排为例,因其具有高端高质高新特点,不仅占领了国内中高端汽配市场,且批量进入了国际中高端汽配市场,已经成为全球采购平台上的知名品牌。凭借这样的底气,我敢断言,不论中国汽车产业格局发生怎样的变化,像我们这样的零部件企业,也不会让外来品牌占到便宜,甚至还会借势重新构建低端零部件挤出机制,赢得更广阔的市场空间。

中国工业报:自主汽车零部件企业在历经多年的高速发展期之后,为何与外来品牌对垒仍属于“弱势群体”?内在的差距及造成这些差距的原因是什么?

吕超:在整车制造的带动下,中国基本形成了多品种、全系列的各类汽车零部件生产和配套体系。但不得不承认,国内汽车零部件产业的发展,远远落后于整车技术的发展;自主品牌零部件水平,更是落后于外来品牌零部件水平;自主零部件企业群落至今尚未形成有控制力和影响力的世界级大品牌和国际化大集团。仅以自动变速器为例,到现在几乎还得100%依赖进口,2010年中国自动变速器进口额就高达40亿美元。

“换一种活法”是自主零部件企业现实的选择——访天津天海同步器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吕超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