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大全

句子大全 > 句子大全

公说宋元瓷器好 婆说明清瓷器美 —— 看谁笑到最后

句子大全 2015-01-12 22:14:07
相关推荐

在讲座中,朱绍良在回答听众提问时提出“收书画首先要选择宋元书画,但是瓷器则不能收宋瓷,因为它不美”的观点,引起了人们的争议。宋瓷真的不如清三代瓷美吗?它的市场前景究竟是大有可观还是不过尔尔呢?信息时报记者为此专门请教了朱绍良与古陶瓷收藏家、鉴赏家楼钢,听取他们的不同意见。

第一个问题:宋瓷到底美不美?

有些人认为,宋元瓷器代表了中国瓷器制作的巅峰,体现了雅致内敛的中式审美,也有些人认为宋元瓷器平淡不起眼,不如明清瓷器的绚丽多姿美。

【朱绍良】:宋瓷不美!

其实我们都知道,过去收书画首选是宋元书画,但瓷器则不首选宋瓷,为什么呢?首先它不美啊!古朴又如何?问题是它不美。你看,宋瓷拍的好的只有坂本五郎收藏的那些,因为那是他精选出来的最好的东西,其它的宋瓷没有这样的水准。

无可否认乾隆的瓷器过于繁冗,确实给人一种匠气的感觉,但是你不要忽视了:成化的斗彩、嘉靖万历的五彩瓷器、康熙雍正的瓷器。它们也都是很美的,特别是刚刚我们谈到的永宣青花,多么漂亮!那是一般瓷器没法比的。宋瓷能有吗?元瓷能有吗?没有啊!这么优美、这般做工精良、绘画技法如此高超的瓷器,肯定是比宋元瓷器要好的!

【楼钢】:宋瓷代表了雅文化!

高古瓷器与明清瓷器的文化范畴是不一样的,尤其是宋代瓷器,它实际上承载的是一种雅文化,而明清瓷器承载的是俗文化。早几年的确有很多人对我说“宋瓷看上去光秃秃的什么都没有,例如建窑,黑黢黢的,千篇一律都是茶盏,看不出来有什么的变化,而明清瓷器却五彩斑斓,光看上去就已经很赏心悦目”。可是他们在经过不断的学习、研究、窑址考察之后,慢慢能领会到宋元瓷的美了。第一眼看上去的时候是平淡无奇,而越看越有变化,跟高档次的红酒是相似的,底蕴生发出来,而明清瓷器却没有这感觉。这是文化内涵激起了你内心的感受,如果你的文化底蕴越深厚,理解就越不一样。

所以我们说,明清瓷器是一种商品。为什么欧洲大量回销明清瓷?因为不管是明清官窑还是民窑,他们都把它当做一种商品去对待,而上流社会却是以收藏高古瓷器为荣的!宋元瓷器,尤其是五大名窑汝官哥钧定,绝对是代表了古代瓷器的最高峰!

讲回艺术上,在我2008年出的《玩物致知》这本书里面,已经专门讲到,明清官窑瓷器,它是技术的顶峰,原料、工匠无一不是取其最精,用了最好的东西来做,但是恰恰是因为这点,使得所有的作品都是千篇一律。举个很简单的例子来说,雍正的斗彩每一笔都在圈内,成为今天我们鉴定的一个参考标准,因为一旦他填彩的方式如果不按照标准来的话,就会受到极其严厉的惩罚,后果是让工匠们都失去了应有的独创性。

第二个问题:生产力水平是不是决定了工艺水准?

【朱绍良】:清三代的生产力水平极高,工艺水平更好

刚才讲座我曾经说过,瓷器它不是一件艺术品,而是件工艺品,这不能和书画相比,当时在生产力水平落后的情况下,宋元瓷器很多都是比较粗糙的,可能官窑汝窑能好一点。而清三代的瓷器,是在生产力达到了一个极高的水平下生产出来的,工艺水平达到古代瓷器制作的顶峰。

【楼钢】:宋瓷工艺水平至今都难以复原

我来举个例子:湖田窑的刻花。当看到顶尖的北宋湖田窑你会非常惊奇,它的胎体非常薄,只有一毫米,在这么薄的胎体上手工刻花,难度是可想而知的。我记得曾经跟广州美院的张海文教授探讨过这个问题,张教授也认为现在的工艺美术大师也做不到这点。况且它不是一件,而是批量制作,然后烧制出来不会变形,釉水非常晶莹剔透,我们看到拿湖田窑跟明清官窑相比,除了雍正时期的釉水可以比得上它之外,其他时期的官窑都还达不到它的水准,宋代比清代早了700年,工艺水平不高吗?宋代的很多造瓷工艺,哪怕是到了今天仍然是无法完全复制的。

我们知道,汝窑是现存古代瓷里釉层最薄的,但是在这最薄的釉面上达到了效果的湿透、温润含蓄,符合中国哲学的内敛。明清时,特别是清三代,对宋元瓷器是非常推崇的,不断集中全国最优秀的工匠、材料,要求仿宋元瓷器。仿汝釉、仿官釉、仿哥釉、仿定釉、仿钧釉、仿龙泉釉等制品,或刻意摹仿前代名窑瓷器,或将仿古与创新融合在一起。在那个时期去努力仿制宋元瓷,这本身就说明了主流审美对宋元瓷是高度认同的。

第三个问题:宋元瓷器的市场前景怎么样?

【朱绍良】:宋元瓷器会涨,但不会太快

随着通货膨胀,加上收藏家进入市场越来越多,宋元瓷有可能会涨,但它一定没有明清官窑瓷器涨得那么快,这是肯定的。我们可以从历史来推论这一观点:在民国时期,宋元瓷器也卖不过清三代和明朝的瓷器。给你讲一个真实的故事,以前琉璃厂里面最大的一个古董商叫岳彬,当时他用两万大洋买了一对嘉靖官窑青花五彩鱼藻纹大罐,这个纪录从来没人打破,现在这对瓷器在故宫。那是一个时代的标准器,生产力水平提高,做工也好,画工也好,颜色也好,它能成为一个时代的代表器。在当时,你去买一个宋瓷不贵。

日本山中商会,还有茧山龙泉堂,当时他们到中国买龙泉窑、哥窑、定窑,也不过就那么一两百大洋一件。到今天也一样,市场上居高的都是明清瓷器,宋瓷除了汝窑,现在表现如何呢?我们大家可以抚今追昔,过去它就是这么个情况,今天它怎么可能会暴涨呢?你可以读一下琉璃厂三部曲之《文物话春秋》,就会知道为什么现在瓷器、书画是这样的价位。你看一个小小的鸡缸杯就卖2.8个亿,那么宋瓷,十个小杯子也卖不了这么多吧。

【楼钢】:宋元瓷器市场已经挤掉水分,且仍未到价

大家都看到这两三年宋元瓷器价格飙升的非常厉害,以前我们说明清瓷器从2008年开始已经出现很深的水分了,到了2012年水分在慢慢下降,但还是含有一定的泡沫,而宋元瓷器在2008~2010年这个阶段价格是没什么水分的。当时成交是非常活跃的,但是进入2013年之后宋元瓷器也开始出现水分。这倒不一定是市场的问题,而是一些送拍的人放大了水分,一些非代表性的藏品在送拍时候报价就已经有15%-25%的水分,按照正常的情况这些藏品的流拍几率就比较大。

去年你来采访我的时候我专门说到,2012年之后非理性和非正常的出价已经大大减少乃至绝迹,随着这两种出价的减少,进入拍场的行家就越来越多,未来只有很理性的出价才会成功,所以我们看到的成交是挤掉水分之后的成交。

话又说回来,我个人还是认为宋元瓷器现在还是不到价,未来还是有一个成长空间,至于它的泡沫有多深那就需要一个很理性的判断。比如说,我们曾经看到建窑的东西拍到2500万,那这个肯定有水分,但这次建窑成交的308万,比如2012年伦敦苏富比这件宋建窑银兔毫盏1500万,这个价格就相对是正常的。

至于民国时期人们对宋瓷与明清瓷的评价,你可以去看民国收藏家赵汝珍写的《古玩指南》,里面提到晚清民国时期一件宋代的湖田窑的青白釉瓷器,可以换十件明代的官窑,那你来想想价值有多高?

我们可以看过去十年永宣青花的成交记录,除了一些个别藏品之外,整体上说过去十年永宣青花价格波动不大。当然清代官窑,特别是清三代会有比较大的跳升,但这里面可能有一些其他因素影响。

这其实都是审美习惯的问题!

对古陶瓷而言,每个时代都有典型代表,都有艺术精品。

但就从古陶瓷发展进程来看,战国之前是育苗阶段,两汉三国是移栽成长阶段,两晋南北朝是发展锻造阶段,随后到唐代是爆发式发展的五彩缤纷阶段,五代和北宋是陶瓷发展中最能体现陶瓷艺术本身的时代,南宋是浓缩精华的时代,元代是南北集中与混合的回炉时代,明清与民国是后发展时代。用女人来打比方,元代之前的瓷器是裸体艺术美和透丝内衣朦脓的美,元和元代以后就是部分遮掩式和全部穿上衣服的美。这两种美各有价值和时代背景。

历史不可逆转,如果我们本着历史发展的视角来看,陶瓷的艺术价值与经济价值内层无关联,但外层有关联的,多数人的审美价值决定经济价值,不管愿不愿意,这都是现实问题。从个人单纯的审美价值来讲,你喜欢,并且从艺术本质和当时社会文化背景全盘去定位,这就是真正体现了陶瓷的艺术价值,也无关乎经济价值,因为这些你都会过滤掉,这也是你本身的价值所在。

关于高古陶瓷是不是越来越火的问题,在此谈一二。

前面说了,大众审美决定瓷器的经济价值,这是市场规律

高古陶瓷是不是急速增长,我以为还需要很长时间去递增,毕竟高古瓷器是与文化紧密关联的,只属于少数人去引领市场。

虽然价格起来了,但只是拍卖,仅仅是温热,而拍卖是有周期性的。再说,国家政策的红线,在很长时期受到限制。但对于真正收藏家来说,依然是红利时代。

元代瓷器,在市场表现上,仅仅只有元青花和釉里红精品划归到明清市场范围,而且量非常有限。明清瓷器属于大众审美范畴,很长时期依然是市场和拍卖的主流。

(文章源自网络 版权属原作者)

温馨说明:我们敬重和感谢原创作者,凡未具作者姓名的文章,均因无法查获作者所致,敬请原作者谅解!如有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或同行告知,我们将及时纠正删除。同类微信公众号转载本部发布文章,敬请注明出处。谢谢合作!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拓展阅读
最近更新